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甲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基层管理组织,是封建王朝控制基层社会的重要手段。南京国民政府在20世纪30到40年代重新在全国实行保甲制度。因为研究民国保甲制度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在国民政府全面推行保甲之后,就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民国保甲制度的研究作系统的分析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概况和研究重点,使读者对民国保甲制度研究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刘魁  李霞 《大连大学学报》2012,(2):42-47,55
保甲制度作为南京国民政府一项重要的农村基层政治制度,学界对其关注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开始。不过,严格意义上讲,学界对保甲制度开展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围绕保甲制度的概念与性质、缘起、推行、民意机构、与地方自治的关系及评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学术史考察的角度,对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的研究历程作一梳理,以期对国民政府保甲制度研究有所殷鉴。  相似文献   

3.
保甲制度乃我国传统社会中的一种基层社会管理制度,是顺应历史发展之产物,其作为历代社会政治下层组织之基础,在基层政治统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梳理、总结、反思等方法,对各个时期的保甲制度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以期加深对保甲制度研究动态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重庆市的保甲编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通过在重庆市进行大规模的三次保甲编查,建立了控制严密的基层行政制度——保甲制度。通过保甲编查,国民党势力渗透到重庆基层社会,为支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重庆的统治以及保证重庆市民生活的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在重庆保甲制度上也有诸多反映。  相似文献   

5.
甘肃保甲制度自1934年推行以来,虽在省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据抽样调查显示,截至1938年甘肃保甲制度的推行实况仍处于萌芽阶段。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土地资源、拮据的保甲经费、困乏的人才储备、虚弱的省府力量和强势的地方实力派,这些因素都对甘肃保甲制度的推行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影响,然最为关键者,则是国家权力的下移及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控制并未得到民众的认同,而乡村精英们的顽强抵制亦使位居中枢的乡镇保长在这一政治生态中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6.
保甲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实施的一项基层社会控制和管理制度。文章利用新发现的徽州文书、方志、族谱等,进一步呈现清代徽州保甲制度推行和运作的实态:保甲门牌、十家门牌等保甲编制过程中给发的官文书,反映出官方推行保甲制度的程序和意志,及其实现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合同等私约文书,反映了保甲组织在官方的领导和督促下,依托宗族力量运作的实态;谕单等官方颁定的章程和政令,可见面对乡村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和保甲制度的日渐式微,官方强化保甲制度的意图。清代徽州保甲的编制、运行、强化,反映了中央集权和基层力量之间的互动与博弈。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统治中国二十二年,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封建法西斯独裁统治体制.在乡镇最基层体现为推行和强化保甲制度,控制广大人民的言行和镇压一切反抗活动.南京政府时期,保甲制度最早在江西省试行.1931年在江西进攻红军的国民党剿匪总司令部之下的党政委员会地方自治处研究草拟了保甲制度和保甲法规,6月在修水等43个县试行.在此基础上,1932年8月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制定了正式的法律条文《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下称《条例》),在所谓“剿匪区”内强制实行.1934年2月颁行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中的连坐处罚规定及其实践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重新恢复传统保甲连坐制度来维持基层社会稳定,但其连坐处罚的制度设计欠系统明确,内部对处罚的轻重存在明显意见分歧,地方往往无所适从,加上国民政府的保甲连坐根本无法改变乡村原有政治生态,保甲这一威胁震慑的传统控制手段落后于中共基于利益满足的基层制度创新,在心理上损害了基层一般民众、地方精英及保甲人员利益,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影响了保甲制度其他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保甲制度是国民政府基层政权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保甲的性质在抗战前后先后经过了由自治到自卫,再由自卫到自治转变的过程,这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构建基层政权中自治与控制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国民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国民政府的这种困境在保甲制度上有集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面推行地方自治出现的弊病,南京国民政府于30年代中前期相应地对地方自治进程作了富有弹性的规定,将保甲制度纳入地方自治之中并大力推行县政改革。保甲纳于自治、国民政府似乎从事实上避免了在基层推行两套政治制度的矛盾冲突,在形式上又给传统的旨在加强基层社会控静的保甲制度披上民主自治的外衣,看似一种完美的制度创新,实则使地方自治开始实行初期的一些民主自治思想遭到极大损害,更加败坏了自治名声。由于民众对推行保甲出于被动而非主动,以从上而下的保甲制度来培植从下到上的地方自治不仅未能走出“以官治求自治”的老路,反而越走越远。同时,保甲本身也无多大成效。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国民党推行的新县制是以孙中山的“县自治”学说为理论依据,主要内容是将保甲融入地方自治,健全基层组织,以强有力的保甲组织来推动地方自治。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国民党的基层政权,加强了国民党在基层和农村的统治,也有利于国民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抗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代乡村行政管理体制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县以下的乡村基层行政组织,其表现形式在北宋初为乡里制,王安石变法后实行保甲制。乡里保甲制在宋代呈现为职役制。南渡以后基本上沿袭北宋之制,一般实行乡、都、保、甲制。宋代乡里保甲制是继承历代乡里制度并加以发展的结果,并具有其独特的统治职能、运转方式和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新疆的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0年起,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在内地各省推行保甲制,由于新疆情况特殊,直至1942年才开始实施。保甲制度在清查户口、维持社会治安、组织民众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疆基层社会的控制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14.
保甲组织是国民党统治的基层组织,也是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绥远省深入开展了废除国民党保甲制度和建立城镇、乡村基层人民政权的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绥远省彻底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的保甲制度,并建立起农村行政村级人民民主政权和城市居民的闾组组织,使人民群众彻底获得解放,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全省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为开展各项社会民主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国古代王朝的国家权力大多只延伸至县一级,因此对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研究重视不够.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持续时期最长、推行朝代最多的保甲制度正反映了历代王朝对基层社会控制的重视.自清末以来,国家权力更是开始了向基层社会的持续扩张,保甲制度虽因推行地方自治在清末民初一度废止,但至20世纪30-40年代又重新恢复,并得到国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保甲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产物,是依据地缘控制乡村社会的一种手段,具有管、教、养、卫的功能。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得到了异常的发展,在组织形态、角色地位、权力意义、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中共对重构乡村权力结构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及政策,要求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地彻底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势力,依照政府政策法令和法律制度去根本改造旧的乡村权力结构、废除保甲制度、取缔反动会道门,建立以贫雇农为骨干的新型乡村权力结构。四川乡村权力重构经历了从暂时利用原乡保人员维持原状到采取措施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农民协会并发挥基层政权作用、从试点到普遍建立乡政权、健全乡政权工作制度以加强乡政权战斗力的几个阶段,由此乡村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由保甲长、乡绅、袍哥、宗族势力等构成的乡村权力结构解体,以贫雇农为骨干的乡村民主政权得以建立起来,进而实现了对乡村权力结构的根本改造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8.
《康熙休宁县保甲烟户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户籍制度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清代的户口统计从依据编审册转到保甲册,是明清户籍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康熙休宁县保甲烟户册》对保甲与户籍制度、徽州地方社会等研究有重要价值。保甲册中多数人户载有同居人口,反映了人户构成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保甲册还记载了多样的生理行业和广泛的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9.
保甲长是地方基层政权中的重要一环,要将政府政令在地方社会推行付诸实施,并使之见效,实在需要保甲长的努力。然而在国民政府时期,保甲长施政受到多重掣肘,诸如土豪劣绅的干预,军队和土匪的骚扰杀戮,民众的诬告,薪水微薄等因素的影响,使之处境尴尬,变成一个无效率的职员。加之斯时充任保甲者多素质低下,卑劣不堪,保甲与民众对立严重,以致地方基层社会黑暗闭塞,僵化不前,国民政府统治的民众资源迅速丧失。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保甲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保甲制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历史话题,众所周知,它是国民党继承封建统治手段所建立的基层组织,是国民党政权封建法西斯化的典型表现。但仔细考究起来,它的产生、具体内容、与封建保甲制的区别、对中国社会的危害,等等,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给人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感。鉴于此,笔者特对此制度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