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映红 《教师》2011,(22):88-88
我国自1993年起开始在高考中出现数学应用题,经过多年的摸索,应用题已然成为了高考的"常客"。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用题的考查已成为高考数学的热点问题。坚持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不仅是落实《课程标准》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理念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教育的需要。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9月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家长须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且是常住人口;学生本人要在该地上学;当地城市需要这个行业群体。(《新京报》9月7日)先不说"稳定"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就只"当地城市需要这个行业群体"一条,在地方的自主定义中,就可以将异地高考的大门封死一大半。问题是,谁最渴望异地高考这个"良政"的眷顾?笼统地说,是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然而,那些"当地城市需要的这个行业群体"、"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笔者回顾参加2010年广东高考英语科"读写任务"评卷的点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评卷操作了解高考评卷对各个部分的要求,可以帮助你对写作内容进行宏观把握。1.把握"概括部分"判分要点。每一个老师改卷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些老师需要把学生的每个句子都看完才敢评分,有些老师还需要看两遍,有些老师只需要看大概就"出手"了,而有些老师选看学生习作的部分内容之后下定论。只要评卷老师把握好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开展高考化学高效复习,需要提高全体师生的重视程度,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具备较强的应考能力。  相似文献   

5.
异地高考"破冰"、自主招生"掐尖"、农村生源"升学难"——渐渐驶入"深水区"的高考改革也逐渐面临深层次的矛盾与困难。高考的主要目标是选拔人才,但选拔人才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相似文献   

6.
"高考移民"群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已成为涉及到全国各省的教育和社会问题。"高考移民"有其合理因素,是考生实现平等受教育权、追求考试公平的自我救赎行为。同时高考移民从本质上是移民考生追求稀有资源而采取的越轨行为。高考移民问题最终解决必须"封堵"和"疏导"并举,"治标"与"治本"并重。  相似文献   

7.
王颖 《考试周刊》2010,(45):1-1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用这句话来理解高考政治复习也很合适。高考政治复习既要研究基础知识层面的问题,更要钻研技巧层面的问题,但首先要"入乎其内",紧扣书本,夯实基础。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虽有"生气",但达不到最佳效果,这就需要"出乎其外",有创新、技巧,紧扣脉搏。只有"入乎其内"后又能"出乎其外",那才可能创造"高致"。如何在高考复习中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是"题设条件重复设置"命题思想,并就此命题思想在高考中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同时指出了命题者需要关注的自洽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读"与"写"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促进"读"与"写"的提升一直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难点。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正是将"读"与"写"两者有机地结合来考察。这类题因其具有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果说每年的高考语文题是"稳中有变"的话,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就最能体现这种"变"。  相似文献   

10.
刘雪婧 《考试周刊》2012,(43):142-142
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效果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成绩。做好高三化学复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研究"纲"、"题",把准方向。"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考制度在我国长期被视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尺度,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考本身虽然具有相对的公平性,但究其本质,它毕竟只是一种普通的人才选拔制度,在日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它并不具有保障社会公平的责任和能力。目前我国高考改革领域出现的众多问题和阻碍,正是由于高考被赋予了太多它本身不该也不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所致。因此,让高考回归"教育本性",才是目前高考改革的理性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考数学命题一般是遵循"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基本原则。高考要"稳"就是说有许多"常规题",高考有"变",就是说有一些"新问题""新方法""新知识"等问题.而要做到新,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让情境陌生化。  相似文献   

13.
朱霞 《考试周刊》2012,(47):1-2
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书面表达"题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基本能力,是一种较好的主观性命题,也是高考试题的传统题型。书面表达占高考考查"听、读、写"三项总分的20%。  相似文献   

14.
诗歌鉴赏是各省高考自主命题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稳中有变,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课内知识课外考",2010年这一命题原则在诗歌鉴赏中也得到体现,可谓"题"联课内外,"诗""句"巧联姻。试题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是一种依纲扣本式的理性回归。命题人试图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用好、学好语文教材,命题呈现出"教什么考什么"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5.
曲焕玲 《文教资料》2014,(35):179-180
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考几次,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成绩,与以前考法相比增加了灵活性。将英语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方向。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体制,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适应新形势下选拔精英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势在必行,英语退出高考绝不意味着英语地位削弱。这一改革使今后更关注怎样学英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美术高考生基础训练"作为选题,对高考阶段美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基本功及科学的绘画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论述,笔者尤其强调了"素描"和"速写"对美术高考生的重要性。最后笔者论述了加强美术考生"自信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综观近年的政治科高考试题,凸显能力立意和关注社会实际生活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鲜明特点。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向,笔者在高三教学实践中,树立"能力立意"意识,贯彻新课改倡导的"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目前课改的效果不太乐观,原来设计的"亮点"并没有落实。但课改起码激活了问题,让我们看到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确存在许多弊病。从国家的未来着想,必须推进课程改革,不改是没有前途的。在《对课改应当补台,而不是拆台》中我提出两个理念,一是中小学课改要"从长计议"。二是课改不能不正视高考问题,可以和高考"相生相克",一起改进。我们是在高考仍然存在的前提下来进行课改的。在《课改和高考的"相生"与"相克"》中我还认为讲素质教育不能太空,其中也应当包含"生计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是整体性的,提高了生计、生活能力,也是素质之一种。  相似文献   

19.
微论点     
《今日教育》2014,(10):6-6
《VISTA看天下》2014.09.18 公平高考愿景可期,全面改革仍有不足 本轮高考改革方案,把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为高校的"自主权"划下红线,为考试公平提供体制性担保。高考改革,并不能简单归为"收权"与"放权"之争。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高考改革制度中的"两驾马车",高考加分政策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其本意是突破"一考定终生"的弊端,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型创新型人才,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在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下,政策上设计不科学,存在着重复交叉和矛盾方面,且实施中走了样,与素质教育渐行渐远。如何协调和统筹两者,回到政策的原点,是该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