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张昊 《新闻三昧》2006,(1):84-85
纵观近期电视新闻节目,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成为时下亮点。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开播《阿六头说新闻》后,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无锡台《阿福聊斋》、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绍兴台《师爷说新闻》、苏州《天天山海经》、《苏阿姨谈家常》、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都是此类方言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四川、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不少城市电视台也都开办了方言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极高。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期电视新闻节目,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成为时下亮点。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开播《阿六头说新闻》后,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无锡台《阿福聊斋》、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绍兴台《师爷说新闻》、苏州《天天山海经》、《苏阿姨谈家常》、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都是此类方言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四川、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不少城市电视台也都开办了方言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极高。方言新闻在全国各城市电视台迅猛地发展势头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几年前由《南京零距离》引领起的“民…  相似文献   

3.
刘佩  陆懿 《青年记者》2012,(9):68-69
目前,许多电视台开设了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宁波电视台的《阿拉讲大道》、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等,节目名称和当地文化息息相关. 桂柳方言是桂柳地区官话的起源,是在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由北方方言和东北地区语言相结合的产物.桂林电视台资讯频道有一档用桂林话主持播报的新闻栏目,名叫《板路》.  相似文献   

4.
谭伟桐 《青年记者》2016,(17):55-56
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现状 自1994年重庆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雾都夜话》播出以来,许多地面频道推出具有本方言区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尽管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 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一批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仍凭借较高的收视率坚守荧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绍兴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师爷说新闻》、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苏州电视台社会经济频道的《施斌聊斋》.  相似文献   

5.
吴卫 《视听界》2007,(1):101-101
《老吴韶新闻》是南京广播电视台十八频道方言新闻节目《听我韶韶》的一个子栏目,由资深报人吴晓平对每天南京报纸上的新闻进行筛选,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取材,用平民化的视角对新闻进行解读并加以评论。从2006年4月播出以来,该栏目一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如今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以地方方言的形式来播报新闻的现象,像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一夜之间,方言仿佛成了保证收视率的“圣言”。  相似文献   

7.
李晓辉 《现代传播》2007,(6):163-164
《听我韶韶》是南京电视台一档以南京方言为播报语言的民生新闻节目,它从百姓的兴趣点编排新闻,以主持人的语言习惯组织新闻,用地方方言评说新闻,深受南京市民的欢迎.作为《南京日报》老记者、主持人吴晓平一时间在南京地区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档以地方语言评说百姓所关心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评论性栏目通过追求个性化上的创新,不仅迅速成长为南京地区的品牌栏目,而且在受众中赢得了较高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8.
时下,方言新闻节目已经成为地方电视台一种颇为走红的新闻节目形式。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温州电视台的《百晓讲新闻》、成都电视台的《阿聪读报》、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宁波电视台的《来发讲啥西》等方言新闻节目相继推出。方言新闻节目虽然在业界开展得风生水起,但是学界却展开了争论。赞成者认为这是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的体现,是平民化新闻的新的表现形式。而质疑者则认为这类节目与国家的相关法规有所冲突,不利于大众传媒的语言示范功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生存空间加以理性分析,以探寻方言新闻节目的合理存在…  相似文献   

9.
用方言说新闻 不是用新闻说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视听界》2005,(4):88-89
随着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广州电视台的《日日新闻睇》、上海电台的《谈天说地阿富根》等一批方言新闻节目的纷纷亮相,方言新闻终于成为一种荧屏新闻的热门。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以地方方言的形式来播报新闻的现象,像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一夜之间,方言仿佛成了保证收视率的"圣言".  相似文献   

11.
滕朋  黄蓉 《新闻前哨》2006,(12):57-58
在民生新闻热后,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开始走红,经过快速发展,仅四川成都地区方言节目就占总节目比例的四十分之一,且此比例还有扩大之势。2005年以来,在江、浙地区,方言节目更是增幅巨大,以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为龙头,迅速扩展到地市级电视台。高收视份额是方言新闻节目被频繁复制的关键,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2.
谌娜 《声屏世界》2016,(2):57-58
“说新闻”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刚柔并济、亲和朴实的风格中,通过自身独特的人生感悟及表达方式,将客观的新闻弹性表达出来,进而使新闻播报兼具共性与个性的新闻播报方式。随着社会发展与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说新闻”的播放方式又进行了一次更贴近百姓的转变,即“说新闻”节目的方言化转变。笔者将通过对上海东方台《嘎讪胡》、苏州台《施斌聊斋》、杭州台《阿六头说新闻》三档方言新闻节目的观察,对方言“说新闻”节目的制作与发展给出自己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方言新闻节目走红,在我国很多地方已成为一种事实。近看身边的浙江,温州有《百晓讲新闻》,杭州有《阿六头说新闻》。远观四川,目前成都的电视台、电台拥有的方言类节目居然有六七个之多,四川的广电系统因此被人们指责成在搞“方言工程”。环视全国,目前江苏、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省份,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中就有不少方言类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普遍较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方言新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中间和理论界都掀起了千层浪,各种论点的争锋还远远没有平息。笔者认为,对于方言新闻,只有理性地加以分析和引导,才能使其趋利避害,为社会文…  相似文献   

14.
王春丽 《新闻爱好者》2011,(17):101-102
方言新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方言播报新闻,目前,各地方言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四川话、杭州话、河南话、湖南话、闽南话……纷纷展现在荧屏中,方言新闻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吴军 《新闻实践》2007,(7):14-15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方言节目《阿六头说新闻》,近日获得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强荣誉称号。6月13日,在上海电视节电视专业研讨论坛上,《阿六头说新闻》以名列全国新闻节目前列的收视率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一个方言节目能几年来一直在当地保持落地电视台收视第一,奥秘何在?奥秘就在于:做观众喜欢的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方言电视节目在很多区域做得很是红火,像成都地区的《天府食坊》,重庆的《雾都夜话》,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山东的《拉呱》,上海的《老娘舅》,湖南的《越策越开心》,南京的《听我韶韶》等都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2004年12月,无锡台第一档方言节目《阿福聊斋》开播,作为栏目的主持人,作者将就方言节目的语言魅力浅谈感受。  相似文献   

17.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06,(24):63-64
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了《阿六头说新闻》,一时间,用方言说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方言节目在广州、杭州、重庆、成都获得成功后,更成了各地方电视台着力打造的新闻节目。我们应当注意到,它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这种新的新闻节目形式,不仅延续了民生新闻“新闻的主角是平民、新闻的视点是平民”的成功关键和精髓所在,更胜在精确的受众分析和定位。方言新闻节目摒弃了争取所有受众的策略,转而锁定特定的受众,用方言这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消解电视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节目观众定位在本土化、小众化、平民化,从而成为…  相似文献   

18.
现在全国的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然后各省各地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然后各地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我们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后,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各种浙江乃至全国方言说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的元旦开始,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在每晚的21:30推出了一档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整档节目的主持和新闻叙述使用的都是杭州本地话。节目推出后,深受市民喜爱,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杭州地区,《阿六头说新闻》自推出以后,收视率一直高居排行榜的前三位,并在网上被评为“最  相似文献   

20.
温州电视台现有《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温州曲艺场》和《天天讲闲谈》等四档方言节目。其中《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为方言新闻节目,《温州曲艺场》为地方戏曲节目,《天天讲闲谈》为方言新闻脱口秀节目,本文引用2005年3月1日-2008年12月31日CSM测量仪数据,从收视率、市场份额、观众构成、忠实度、到达率等多个指标分析温州电视台方言节目的收视现状,探讨方言节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