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乡村和城市作为人类两种生存空间,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生存于这两种空间的主体,又有着各自的文化心态:乡村人的城市情结和城市人的乡土依恋。20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心态更主要的表现为乡土人的城市情结。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城市进军的过程,应该说是与城市文明遭遇冲突和尴尬,异化,边缘化的过程。传统的农耕文明何去何从?成为我们当下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这在“民工”文学中表现尤为急切。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其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近年来,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成果数量逐年增加。已有研究成果以"在乡村从教"为导向,探寻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缘起,剖析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意蕴,明确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梳理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表征,构建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践策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树立"为乡村而教"的价值导向,澄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教育内涵,把握影响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以中国为方法"统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多元研究视角,构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体系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不仅能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引导乡村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还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一定借鉴。为了系统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历程,以L教师为个案,通过调查,分析了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学校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改进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身份和能动性之间具有“链式反应”关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身份认同和能动性普遍较低,但其中仍存在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身份认同的观念形态具有抵抗性,而实践形态却呈现积极性。借助质性分析进一步探究这一现象,探索其身份分化的形成机理以及专业能动性得以可能的情境性条件后发现:乡村“污名”制造观念性抵抗,“非自愿契约”导致原生自主性受压抑,从而形成“叛逆者”的身份暗面;学校式惯习、组织承认、情感现场与情感标识等条件的耦合推动从“原生自主性受制”向“专业能动性释放”的辩证转化,造就“好学生”的明面身份。“位育”的“辩证法”可以概括这一“身份—能动性”形式。本研究可与既有的教师情感、韧性、自主性等话题形成对话空间,并为公费师范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乡村校长心理资本主要是乡村校长对乡村教育的情怀,对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希望、抗挫折的心理韧性、乐观的教育生活态度,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乡村校长心理资本对于乡村学校发展、乡村校长自身、教师、乡村校长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大价值。但是,乡村校长心理资本的养成遇到系列困境:乡村经济落后、乡村文化迷失、乡村教师流失和频繁流动、乡村校长职业成就感偏低和自信心不足、乡村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视不足。因此,需要从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复兴乡村文化、借鉴其他乡村校长的示范榜样作用、加强乡村校长的心理资本研究、提升乡村校长的职业幸福感等方面寻找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如何推进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成为热门话题。在探索新的改革路径时,从最高层寻求解决问题的顶层设计成为新的政治名词,然而将民主自由的理念引入中国这样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是需要时间和方法的,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无法沉淀出坚实的文化内涵。中国基层民主实施二十多年来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从而培育中国自由独立的乡村精神,当这种自由独立的精神沉淀为共同的心里期望时,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也就得以建立,借助这种成熟的民主文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也才会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与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从事的乡村建设和土地革命,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救国救民的不同道路上进行的艰辛探索。1938年的"窑洞之辩",既是两位思想巨人的一次集中对话,也是两条救国救民路线的一次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8.
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西游系列小说与西方游历小说同时崛起,反映出了启蒙精神对中西方小说创作的共同渗透。但两者表现出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西游小说以奇幻思维见长,在故事的演变中表现出高蹈自由的感性浪漫精神对中庸平和的民族心态的让道;而西方小说则理性色彩较浓,传达出勇于冒险、挑战自我的游历精神。  相似文献   

9.
角色认知是身份认同的基础。新生代乡村教师开始或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却遭遇角色认知的困惑,表征为行走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身陷乡村却心寄城市的"异乡人"以及疏远乡村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帕特南的社会资本与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具有高度的逻辑契合和深度的内在关联,是促进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其中,互惠规范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制度保障,社会信任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心理基础,关系网络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社会桥梁。基于此,建立"普遍互惠"规范、提升"单薄信任"水平以及拓宽"横向关系"网络,进而建构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不惑"的制度保障之路、内生动力之路以及现实效用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教师节前夕,湖南省教育基金会与湖南省教育厅联合开展"爱烛行动"评选,表彰了20名"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现将这些老师的优秀事迹摘要刊登,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张爱玲与王安忆通常被作为所谓“上海摩登”的代言人。本文旨在与现有研究展开对话,通过对《桂花蒸·阿小悲秋》、《秧歌》、(《悲恸之地》、《富萍》等文本的批评性细读,关注二者作品中“乡村”的一极,以及“都市”书写中所隐匿的“乡村”。本文意在讨论,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作品中,上海在何种层面,被展现为“旷野”,被推至自身的“前历史状态”;又在何种历史性时刻,以一种压倒性的浑然力量呈现出的、作为一种“权力机制”的“都市”,连同背后被压抑的乡村,不约而同地化为作者眼中的“悲恸之地”。  相似文献   

12.
一、身边的“另类学生”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时常会碰到令我们烦躁、无法、无奈的情形,下面就拿两个事例来说。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后,新加坡经历了新兴民族国家建构和公民身份认同的转向.在此进程中,陈嘉庚被认为是妨碍国家认同建构的因素而遭遇“边缘化”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降,陈嘉庚“回归”面临“本土化”新命题.淡化陈嘉庚爱(中)国主义意识形态,传承文化意义上的陈嘉庚精神,将陈嘉庚中国情缘作为新中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成为陈嘉庚精神新加坡当代诠释和传承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我国在本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人才培养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显得日益迫切。现实告诉我们,学校及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学术环境与学习氛围对于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对比广告是一种很有效的广告形式,从民国"阴丹士林布"的对比广告说起,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当代间接对比广告的对比方法,从比产品独特优势、比销量和比观念三方面对现代媒体上常见的对比广告进行分析,为创作间接对比广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地方院校迅猛发展,师生人数均大幅增加。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处于弱势。限于地方院校声誉、校园安全感、学校制度等方面问题,地方院校师生的"内部人身份感知"较弱,进而影响对学校的认同。从心理契约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构建较高效度的地方院校师生认同感框架,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空间观念的意义"观察物体"这节课与空间观念有关,为了把握这节课的方向,先把空间观念的意义再捋一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的十个核心概念中,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的联系最直接,虽然每一个核心概念都与创新意识有关,但空间观念最有可能超越认知的层面,上升发展为一种可以把握的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讲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时,会提到巩固统一措施——筑长城,涉及秦朝疆域的四至。其中关于秦长城西端起点的争议颇多,历史教师理解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学生对秦长城西端起点的认识模棱两可。教学中我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着力点,试图引导学生就"秦长城西端起点"进行深入探究,用教师的质疑精神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师不是在逃离,就是在逃离的路上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大困境。乡村教师逃离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但社会地位持续走低;二是学校管理规训严格,但教师职业晋升空间小;三是教师准入门槛低与知识结构更新缓慢削弱了教师的职业优越感。教师逃离是当前农村教育亟待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让教师活的有尊严,让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农村教育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坐落之地是对乡村学校德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空间。学校布局调整使学校从村落迁移到集镇,学校是"村落中的‘国家’"这一"李书磊命题"应变为"集镇上的‘国家’",要超越"村落视角",发展出"集镇视角"来看待乡村学校德育文化空间问题。通过对一个多民族农业县的个案研究发现,集镇把学校和村落编织起来建构了"向城近农"的文化空间。集镇文化空间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为:城乡经济形态的碰撞对学校的德育目标提出了挑战;在学校和集镇形成了并行的多元文化环境,使学校面临文化冲突;不充分的城市化造成不道德的集镇公共生活,消解了学校的德育效果。学校与集镇应建构具有道德凝聚力的整体环境,具体而言:利用集镇的文化过渡性树立调和性德育目标;在校内外共同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以学区集镇为中心建立教育性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