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在《围城》中,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一群知识分子的形态。机智讽刺是其独有的风格,于浓厚书卷气的文字里透露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的《围城》思想及艺术价值极高,尤其是讽刺手法一直是小说的一大亮点,本文迎合中职生实际,从五方面对《围城》的讽刺笔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韩彬 《现代语文》2007,(3):41-42
《围城》作为钱钟书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富有浓郁的喜剧色彩,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味。小说中的讽刺运用恰到好处,新奇巧妙,融辛辣与冷峻、智慧与幽默于一体,显示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表现出钱钟书先生学者式的幽默讽刺。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是一位在写作中时刻带有讽刺艺术性的批判性作家,他所著的作品大都用来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并用带有强烈批判性的语言文字来讽刺人物以及人性的恶劣作为。而《围城》是他所著作品中最具有深远意义及影响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钱钟书运用独具幽默性质的文字语言以及批判性的讽刺艺术对旧社会的各种弊端,即社会规范和制度、社会伦理及道德、文化发展及传承、人物特性及缺点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另外在这部作品中,钱钟在运用幽默和风趣的言语进行批判讽刺时,也将讽刺艺术的写作手法与应用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讽刺艺术特色的佳作之一,作者把讽刺的矛头指向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运用高超的讽刺艺术技巧,把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置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前后的国民党统治区,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肮脏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曲师 《文教资料》2010,(2):16-17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继承发展了五四以来的讽刺传统,开创了现代意义的讽刺小说。钱钟书从社会现实和人生角度出发选择讽刺的对象剖析人性与社会.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丰厚、独特的艺术天地.展现了其作为一个学者的幽默特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围城》表现的讽刺艺术的审美感受入手,探析其审美意蕴.以讽刺的语言为本位,走进其悲喜剧融合的围城世界。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在《围城》中如同一个智者,目睹世间万象,众生百态,其作品中的讽刺光圈既有对芸芸众生命运经历的唏嘘无奈,又有如一位冷眼旁观的世外高人对人性的宽容与调侃,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钱钟书式的讽刺心态。《围城》中作者对这一心态充分释放,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夸张、比喻、象征以及心理描写,表现出独特的讽刺艺术魅力。本文主要就其中的具体表现对《围城》中的讽刺艺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在《围城》中如同一个智者,目睹世间万象,众生百态,其作品中的讽刺光圈既有对芸芸众生命运经历的唏嘘无奈,又有如一位冷眼旁观的世外高人对人性的宽容与调侃,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钱钟书式的讽刺心态。《围城》中作者对这一心态充分释放,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夸张、比喻、象征以及心理描写,表现出独特的讽刺艺术魅力。本文主要就其中的具体表现对《围城》中的讽刺艺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讽刺艺术是钱钟书小说的一大特征,长篇小说《围城》表现得最为集中、突出。钱钟书的讽刺艺术有其独到之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人事、人性、心理尽挫于笔端,构成了丰富而博大的讽刺世界。其长篇小说《围城》对传统文化观念中的道德、伦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都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语言既机智俏皮,又辛辣犀利,读后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宋永晖 《考试周刊》2014,(43):25-26
钱钟书在所著的《围城》一书中,充分运用了讽刺艺术,包括: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状况的讽刺;对民情世风的讽刺;对交通状况的讽刺;对"并肩作战"的盟国的讽刺;对其他方面的讽刺。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围城》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其讽刺手法和艺术为世人所称道。文章主要从社会制度、人物心理特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三个层面来展现其独特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创作与1946年,是一部具有浓厚幽默讽刺意味的小说,自从问世以来,就因幽默讽刺的语言享誉世界文坛。《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的命运为主线讽刺了社会生活,进一步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展现出不做作、自然的讽刺痕迹,文中所包含的各种多样灵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钱钟书先生高超的技艺。所以,读者能够在《围城》这部作品中探究出钱钟书先生所具有的独特讽刺幽默艺术。基于此,主要分析《围城》比喻手法中所具备的讽刺特征,探究具有幽默讽刺效果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而总结出小说中三方面幽默讽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尹申 《华章》2010,(14)
在中国现代幽默讽刺文学的长河中,钱钟书在四十年代中期,刚显露文坛,"便以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笔墨,震惊读者,震惊了像他一样正从事小说创作和同行".其幽默和讽刺艺术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使幽默讽刺艺术不断成熟,并趋于完善.其文学作品的幽默讽刺艺术,代表了当时中国幽默讽刺艺术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围城》可说是一部学者小说,它的幽默的语调和讽刺的笔触,堪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发展。书中运用比喻有数百处之多,可谓妙语连珠,目不暇接。本文试将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分为四类,即意象性比喻,官感性比喻,哲理性比喻,夸张性比喻,略加论述如后:  相似文献   

15.
汪祖贵 《文教资料》2007,(17):84-86
《两宫之间》是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本文试图从文化传统、文学风格等角度切入,探寻三部曲中独特的讽刺技巧。并将其讽刺手法与鲁迅、钱钟书先生的讽刺风格进行比较探究,以期加深对纳吉布·马哈福兹讽刺艺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韦施羽 《广西教育》2008,(33):37-38
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钱钟书先生以幽默的笔法针砭时弊,描摹人情世态,调侃“芸芸众生”,以机智的笔触,在看似嬉笑中予以淋漓尽致的嘲讽。其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呈现出灵动机智、轻松洒脱的讽刺艺术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作品中所描写的人性弱点做反面教材,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感悟到人性真善美的珍贵。  相似文献   

17.
在《围城》中,钱钟书以我国传统的讽刺艺术手法为基础,汲取西方文学中讽刺艺术的长处,加上作者丰富的学识,哲理性的思考,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道德观念、复杂心理,尤其是阴暗心理进行了文化反省和文化批判,展示出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和在中西两种文化冲击下的困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现代讽刺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真正代表二十世纪讽刺文学最高成就的是钱钟书。其小说《围城》以讽刺幽默的笔调,形象地勾勒出纷繁复杂的知识界众生相,这部小说的突出成就是讽刺。本文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修辞艺术等方面,对作品的讽刺幽默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长河里,曾升起过两颗璀璨的“新星”:一是三十年代被鲁迅誉为左翼文坛“新人”的张天翼;一是四十年代中期,刚显露文坛,“便以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笔墨,震惊了读者,震惊了象他一样正在从事小说创作和同行”的钱钟书。他们均继承了鲁迅以来的新文学讽刺传统,批判剑锋直指病态社会、病态人生,以及国民性中种种丑陋的“根性”,为现代讽刺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讽刺艺术上,辛辣、犀利、幽默多具毁灭性的嘲弄,是他们讽刺艺术的共同特征。然而,他们通然不同的艺术个性,又成为中国现代讽刺文学艺苑里两朵…  相似文献   

20.
夏芳 《考试周刊》2009,(25):20-21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钱钟书的《围城》都是以“士林”为表现对象的讽刺文学作品,两部长篇小说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辛辣的讽刺艺术成就屹立于我国讽刺小说的前列。在艺术上,它们有着许多异中见“同”之处。其一。从描写对象上说,两部都写“儒林”或“士林”。其二,从表现方式上说,它们部采取了讽刺的手法,是讽刺文学中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