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专题式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手工业;古代中国商业;“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标导学】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  相似文献   

3.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需要从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一要求同样反映在历年的高考命题中。从2005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中国古代经济史仍是命题者关注的焦点。如全国文综卷就考查了与古代水利成就有关的“芍陂”“隋朝的古运河”和“简车”等内容,与秦朝兴亡有关的经济原因以及反映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内容等。北京和天津卷考查了古代的税收制度、农具和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内容。上海、江苏和广东卷则考查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中原劳动人民南迁以及各个时期的税收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马学松 《新高考》2006,(5):55-59
[学法点津] 1.本专题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江南经济,以及重要的经济政策等内容。古代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和江南经济以及经济发展的原因是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对重要经济政策的评析是难点。  相似文献   

5.
本专题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主要考点包括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科举制的发展、元朝的制度以及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等内容,内容多且相互交错,在复习时应该理清思路,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标导学】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与人员往来,也包括经济、科技、思想与文化的交流。文明史观背景下的历史复习,尤其需要注意中外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本专题涉及的主要考点集中在中国古代三个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需要关注的主要交往国家与地区  相似文献   

7.
何妨 《新高考》2006,(7):65-68
[学法点津] 1.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本专题的重点是: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隋唐时期光照四邻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宋元时期繁荣的科技文化成就。本专题的难点是:中国古代文化、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专题概说 在近年来的高考《考试大纲》中,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知识删减较多。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阶段来看.只保留了春秋战国、隋唐、明清三个时期的经济史内容。从考查依据来看,春秋战国和明清都属于社会转型时期,前者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后者是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何妨 《新高考》2006,(7):69-72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人物,诸如建功立业、威慑天下的杰出帝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如陈胜、吴广、李自成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改革家(如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叱咤风云、金戈铁马的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岳飞、戚继光等);开拓进取、排除万难的探险家(如张骞等)。中国古代的士人,诸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热衷于实践研究记录总结技术的科学家、医学家;学有专长的思想家、教育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与人员往来,也包括经济、科技、思想与文化的交流。文明史观背景下的历史复习,尤其需要注意中外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本专题涉及的主要考点集中在中国古代三个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需要关注的主要交往国家与地区是日本、朝鲜与欧洲,其中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中学文科》2007,(2):32-40
中国古代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手工业发展、古代商品经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古代历史考查的热点。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具有面广、题型全的特点。在内容上既考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史,又考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改革,以及经济思想、经济上的主张等。  相似文献   

12.
从以上信息可知,本专题的高考出题主要侧重于选择题,强调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且注重使用新材料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所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本专题时,应联系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状况,注意它们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联系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便看清古代中国的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轨迹;应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历  相似文献   

13.
邓建英 《广东教育》2008,(11):70-71
知识梳理 农耕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的经济形式。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手工业和商业是重要补充。它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这一单元,可以分开四大块来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毛晓华 《新高考》2008,(2):29-31
一、考点梳理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而著名,所以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商业由官府控制的局面也被打破。秦汉时期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著名的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业大幅发展。隋唐时期除都市商业发展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5.
周虹 《考试周刊》2014,(53):24-24
<正>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核心梳理](一)商周时期政治制度1.分封制: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6.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科》2007,(1):2-11
【重点点拨】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代电大》2006,(6):59-59
上古时期。派可射九日的后翌同学参加射箭比赛,拿块金牌没啥问题吧? 春秋战国时期。派刺客要离、荆轲等同学参加击剑比赛,拿块奖牌没啥问题吧?  相似文献   

19.
赵翠珍 《历史学习》2005,(11):28-2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在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有三次:第一次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课本阅读内容),第三次在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无论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分裂割据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没有中断过。民族融合最基本的途径是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在古代有哪些因素对民族之间的交往起了促进作用呢?第一,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无论在大一统时期还是在封建国家的分裂割据时期,都存在着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这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专题教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成人高校专升本古代文学教学计划调整后存在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正常教学时数不足与传授重叠知识浪费时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教学内容的矛盾,对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专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及具体内容,思考了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着重从确立新型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立体教学模式、构成网状教学体系等方面入手,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了改革研究,解决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矛盾和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了较高评价,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