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近代中国科学主义的生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演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生成期、建制期和渐趋成熟期。相应地,科学主义呈现的化形态则是器物形式、制度形式、价值观念形式。科学主义在完成它的三种形式的变迁过程中,合了传统化变迁的思想准备,如果没有这种化上的变迁,科学主义在中国就无法取得存在的合法。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生成期应是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建制期为19世纪的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达到它的渐趋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科学与化的相互关系、传统化与当代科技的相互影响、现代科学精神对传统化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提示了只有科学与化相互发展,才能使科学向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最终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中国传统化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3.
反思科学教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我国科学教育存在三大问题:其一,唯科学主义的科学化观;其二,社会本位的科学教育观;其三,推崇“双基”的科学课程观。其原因是受西方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我国传统化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影响。这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必进科学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是科学史上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源于科学,但是又都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从本质上看,科学主义不但不符合科学精神,而且与科学精神相抵触。弄清它们的本质及差异,有助于我们克服极端科学主义的缺陷,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事业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人文分别折射着人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作为人的存在的二重化的表现,它们体现着理性与价值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植根于理性与价值的独断化。它主要表现为两种视野的互斥、科学主义误区与乌托邦悲剧、中西文化在近代以来的对峙。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在当代已被提上日程,并昭示着21世纪人类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优秀的传统化的创造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视角,阐述了传统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认为传统的爱国精神、仁爱精神、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刚健有为的精神等传统化的精华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采取净化化环境、创造成才的氛围、赋予尊统化以新的时代内容、建立健全的化制度等措施,对于弘扬优秀的传统化,激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化的全球化在目前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化面临各种冲突与分裂,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地变过程。我们应当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建立科学理性的新的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人们在经过曲折漫长的历程后已经意识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现代化和化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协调处理科学与化的关系。只有科学与化协调发展,才能使科学向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传统化不仅为科学发展提供条件.而且从科学中汲取养分,改造、推动自身的发展,以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中国传统化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9.
言是中国传统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言教学作为传承中国传统化精神的主要方法,就必当以中国传统化为本位。言教学依据既定的本,而言篇章产生于一定的历史化情境,其本原初意义必与传统化具有紧密的关联,只有站在化本位的立场,才能弄清其本原初意义;而且,只有遵循历史的客观性,从言篇章的原初本意义出发,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然而,那些基于现代种种既定观念所作的“思想内容”或“思想感情”分析,由于离开了具体的历史化情境与传统化本位,必然偏离甚至歪曲其本原初意义而走向随意的主观发挥和武断批评;同时,以“工具性”为主要导向,以字词句的解释、翻译、练习为唯一目标,则又必定限于琐屑而遗落篇章大义而无法进入与之相连的化情境,不能达到深层的体验、感悟和精神的陶冶。事实上,过度强调政治倾向性和基础工具性都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言本的历史真实,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杨东平周谷平科学的发展和传播,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始料不及的后果和变异。对科学的认识从没有象今天这样错综复杂、尖锐对立。对科学的迷信和科学主义(或曰唯科学主义)的产生,导致了人类精神文化的深刻变异。科学...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主义对教育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信仰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主义的倾向,其中体现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刻意追求数学化,一味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移植,片面注重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等。本文简要叙述了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并分析了对教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STS教育作为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全新理念,目前已经得到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广泛认可,但在我国STS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从化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STS教育发展的三大因素:传统化注重人,轻视科学技术;传统化中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使科学技术未能上升为理论;传统化在引进和吸收西方科学化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13.
大学在科学所提倡的实证主义和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取得了伟大的复兴和巨大的进步.然而,人们对于科学的过度崇拜,使得“科学主义”取代了科学.“科学主义”是一个恶兆,给大学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常识的失落、制度的异化、学术共同体的衰落以及学术的技术—资本主义.面对“科学主义”对于大学的侵害,面对大学自身的困境和大学中人的危机,沉默只会纵容事态的发展.只有正视这些困境,破除“科学主义”迷信,大学与科学才能更好地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汉字看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是中国传统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化的最高境界。“和”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的国民性格、化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追本溯源,“和”化根植于我国农业明的土壤,肇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卜禾。中庸之道是实现“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中国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兴起及演进的历程,通过与西方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近代科学思潮中出现的种种认识误区。本文认为,由于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特殊原因,致使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在急切引进西方科学的同时,丧失了对科学理性本身的反省与检定,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人文价值的区别,陷入唯科学主义,忽视了人文价值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主义与人主义作为人类化的悖论性思维前提,科学主义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而人主义则有较长的历史,但无论科学主义还是人主义都是对人的本质的片面理解。科学主义反映和确证了人的自觉本质,而人主义则反映和确证着人的自由本质,结果是,它们都在占有人的本质的企图中最终失却了人的本质。人学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的反映,它规定了科学主义和人主义思维悖论的人学维度。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主义心理学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及新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在一心一意地树立自己科学形象的时候,也陷入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理论误区:1.实证主义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导致心理学研究视野狭窄;笃信经验证实原则,导致心理学的分裂;坚持方法中心主义,导致心理研究的自然科学化;推崇定量化研究,导致心理学研究的刻板化。2.坚持价值中立,导致主体性的迷失。3.无原则、无限度的还原,导致人性的物化。  相似文献   

18.
“五四”期间,郭沫若一度倾心泛神论,他那以泛神论为思想内核的诗作《女神》,表现出浓烈的反叛传统的色彩,有力地配合了五四新化运动。郭沫若的泛神论哲学一方面致力于正本清源,直探中国儒家化的本质,赞赏中国传统化精神;另一方面主张吸收西方科学化,表现为融合中西的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科学主义思潮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科学主义,它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理念,为科学正名,对20世纪中国思想进步与科学 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它进行回顾与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对理论与现实中诸多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对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以来,基于科学主义、人主义和科学人主义三种化思潮,形成了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了主导作用。然而,科学主义与人主义的对立,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对立,也导致了对教育目的的片面追求和教育的失衡。当今世界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观,构建一种完整的教育。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系统整体论为指导,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主义教育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