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吉祥三宝》《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等等的多版本“恶搞”,在吸引了无数网民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刊登此组稿件,望能给网络“恶搞”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梳理。[编按]  相似文献   

2.
“恶搞”的作者们似乎非常热衷将矛头指向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日本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中,林黛玉被描述成“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被用作某饭店开业宣传,并加上了广告语“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了《潘冬子参赛记》。恶搞者们大呼“恶搞有理,娱乐无罪”,打着“恶搞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旗号,颠覆一部部传统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那么,这些恶搞真如所说的是文化创意吗?  相似文献   

3.
网络恶搞,又称Kuso(库索),是一种特殊的互联网文化。它通过对公开发表的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某种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从红色经典遭恶意篡改到“博客非常真人”的粉墨登场,网络恶搞正逐步从平民化趋向商业化;从最初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最近的“艳照门”恶搞视频《兄弟芝娇》,网络恶搞大有愈演愈烈、全民娱乐的架势。  相似文献   

4.
2005年末,胡戈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闪亮登场,开创了中国互联网视频恶搞的“新纪元”,之后网络恶搞进入了鼎盛时期,从(《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到《大电影之数百亿》,近一年下来恶搞之风愈演愈烈,五花八门的恶搞视频铺天盖地而来。从方言配音到电影剪辑,从影视人物到现实名人,恶搞的枪口甚至瞄准了影响过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伴随着恶搞之风的盛行,反恶搞联盟大军也迅速突起,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对胡戈大刀阔斧恶搞《无极》的行为愤怒之极,抛出一句“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并声称保留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范敬英 《新闻窗》2007,(5):69-70
近年来,网络“恶搞”现象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自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对原作进行淋漓尽致的戏弄和颠覆开始,“恶搞”作品在网上受到热烈追捧,如脍炙人口的《吉祥三宝》,其“恶搞”版本形形色色;“恶搞作品”《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在吸引了无数网民的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记忆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制作的《大史记》开创了视频“恶搞”的先河。在这段视频中,制作者剪接了《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的片断并重新配音为“讲述电视流氓自己的故事”。此后,网络“恶搞”作品日渐盛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使其达到高潮。随着雷锋等英雄形象和《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经典成为恶搞的对象,由《光明日报》举办的“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于2006年8月10日召开。网络“恶搞”的根源是什么?它的存在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呢?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作些探析。  相似文献   

7.
“恶搞专题”是网易2005年推出的一种新的专题模式,置于新闻专题栏目之下,起名为“恶搞专题”。网易的“恶搞专题”很大程度是一种新闻的娱乐化制作,但是由于专题内容的特殊性,又使这种“娱乐  相似文献   

8.
2006年的夏天,属于世界杯足球赛,也属于黄健翔和随之而起的“网络恶搞”——黄健翔也许做梦也没想到,他的片刻疯狂会成为网上娱乐的“星星之火”,并在顷刻之间就肆虐地燎烧了“网络”这片“新兴媒体之原”……这也使“网络恶搞”真正成为2006年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恶搞”一词于2006年频繁出现在大众媒介视线中,其发展趋势和发展规模势如破竹,在新兴媒介介质群中抢得了一席之地,网络恶搞因其承载着更能娱乐大众身心的快乐元素和对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颠覆形式而备受受众群体的关注,并将其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提出。而如果分析网络恶搞的形式和内容,也无非是恶意或不恶意的夸张表现的视频影像以及恶意或不恶意的网络媒体语言这两种。因新近读到一则恶搞的假消息而再次引发了对于网络恶搞的几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章子轩 《新闻世界》2012,(7):169-170
网络恶搞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样态,随着BBS、微博等自媒体的流行,网络恶搞正逐渐从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向商业化演变。本文通过对恶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媒介社会功能来浅析网络恶搞的本质和意义,展现其处境以及各种隐藏的弊端,重在论证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创新、包容开放的原则,强调媒介规范化管理,把关人的责任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11.
网络恶搞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恶搞文化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恶搞的颠覆与解构,人们能释放内心的娱乐渴望,使心灵得到解脱.但网络恶搞应有度,不能超越底线肆意而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恶搞之风气势汹涌,从春晚“恶搞版”节目单到春熙路“刀客”的PS大赛,从2007十大恶搞歌曲到十大恶搞镜头,网络恶搞风潮的热度不仅丝毫未减,更是从网上波及到网外,呈现为恶搞的诗歌朗诵会和行为艺术,开展得如火如荼。而随着恶搞为越来越多的人接触与接受,我们不禁要问,它的出现和风行究竟是好是坏?互联网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又会对恶搞产生什么影响……在此,本文力图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网络恶搞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尽管“恶搞”事件和现象还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社会学意义上“话语权问题”,但互联网上日益显现的恶搞现象涉及政治、社会、文化、伦理等诸多领域,已成为网民公共事务参与和网络话语权实践的一种另类表现。  相似文献   

14.
黄色短信不断蔓延,网络恶搞变本加厉……一场场与网络传播有关的文化官司似乎还无结局,网络图片的低俗之风又“硝烟四起”,尤其是“6家传播低俗内容的网站遭曝光谴责”,其中不乏充斥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包括网络图片在内的网络文化如何传播、网络建设如何规范发展等一系列隐身其后的深层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中国当代网络"恶搞"文化现象与社会话语权结构的关系及网络"恶搞"文化管理对策。网络"恶搞"现象与话语权的变迁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信息社会、公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本文分析了网络"恶搞"文化的弊端,为健全我国网络"恶搞"管理提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文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2):58-62
恶搞文化是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一种网络文化,其借助网络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本质上说恶搞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样式,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同时作为一种风格符号的象征,恶搞传播的是一种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颠覆,表现出一种抵抗的精神。本文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基础,结合符号学、传播学理论,从文本层面、主体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恶搞文化进行解读,探索恶搞文化表象下的一些深层次规律,通过对些深层次规律的把握,辩证的看待这种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眉飞色舞地讲了个笑话,一些人捧腹大笑,但有人则板着面孔一巴掌甩在说笑话的人脸上——这是“搞怪分子”目前的社会处境。 近日,“防止网上恶搞成风”的呼声,似乎一夜间将这种文化对立推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广电总局也正在制订互联网视频的新管理条例,而针对网上搞怪和恶搞之风也是该条例判定的应有之意。 当娱乐遭遇严肃,只能是互讨没趣。一个缺乏幽默感的氛围,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乌托邦?恶搞究竟惊扰了谁? 反对者认为,一些红色经典被解构,某些传统文化被颠覆,伤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刺痛了人民对主流文化的骄傲情绪,在事实上也扰乱了社会正统的价值观。 中国有个成语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说明传统中国就有过搞怪的人和搞怪的文化,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如果你自认为主流,并觉得搞怪不能入你之法眼,不做理睬便罢——这也是聪明人对付搞怪行为的上策。 文化多元化的社会里,人民的智慧需要充分的尊重和宽容。在开放的互联网时代,也许我们更应该想想古人的治水之策,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告诫,“堵”永远是下策。 互联网确乎存在着许多弊端,需要加以盘整和矫正,但一刀切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对某些恶搞的作品或行为提出不同的意见,一旦恶搞者违反了第三者的权利,也可以诉之于法律解决。但如果仅是一种娱乐,似也不必动辄就放到道德评判的高度横加讨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贾甲 《今传媒》2006,(10X):9-9
近来,网络上以歪曲红色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恶搞”之风愈演愈烈,且越来越离谱,成了十足的“恶作剧”,令人反胃和气愤。“恶搞”到底恶在何处?这里试析一、二。  相似文献   

19.
雷艳 《网络传播》2006,(12):5-5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带起了互联网上一股强劲的恶搞之风,赵丽华事件又引来了数以万计的关注网络恶搞的眼球,有人感叹,这是网络时代,更是恶搞时代!  相似文献   

20.
“恶搞”是近年来文化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他将网络生存空间的特殊性和后现代精神的反抗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文章试从一种集合行为的视角,探究恶搞这一文化行为的产生条件与其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并建议社会文化管理者从其行为特点来构建对网络恶搞的社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