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同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业者的内在要求和国家推动科技创业的客观要求,但目前协同理论和创业导向的有机融合还不充分。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开设培训课程,搭建创业实践训练平台;通过强化支持计划,营造高校创业文化氛围;联合共建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加大创业融资支持,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以发展高校协同机制的现实路径来确定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导向。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建构需高度关注"起点"中办学条件的特殊性、生源质量的差异性、专业教育的现实性、互动张力的有限性等问题,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提升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兼容合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氛围不浓厚、资源未整合、师资较薄弱等问题。“2011计划”的出台,协同创新丰富的价值内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应积极构建战略、政策、资源、知识、环境及服务协同机制,使创业教育得到丰富、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实践教育,是目前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创业实践作为实现创业教育目的最有效途径,除了实际创业还应包括针对创业的社会调研和模拟创业等。文章立足地方高校,通过研究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提出了“服务站”式、“沙盘演练”式、“实训平台”式、“导师制”式以及“SYB”式等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并分析了选择创业实践模式时学生的德育教育、实际需求及资源优势等因素,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中国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国家和政府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领域。"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构建中,由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学生组成的"五位一体"结构需要各个因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而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自信最为关键。通过两课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战略与任务,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白手起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成为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应该予以重视。然而,目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协同培养存在欠缺有效协作机制、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因此,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是提升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建构需高度关注“起点”中办学条件的特殊性、生源质量的差异性、专业教育的现实性、互动张力的有限性等问题,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提升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兼容合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更不乐观。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在创业教育师资、课程设置、创业讲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政府、高校和社会协同评估高等教育机制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创新高等教育协同评估机制的核心理念包括评估目的重视关系-集体响应,评估主体强化职责-旨趣自觉,评估范畴注重需求-价值导向,评估模式强调问题-方法中心;其实践结构表现在评估效能专有与联结、评估行为独立与互动、评估范围划界与跨界、评估实作自为与为他;其创生路径包括通过循流溯源与动态耦合形成评估目的协调共享机制,通过差异融通与思维共享生成评估主体协同运作机制,通过需求牵引与价值整合建立评估范畴协和统整机制,通过共建共享与实作联动建构评估模式和合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近20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学业各环节,包括培养方案、选修辅修课程设置、毕业设计、实习项目等;在学业以外,通过就业指导早进入、体验式学习流程、构建助推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设计课余活动、配备匹配师资等环节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  相似文献   

11.
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协同创新理论对于高校科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借鉴意义.在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想实现新发展,必须首先实现自我创新,协同创新思想已经成为自我创新的必然选择.基于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提出由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共同构成的“三维联动”式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其中,驱动机制是关键,运行机制是核心,保障机制是重点,三方面目标一致、联动配合,共同作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研究》2016,(1):F0002-F0002
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江苏省北部新型创新创业城市——盐城。近年来,学校引领社会创新创业风气之先,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拓展渠道、多措并举,大力“培养具有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与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广泛协同,共建盐城青年创业学院和盐城市创业研究院,通过横向打造“创业教学载体、创业训练载体、创业实验载体、创业实践载体、创业孵化载体、创业研究载体”,纵向推进“创业知识传授、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经验积累、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理论研究”,构建了“载体搭建、制度完备、培训辅导、平台支撑、资源集聚”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院校需要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大幅度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体系。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应当不断激发和鼓励企业家的精神,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保证更多社会主体投入创新创业。基于此,探究了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介绍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和机制,结合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分析了基于协同创新条件培育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性,最终详细地提出了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以期能够提供更可靠、多样化的支持,提升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开发优质创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大学生创业率与成功率都不理想,这与高校创业教育有效性低、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不畅、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创业环境薄弱等因素有关。对此,应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需在扩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完善校企创业合作机制、改善大学生创业生态。  相似文献   

15.
16.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心态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把握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心态现状,确定创业教育对策,采用自编问卷对10所地方高校1400名大学生的创业心态展开调研.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认识肤浅,创业情意薄弱,创业理想褊狭,创业动机疲软.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心态,地方高校应该彰显创业教育重要位置,加强创业教育舆论宣传,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多地受到各高校的重视。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发现美国高校创业课程普及程度较高,课程类型丰富,重视实操;拥有聚焦模式、磁石模式、辐射模式和混合模式等类型。同时,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术和创业背景均很深厚。与此相比,无论是普及程度还是师资队伍等各方面,我国均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刘蕾 《江苏高教》2017,(11):84-89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客观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应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将相关教学内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制度及资金保障等措施,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高校要在理解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协同理念、协同体系、协同载体和协同资源等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培育机制,将协同理论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过程,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