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魏书生对教育民主思想的认识 许多教师问魏书生:“你的课为什么讲得这么顺手?”魏书生回答:“就是和学生一起商量,商量就顺手了。”商量的效应是什么?魏书生上完一堂课常常让学生总结这堂课哪里上得成功,哪里上得不成功,学生们说:“我们最满意的是老师上课跟我们商量,我们感到很高兴、很感兴趣,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就上来了,思维也就跟着转起来。”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这就是商量的效应!商量的实质是什么?魏书生说:“和学生商量,就是实行教育民主。”对于教育民主的理解,魏书生不仅仅把教…  相似文献   

2.
[现象]到学校听课,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激励:“××班,谁……最好(在某一方面),我们请他(她)来……一下!”这种表扬往往用于本来在班中就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等生,表扬了一个,却打击了一大片;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表扬:大家一起极具节奏感地拍手齐声:“×××,你真棒!”这样的激励又往往不恰当地用于极低难度的问题或练习完成之后,成为一种廉价的表扬。还有的老师为了表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偏离了教学目标、海阔天空地东拉西扯时,对学生的不合理答案不置可否,不及时加以评价,从而不能给学生以正确…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请学生当小老师是低段老师尤为喜欢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它一方面可以调动个别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点带面,起到示范作用,但最近我这个老师在课堂上却当了一回小学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能听到对一些老师的赞扬:“某某老师的课讲得真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这不仅让人想起很多年前听到的一个故事:某学校有两位语文老师,一位口才很好,且非常幽默,一堂课讲下来,常常是笑声不断,学生听得非常过瘾;另一位虽也是语文老师,但口才就差了不少,讲不了多少精彩的东西,学生也就不怎么爱听,索性就干脆少讲。但奇怪的是,第一位老师所教的学生就是没有第二位老师所教的学生学得好,一时间曾被传为怪事。这是课程改革前的故事,现在想来当然就不觉得奇怪了。第一位老师“讲”,是在“讲授”,就是把自己所知道、所理解、所感…  相似文献   

5.
徐斌 《湖南教育》2005,(3):36-36
浙江王冬梅老师来信提出了她的困惑:现在许多的课堂都比课改前的要热闹,学生学习、答问都比较积极,教师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的,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教学目的呢?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吗?曾几何时,数学课总是和抽象、枯燥、单调、沉闷联系在一起。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想了很多办法,可结果常常是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为所动,或者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起来。如今,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时候整堂课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被老师带到办公室谈话,学生气鼓鼓地昂着头不认错。接下去便是这样的对话: 老师;“你这是什么态度?先端正端正态度!站站好!把头低下来!”学生:(慢慢地低下了头) 老师:“好好想想!”(开始批改作业或备课) 老师:“想好了没有?错不错?”学生:……老师:“没想好?那就再想想!”(继续批改作业或备课) 老师:“现在想好了没有?”学生:“想好了。”老师:“错不错?”学生:“错了。”老师:“以后怎么办?”学生;“改正。”老师:“好,以后看你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猜想”就是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现在走进课堂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教师在应用“猜想”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把“猜想”很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如何使“猜想”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就“猜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数学上的“猜想”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猜想”日常生活中的猜想是指猜测,就是凭想象估计。这种估计是凭直觉估测,可以是没有充足…  相似文献   

8.
轻松一刻     
《考试》2003,(9)
待人接物语文课堂上,老师问道:“‘待人接物’是什么意思?”一学生起立说道:“就是呆在家里,等着接受别人送的礼物。”老师:“啊?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这学生接口道:“那没关系,我是老二!”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的办公室,常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我天天都在讲,你为什么不听话呢?”是学生听不懂,还是不愿听,抑或是充耳不闻呢?让我们先剖析一下“话”与“不听”的内容吧。一、“话”——老师的主观意愿多年来,许多教师在思想上已形成了“好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认为,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他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如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兴趣是人们主动认识事物、愉快地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子。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使大脑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在学习知  相似文献   

11.
侯器 《教学与管理》2000,(11):54-56
提到魏书生“教书” ,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育人”。有许多老师曾问魏书生 :“看您教语文多轻松啊 !您是靠什么方法 ,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的 ?”魏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 ,只有两个字 :“育人”。是啊 ,我们都感觉魏书生语文教学轻松、省时、高效 ,然究其诀窍 ,魏书生却只用了两个字作了概括 ,还说是“育人” ,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疑惑。然而在我们认真分析了魏书生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后 ,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的确与他成功的思想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语文教学里 ,“教书”和“育人”已经水乳交…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问过魏书生: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此之高,自控能力如此之强,尤其是当你外出讲学、长时间不在学校的时候,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照样能够正常、高效运行,有没有什么“秘诀”?魏书生说:“如果要说有,那就是隐恶扬善、尊重别人。”“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他常说:“民主不仅是教育的手段,而且是教育的目的。”我们看到,在魏书生班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和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统一意见,然后执行的。大者如:作业究竟是根据自身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布置?单元或平时测验进行不进行?作文是同学之间互批还是…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听到这么一段略带幽默感的师生对话。老师:“成绩有没有给父母看?”学生:“有!”老师:“那为什么家长没有签名?”学生卷起袖子,露出伤痕累累的手臂:“盖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作文难题     
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是一篇题目叫《我的老师》的作文。晚饭后,阳阳就趴在桌子上写开了。他是这样开篇的:“我不太喜欢我的老师,他又矮又胖,还常常抽烟,有时还在上课时抽。他还不讲卫生,常常随地吐痰……”“不行,不行。写错了!”妈妈站在背后大声地说。“写错了?”阳阳停下笔,不解地问,“这可是我在学校常常看见的。”“怎么能这样写你的老师呢?怎么能写你不喜欢老师呢?这样写不好。”妈妈说。“我就是不喜欢我的老师嘛。”阳阳歪着脑袋认真地说。“我要写这篇作文告诉老师,要他别再吸烟了,别再随地吐痰。吸烟有害健康,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呢!”“怎么能写老师吸烟,不讲卫生?快重写,要写就写老师是你们的好榜样,不吸烟,不随地吐痰。”“我不。为什么不写真实的呢?”阳阳十分不解。阳阳的爸爸听到他们对话后端着茶杯走了过来,看了看阳阳写的作文,笑着说:“这题目我上学时做过,是不能这么写老师的。应该歌颂老师,只要抓住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就对了。写作文就是这样,不能全写真的,写一点真实的就不错了。”“对对!应该写老师深夜还在为同学们批改作业,为工作呕心沥血。这样写一定会让老师赞扬的。”妈妈摸摸阳阳的脑瓜儿,笑着说。阳阳不吭声了,半会儿才抬起头:...  相似文献   

15.
(一)主题与背景 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的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预设的情景,却没有学生回答的精妙,不得不令老师拍案叫绝,这也就是很多老师在课后所说的一句话:真没想到!其实,如果留意一下平时的试卷批改,就会发现,往往所谓的标准答案也未必就是最佳的,反而学生常常会有精彩答案。这样的没想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样的“没想到”越多,说明老师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成功的,应该是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魏书生教学研讨会上,魏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同行问一位外国老师一个对我们来说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你们学校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想不到这位外国老师被问得一脸茫然和惊奇,诧异了好半天才回答说:“我们学校没有好坏学生之分。”中国老师又问:“学习不好总是差生吧?”“不!”回答很干脆果断。“有的同学外语成绩不好,可他刚来的时候一句也不会说,他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能叫缺点,这是优点。”外国老师的这种与中国老师截然不同的评价方式,留给了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教育管理的方法。他说:“我没有什么新方法,只是思考70年前‘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科学与民主’,并诚心诚意地将其运用于班级管理,结果使我和学生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从而提高了工作与学习的效率。”魏书生用“民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靠“科学”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为什么我们用魏书生“民主与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却收不到他的效果呢?为什么没有他那份自如与潇洒呢?带着这些问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说:“听了老师的课,没有问题了.”——这种话,常常听到.有时无所谓,有时则会想,这是不是一种失败呢?当然,“按常理”,教学就是要“解惑”;“惑”既已“解”,也就圆满,何来遗憾?我有时期望的是另一种境界:我的课上过后,学生并不轻松,他们苦苦思索,有的甚至很苦恼,他用你教会他的方法去观察去阅读去思考,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今天,又挨老师一顿“呸呸”!其实,想想女生的不是,就没必要动肝火了!不就是男生又考“砸”了吗?不就是男生有点屁颠屁颠、总让老师恨铁不成钢吗?说老实话,咱班上一直都是“阴盛阳衰”,成绩栏上,前十名清一色的,都是女生!一学期一百多天,很少听到老师表扬咱男生,可女生呢,一直都是老师心目中的“乖乖生”。男生就真的没优点吗?哪怕一点点?反证一:男生肚量大,鸡毛蒜皮的事儿从不放在心上。女生的眼里进不得半粒沙,一丁点儿事就在那儿叽叽喳喳,抹鼻涕挤眼泪,没完没了地“抒情”。我们男生天生一个宰相肚,而女生生就一溜鸡肠子!即使,女生使出惯…  相似文献   

20.
一偏失之一:“老师要我作文”。对于“为什么作文”,许多学生的答案是“老师要我作文”!这种作文的动机和目的,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心声”: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得到一个令老师、家长满意的好分数。为什么社会发展到今天,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还如此片面、狭隘?偏失之二:“作文苦不堪言”。对于“怎样看待作文”,许多学生的回答是“作文苦不堪言”!在许多学校,作文简直成了“受罪”的代名词。每逢听到老师布置作文,教室里总是一片不情愿的长吁短叹!作文给学生带来的并不是跃跃欲试的愉悦和快感,而是心理上的恐惧!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