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产业技术范式演进理论和企业边界变动理论出发,对高技术产业范式演进下企业边界变动的探索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既有企业可根据不同产业技术范式演进阶段中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产业技术范式演进阶段下企业组织边界变动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消耗变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尚红云  蒋萍 《资源科学》2009,31(2):214-22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也大幅度增加,如何有效节能降耗,实现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人类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推导能源消耗变动的一种前沿性结构分解分析形式,将能源消耗变动分解为能源强度变动、技术进步变动和最终需求变动3种影响因素。利用中国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表数据首先测度不同因素对能源消耗总量变动的影响程度,然后分别测算28个行业的3种影响因素变动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消耗变动的贡献与特点,结果发现:能源强度变动并没有使所有行业能源消耗都减少;技术进步导致所有行业的每种能源消耗之和都是增加的;28个行业中,最终需求变动的方向与四种能源消耗变动的方向完全一致。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节能降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寿险行业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波动性,造成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贡献不明显,我国寿险行业的生产效率变动主要是由技术变动引起的,技术进步是促进寿险行业效率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8,(3):72-76
运用LMDI乘法分解模型,将能源强度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效应、部门结构变动效应与能源替代效应;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驱动能源强度变动三种效应的价格与经济原因。基于我国1980~2014年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上涨、经济增长对于降低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技术进步效应、部门结构变动效应与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效应影响效果最显著,对部门结构变动效应影响较小,对能源替代效应无显著影响。能源价格上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不是通过引发经济结构调整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推动能源强度下降。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效应、部门结构变动效应呈负相关关系,与能源替代效应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分析企业采纳环境技术的动机,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下企业环境技术采纳的净收益模型,通过净现值最大原则得到了环境技术采纳的最优时间;通过模型分析和模拟得到企业环境技术采纳的最优时间与排污许可证市场价格、政府污染排放控制量、技术一次投资成本、贴现率、生产变动成本、技术行业采纳速度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变量对企业环境技术采纳的具体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行业采纳环境技术的平均速度、减少的可变生产成本变动量、许可证市场价格、减排成本变动量、环境技术减排弹性与企业最优采纳时间呈反向变动关系;(2)环境技术一次投资成本和贴现率与采纳时间呈正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相关理论梳理,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技术、产业结构因素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碳排放,但前者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要远低于后者。(2)2个因素对碳排放的作用存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作用有所增强,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则减弱;沿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显著大于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内陆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则更大。(3)技术与结构因素的交互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分时期和分区域的子样本进一步验证了这种交互效应的稳健性。为理解中国碳排放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统筹技术与结构性因素,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相关理论梳理,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技术、产业结构因素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碳排放,但前者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要远低于后者。(2)2个因素对碳排放的作用存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作用有所增强,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则减弱;沿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显著大于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内陆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则更大。(3)技术与结构因素的交互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分时期和分区域的子样本进一步验证了这种交互效应的稳健性。为理解中国碳排放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统筹技术与结构性因素,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相关理论梳理,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技术、产业结构因素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碳排放,但前者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要远低于后者。(2)两个因素对碳排放的作用存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作用有所增强,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则减弱;沿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显著大于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内陆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则更大。(3)技术与结构因素的交互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分时期和分区域的子样本进一步验证了这种交互效应的稳健性。本文为理解中国碳排放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统筹技术与结构性因素,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手段和工具,其运用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有关审计技术方法的新准则与原准则有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从相关审计名词含义的变动、具体内容的变动以及各技术方法对应的准则结构的变动三个方面来对新准则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的中国茶业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DEA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茶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的变动,认为我国茶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因素,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小,各个茶类都存在一定的技术进步,但绿茶和紧压茶的规模效率有所恶化,同时不同茶区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最终在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自主创新政策给我国科研生产率带来的影响,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6年我国26个主要省份科研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把科研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变动以及规模效率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主创新政策推出后我国科研生产率短期内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17个省辖市为基本单元,运用SPSS和ARCMAP等多元统计和技术分析软件,从创新能力总体特征空间差异变动、创新能力结构特征空间差异变动及创新能力发展速度空间差异变动三个方面分析了1995年以来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的变动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6~2013年48家上市物流企业投入要素价格变化的量化处理,建立上市物流企业Cost Malmquist(CM)指数,扩展基于成本函数的Malmquist指数,将其变动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变动、配置效率变动以及价格因素变动4个部分,并与传统的投入Malmquist(IM)指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48家上市物流企业的CM指数表现了比IM指数更为明显的生产率退步,其中引起CM指数退步的因素中价格波动要大于配置效率变动,这是IM指数无法测度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6~2009年的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存在区域间的显著差异;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整体经营效率呈现改进趋势;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能显著提升经营效率;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呈反向趋势。结合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综合技术效率和Malmquist指数的分析,提出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效率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霜  顾颖 《科技管理研究》2016,(14):107-112
基于中国大数据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方法测度并分析技术效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大数据产业技术效率较为低下,其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增长拖累;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规模效率水平低于中西部地区;从变动趋势看,考察期内中国大数据产业技术效率及其构成总体均呈现波动下降的"U"型动态演变趋势,但不同区域的变动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盈利水平对纯技术效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阻碍了规模效率的提高;资本结构显著抑制了纯技术效率提升,却不利于规模效率改善;资金运用能力对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促进作用;成长能力不足和收益质量不高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及其模型,对价格的变动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得出1997~2002年间江西省经济增长的19.77%是由价格变动所带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运用Laspeyres分解技术对我国产业系统碳生产率变动进行解析,以2000-2012为样本期,定量研究了产业系统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并从行业角度对碳生产率增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生产率增长主导因素是低碳技术进步,而碳排放空间流动的结构红利还不明显;就变动趋势而言,技术进步的贡献值在逐步降低,而结构优化贡献值逐渐上升。考虑到这一趋势,假设在技术出现饱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产业系统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Laspeyres分解技术对我国产业系统碳生产率变动进行解析,以2000—2012为样本期,定量研究了产业系统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并从行业角度对碳生产率增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生产率增长主导因素是低碳技术进步,而碳排放空间流动的结构红利还不明显;就变动趋势而言,技术进步的贡献值在逐步降低,而结构优化贡献值逐渐上升。考虑到这一趋势,假设在技术出现饱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产业系统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福建经济增长变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从最初投入与最终需求两大角度对福建经济增长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将福建经济增长变动分解为最初投入结构、技术投入、最终需求总量、最终需求分布以及最终需求结构5大影响因素,定量测度各因素对福建经济增长变动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最终需求总量是影响福建经济增长变动的关键因素,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研究结论可为福建经济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西龙  于渤 《科研管理》2012,33(8):35-40
本文采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5至2008年间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交互效应模型,探讨了技术进步、行业结构变动与我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行业结构变动则促进了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在不同地区之间则存在着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其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抑制作用最大;中西部地区的结构变动对该地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