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宙 《科技通报》2020,36(5):112-115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对民航安全的种种威胁,全球的机场都在不断地加强安检措施。与此同时,旅客人数的激增给大型机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机场在提高吞吐量的同时必须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使离港手续更加顺畅和简便。然而,传统费时的机场安检已经成为离港手续中的一个瓶颈。如何在强化安检的同时突破这个瓶颈?高新科技的运用可能是一个正确的答案。近几年试点使用的机场安检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识别技术、高级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同时,人工智能也已运用到了机场安检设备中。一些科技公司正在研发超级智能人体扫描仪,基于行为的生物识别技术,并可能在未来几年中推广应用。虽然高新技术可以加快和加强安检,但是它们也遭到了公众的质疑和担忧。这些质疑和担忧主要是有关隐私、伦理和网络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0月,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方威视")受邀参加世界民航组织第2届世界航空论坛和第39届大会,更早些时候,同方威视生产的全球最大型铁路集装箱检测设备落成仪式在波兰举行,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亮相亚欧安防博览会,为巴西里约奥运会提供安保服务……一向低调的同方威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中国制造正在以尖端科技为全球提供安全保障,同方威视在安检领域打响了中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套Ka波段毫米波近程成像系统。振荡器产生频率为35GHz的毫米波,通过透镜天线照射到目标各点进行扫描,检测目标各点回波信号的强弱,采集信号并传输数据给计算机,最终得到目标各点的反射特性,做成毫米波图像。成像原理,即对低噪放和检波放大模块进行了性能测试,利用成像系统对携有金属锉刀的人体模型进行了成像实验得到可辨别的图像。此系统可用于机场,车站,码头的安全检查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由毫米波本身所具备的优良特性,引出毫米波射频组件在隐身物品山的探测和应用,并就当前隐匿物品毫米波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应用上,在总结和肯定当前成像技术的同时,对隐身技术和防身隐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攻克目标,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全面用于检测、监控、修复、校正和适应等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探测上。  相似文献   

5.
一、项目背景及总体概述 随着空防安全在民航机场营运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空运旅客的出港安全由传统的各自分离、互不关联、信息分散的安全检查手段改变为充分利用旅客的预订登记信息结合在机场业务实际运作中的旅客离港系统、安全检查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形成一整套便捷、严密、高度灵敏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对旅客接受安检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包括旅客的个人信息登记、旅客接受验证的全过程,以及对离港旅客进行验证的安检人员、安检通道、安检时刻,交运行李、随身行李检查过程的监控等),形成的这样一套安检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网络在行业内统称为安检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恐怖爆炸袭击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公共安全。安全检测技术对爆炸事件的预测预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经过不同领域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有许多探测手段应用于安检技术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X射线成像技术、太赫兹光谱技术、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实际应用最多的是X射线成像技术。这些最新的安全检测技术,为社会安全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地时间2010年1月3日,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国际机场,一名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28岁中国籍男子,钻过安检警戒线进入机场安全区,与安检区内的女友拥吻后,一起进入机场。此举导致机场关闭6小时,数千旅客重新安检,100多架航班延误。中国博士生"吻瘫"美国机场之际,正值美国经历圣诞恐怖炸机未遂事件之后,美国重新对其机场安全系统进行评估、强化机场反恐措施之时,因此宁可封查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甚至启  相似文献   

8.
在不改变机场安全性的前提下,对机场每天重点时刻进行分析,用M/M/s排队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出单位时间内乘客的吞吐量;本文对机场安检流程进行优化,其一增加相应的安检设备,其二增加相应的安检服务平台。以美国机场内旅客安检流程为实例分析对象,在4个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得出单位时间平均旅客数为1.39;通过增加安检设备,得出平均旅客数为38.12;在增加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平台,得出平均旅客数为244.53。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应用太赫兹技术,研制开发了博微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其采用压缩感知原理与被动式太赫兹成像技术融合的技术手段,对被测人体进行成像,得到人体表面太赫兹发射的二维强度图.当人所穿衣物中隐藏有物品时,因为物品对太赫兹波不同程度的吸收和阻拦,使得二维强度图中对应物品所在的位置和人体背景之间产生强度的对比,从而探知到物品的存在,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物品的形状和其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大型警卫活动越来越多。人身安检作为保障此类活动安全的重要措施,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这些活动中。其中,安全门是最重要的人身安检设备之一,如何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安检门,成为了安检培训的重要课程。本文从运送、保养、安装、使用、维护等多角度对安全门这一安检设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在机场,通过构建电子化管理系统,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于安检及登机口,这样大幅度减少人们排队等候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简化了乘机各项流程,降低机场人员成本,为旅客出行带来了便利。本文首先对人脸识别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人脸识别技术在机场中的作用,最后对其在机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遥感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独创性技术,能对在机场川流不息人群中行进的乘客进行安全检查,从而显著提高安检效率。这项技术将雷达系统和三维光学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光学传感器能接收人的图像,合成三维运动图像并通过这些数据生成雷达图像。雷达系统能同时扫描移动状态的人,"看见"隐藏在衣服下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方案通过提供一个中性、安全、稳定、便捷的通用便捷通关系统,将机场安检与相关支持系统、旅客个人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基于机场业务流程相连接。支持民航旅客通过个人智能移动终端完成安检通关、登机等出行业务服务,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登机,保障旅客便捷出行,提升机场信息化服务水平和保障效率,提高旅客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14.
机场安防系统主要由安检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或称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周界电子防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本文通过对国內某权场通道门安防系统的设计分析,阐述了通道门安防系统在机场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相关子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欧盟委员会通过新的机场安检措施,从2006年11月起。对从欧盟国家机场登机的旅客随身携带的液态和胶状态物品容积进行限制,以防止恐怖分子将液体炸药带上飞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利用X射线进行人体安全检查已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掌握X射线人体安检仪应用对受检人员的辐射影响,笔者对某采矿企业应用的此类设备进行辐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X射线人体安检仪应用对受检人员的辐射影响满足国家标准剂量管理规定和审管部门的剂量管理要求。在监测结果评价的基础上,笔者对X射线人体安检仪应用的正当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此类设备应用上的一些建议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民航业在机场中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十分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的提高,机场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才能完美实现,才能够真正的提升机场运行的效率。本文主要是对机场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对机场的主要业务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航班运行的主要特点,适当的引入了相关的技术,建立起了信息集成体系平台,以促进机场信息化管理运行的质量与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在日益完善。尤其是安检设备的升级换代更是有效保障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安全性,对于各类违禁、危险品的查处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本文以交通运输行业安检设备为研究对象,围绕安检设备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项目管理展开探究,希望借助以下研究,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安检设备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此来促使安检设备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2015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一种非接触式人体安检系统解决方案引发媒体关注.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被动式太赫兹技术的综合安检系统级应用解决方案.”负责项目研发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赵振利博士表示,这套被命名为Terasnap的安检系统,与“又扫又摸”的传统安检方式不同,一张“快照”就能搞定人体安检.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革新》2014,(3):46-47
目前,北京、上海等不少城市都实施地铁常态化安检.有人担心X射线安检仪的辐射对人体有害,称“每天被辐射一次,人的寿命都要短一天.”那么,安检设备的辐射量会影响健康吗? 实地检测辐射剂量远低于安全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