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有这样的情况:两篇在立意、选材、语言乃至卷面与书写等方面都差不多的考场作文,却被评卷老师打出了相差悬殊的分数,究其原因,除了受评卷者阅读心理制约之外,主要在于是否善于进行"包装"——运用文章学、修辞学和阅读审美知识,对考场作文进行巧妙地经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一次期考评卷后,笔者将一些作文拿给本校的外教看并要求他评分,结果很出乎意料(我只给了他无多少语法错误的作文),原先的分数与他打的分数相差较大。笔者马上意识到也许其中会有一个我们以前在写作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两国教师评卷标准的差异在哪里?为了发现问题,笔者又选了篇作文,让本校的本国英语教师和外教再分别评分。  相似文献   

3.
在找不到更公平、更合理的人才选拔模式之前,高考是必然的。考生自然应该好好考,教师更应该好好评卷。值得关注的是,高考评卷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说是草菅人命。我去年在评卷现场就活生生地看到,同一篇高考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9,(10)
欧阳国胜3月5日在《南方周末》撰文:在目前找不到更公平、更合理的人才选拔模式之前,高考是必然的。考生自然应该好好考,教师更应该好好评卷。值得关注的是,高考评卷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说是草菅人命。我去年在评卷现场就活生生地看到,同一篇高考作文,两位教师评分,竟相差28分之多。后来评卷组组长调查原因,才  相似文献   

5.
中考、高考作文评估的客观公正,一直是一个不易攻克的难题。因为学生作文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而评分标准要靠评卷教师来掌握。不同的教师受其经历、知识面的影响,对同一篇文章的评估有时会有很大的差别。根据目前大家对作文能力的认识,侧重于语言表达水平的评估可能更趋客观。那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寄上一篇有争论的中考命题作文,希望能借贵刊一角开展一场关于怎样掌握考场命题作文评分标准的讨论。我参加这次娄底地区初中毕业会考的作文评卷工作,在几天艰苦的评卷工作中,当看到这篇文章时,觉是同类作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但我没有急于凭自己的印象打分,还是广泛征求了一同阅卷的教师和当时在场的有关领导的意见,结果听到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有赞成“给高分”的,也有主张“不能及格”的。同一篇作文在不同的阅卷老师手中,其得分之差将在二十分左右,这对写作文的考生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呢?评分标准悬殊,影响所及决不只是个别考生  相似文献   

7.
在考试命题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对难以处理好的矛盾,那就是如何做到既要考查到学生的能力,又要提高考试评分的客观性.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是实现命题科学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知道,从能否客观地评卷记分来区分,试题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主观性试题,一类是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如作文、问答题等.这类试题可以用来考查学生收集材料、组织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鉴赏等高层次的学习能力.但是这类试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阅卷时非常容易受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比如教师个人的爱好、业务素养、阅卷时的情绪、阅卷先后的次序、对评分标准的理解等,都会影响答卷的得分,不同教师打出的分数可以相差非常大,评分很不客观.  相似文献   

8.
容理诚 《广东教育》2002,(11):26-27
今年在互联网上评阅高考作文,是一场评卷的革命。一套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系统,可供700人同时评卷。先将考生作文扫描,再随机派发给评卷者,评卷者用自己的工作软盘进入系统对作文评分,再分别按顺序点击给分档次、发展等级、缺题目扣分、错别字扣分、提交评卷结果等项目即告OK。网上评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二评”,使评卷结果更加公正。以往的手工评卷,由于一评分数能被二评者看到,二评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现在则随机派卷,无分数参考。网上评卷,使评卷结果更加客观。以往的手工评卷,评卷者拿到的是以考场试室为单位装订…  相似文献   

9.
综合题或论文式题的评分有着较大的随机误差,这是因为评卷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例如某省对84年高考作文评卷作了一项实验,请阅卷点上的全体评卷教师(438人),按教育部规定的统一的评分标准,各自独立地对四篇作文评分.结果评分平均误差的标准误达4.4;评分的平均最大全距达28(作文的满分是50).这样惊人的评分误差,造成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在评分中对误差的控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向大家介绍三种控制评分误差的方法:一、平均法每个试题至少请两人进行评定,并规定评分误差的极限.如果两个人的分数之差不超过这个极  相似文献   

10.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在人生的考场,不同的评卷师会给出考生千差万别的分数。那些轻巧夺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主儿决非一时之幸,从起步的第一脚,就踏在了评卷师路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评卷师志同道合,考试旅途才会轻松愉快。以评卷师的手指为方向,以评卷师的好恶说学逗唱喜怒哀乐装神弄鬼,让评卷师心花路放,你董生的利器才得以出鞘,作芒。路不同,不相为谋。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是否能得高分,关乎学生整体的语文成绩,甚至决定学生整个高考的成败。根据多年的阅卷经验,一般来说,对于同题作文,如果考生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抓住评卷老师的心,得分可能会比较一般。高考阅卷是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活,一般一天需要评阅上千份试卷,故而,要求评卷老师每份都一字一句地推敲,然后深思熟虑地给出一个分数是不现实的。网上经常有评卷老师自己爆料,一份试卷基本从评阅到打出分数有时不会超过一分钟,对于这种类似"草菅人命"的判法,经常遭到大众的质疑和诟病,批评阅卷人对这项神圣的事业不够认真,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2)
对于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类作文而言,整体故事情势的发展总是波澜起伏,总是有着甚至可以称之为大起大落的抑扬变化的。很难想象,一篇故事情势没有充分的抑扬变化的记叙类作文会是一篇成功的作文,能够引起评卷教师足够的注意力。无论  相似文献   

13.
教苑新语     
<正>全国各地均实行网上评卷更有利于给每个考生一个合理分数——2013年的高考结束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转移到了高考评卷上。如果说高考试卷是对一个学生十几年学习情况的一次检验,那么高考评卷是否科学客观则是对教育公平、公正的一次检验。今年,全国所有省(区、市)都实施了网上评卷。网上评卷的科学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人们对其评价标准还有些疑问。对此,宁夏大学评卷点负责人黄学军教授认为,随着考生和评卷教师的减少,网上评卷使全体评卷教师能进行充分讨论,评分标准变得更加清晰、明确,更有利于高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具有特殊性,它必须在特定时间内、特定地点按要求完成,它的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的读者是评卷老师。尽管高考评卷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但评卷者的爱好、兴趣、心情、审美观、价值观不可能不对评卷产生影响。因此,要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就必须考虑到评卷教师的因素。那么怎样能使评卷教师眼睛一亮,油然产生审美的、  相似文献   

15.
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它是在只有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完成的一篇作文。可以说是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而中考作文的评卷特点有三:一是评卷老师根本不知所评者为谁,二是老师三五分钟内就要作出评分判断,三是老师直观印象对分数得失关系甚大。所以,同学们务求自己的文章引起评卷老师注意,表现自我最佳化。  相似文献   

16.
切入的艺术     
张斗和 《学语文》2008,(1):53-53
切入点,是课堂有无效率、有无艺术性的关键之一。适当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即使面对同一个切入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展开方式。但不管怎样,教师在选择切入点时,应该根据两个实际,符合两个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机遇与创造交响曲》是一篇优秀的形神兼美的说理性散文。其鲜明的立意,辩证的思维,飞扬的文采征服了作文评卷教师,因而,作文获得了满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所谓同异教就是对同一篇课采用不同教法,根据学生情况,同异教的具体形式有:同一教师在同一班级采用不同教法(教两遍或多遍),同一教师在自己任教的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教法,不同教师在同一年级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教法,不同教师在同一年级的平行班采用不同教法,不同教师在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教法。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看清了题意,围绕中心透彻地说理,而且写出来的作文思路还算清晰,语言还算通顺,但还是只得了一个三类卷的分数,你认为可能吗? 2006年湖北高考阅卷时就出现了这样一篇作文,这绝不是评卷老师匆忙中看走了跟,而是高考评卷组专家经过讨论后集体评定的结果,并以此为典型病文发给评卷老师"洗脑",其代表性毋庸置疑。那么这是一篇什么样的考场作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结尾是作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结尾如果简洁有力、别致动人,会让读者余味无穷,有助于评卷老师在动笔时打出高分,有助于读者驻足品味你的作文。反之,文章会以败笔收场,黯然失色。为帮助大家掌握打动人心、表现力强的结尾方式,本人研究了150多篇中考满分佳作的结尾方式,归纳出最有效、最动人的四种结尾方法,下面一一列举,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