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革之势凶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综览1993年的报坛真是绚丽多姿、形势喜人。首先全国不少报纸改版、扩版以新面目迎接新年的到来,特别是华东几家省报几乎家家都扩版、增页,这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盛事。元月一日的中国青年报,报头套红,头版几乎以半个多版面的篇幅与头条地位刊登了一幅巨照,照片上面是通栏式标题: 1992年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题) 中国跨上历史新台阶(主题) 照片上图示是:1993年无数辆摩托车急驰而来,呈现出在邓公1992年南巡谈话的春风下,中国经济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影响广泛而深刻的人物——梁启超。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从戊戌政变到改良与革命的论战,从袁世凯上台到倒台,从护国运动到段祺瑞粉墨登场……,中国当时所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几乎都与梁启超的名字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敢于冲破陈腐不堪的封建旧意识、旧观念,高唱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中的英勇斗士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客。他靠的乃是那支“常带感情”的巨笔和他亲手创办或积极支持的十七种报刊,以及他为之撰稿的其他众多报刊。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少见的。当  相似文献   

3.
报坛名家郑逸梅徐伯荣甲戌秋月是报坛名家郑逸梅百岁祭日。郑逸老以98岁高龄仙逝,笔耕80载。象郑逸老这样在中国报业、新闻界能捉刀游龙走蛇,写下万篇文章,著书数十余部的人,可谓寥若晨星。郑逸老是苏州人,原名郑际云,因南柯一梦,梦中游园,见一石山,崖壁凿有...  相似文献   

4.
刘学洙 《新闻窗》2007,(5):25-27
《锦江公仆情-陈健吾同志在铜仁》一书是铜仁地区老同志撰写的纪念文章和健吾在铜仁工作期间部分文稿的合集。1956年,健吾同志从中共铜仁地委书记岗位转到新闻战线担任贵州日报总编辑后,我长期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他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一位政治上强、业务上精、富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党报总编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大陆的读者对于吴三连也许并不熟悉,但对他任发行人的《自立晚报》或许不会陌生,因为正是《自立晚报》曾在八年前派记者李永得、徐璐来大陆采访,从而成为38年来首家突破台湾当局“禁令”,对大陆采访的台湾报纸.生于1898年的吴三连早已是台湾报业“元老级”的人物了,早在1932年他就参加创办了台湾《新民  相似文献   

6.
我们新闻战线上最年长的老战士赵超构(林放)同志,为人民的新闻事业奋斗了近60年,以83岁的高龄,还在写作、还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真可说是鞠躬尽瘁,由于心、肺、肾衰竭(前几年还患肝病),终于,“站完最后一班岗”,倒下了!上海老诗人王辛笛悼诗云:“伤心未晚街头望,从此诤言少一人。”我是他多年的老友,也是他的学生和助手。从1944年初识赵超构、1945年进《新民报》与之共事,也已有近50年时间。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包括十年  相似文献   

7.
我们新闻战线上最年长的老战士赵超构(林放)同志,为人民的新闻事业奋斗了近60年,以83岁的高龄,还在写作、还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真可说是鞠躬尽瘁,由于心、肺、肾衰竭(前几年还患肝病),终于,“站完最后一班岗”,倒下了!上海老诗人王辛笛悼诗云:“伤心未晚街头望,从此诤言少一人。”我是他多年的老友,也是他的学生和助手。从1944年初识赵超构、1945年进《新民报》与之共事,也已有近50年时间。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包括十年内乱中,我们没离开过。近年来许多识与不识的老朋友、老同志,都来劝  相似文献   

8.
1982年,被迫寝刊17年的上海《新民晚报》复刊了。新组建的财务部门在清点旧账目时,发现报社的工会基金,原来是《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的私人钱款。那是在1953年,上海《新民报》公私合营时,报社工会没有任何资金来源,他们就垫出钱来,作为全社100多位同仁的借款基金的。于是,财务部门就致函在北京的陈、邓夫妇,请他们收回这笔钱.报社很快便接到由邓季惺执笔写来的复信,信中说:“过去怎么做,现在也就怎么做。”至今,报社四五  相似文献   

9.
1982年,被迫寝刊17年的上海《新民晚报》复刊了。新组建的财务部门在清点旧账目时,发现报社的工会基金,原来是《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的私人钱款。那是在1953年,上海《新民报》公私合营时,报社工会没有任何资金来源,他们就垫出钱来,作为全社100多位同仁的借款基金的。于是,财务部门就致函在北京的陈、邓夫妇,请他们收回这笔钱。报社很快便接到由邓季惺执笔写来的复信,信中说:“过去怎么做,现在也就怎么做。”至今,报社四五百人仍得益于斯。我一查,是3300多元。我曾当面向邓老提及此事,她只是莞尔一笑而已。是啊,和他们毕生为国家作出的贡献相比,这几  相似文献   

10.
报坛一枝秀─—记中国花卉报力之中国花卉报是花木行业的一张专业报纸,自1985年4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差不多10个年头了。在目前全国数千种报刊之中,中国花卉报已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风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赞其是“万紫千红独一秀”。人民日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第二期揭露了1982年《奥秘》画刊上发表的《猴子报案——一个真实的故事》,是纯属虚构。去年,《解放军报通讯》也曾以《猴子三闹军报》为题,披露了《猴子牧猪》,《猴子捡燕窝》等三篇都是失实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诸猴大闹各报的“风波”虽然平息,但小小猴子,竟能登堂入室,数闹各报,引起读者抗议,逼得报刊“更正”,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文责自负,主要责任当然应该由作者承担。但我们的编辑为什么总是受“猴子”的骗呢?为什么从众多的稿件中总爱挑这些东西编发  相似文献   

12.
赵泓 《中国编辑》2006,(3):60-64
2005年11月,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了苏荣才著的《对话美国报业总裁》。这是我国第一部实地探访、全面揭示美国报业集团发展、运营和管理的力作。该书跟我先前担任责任编辑、由辜晓进著的《走进美国大报》和由唐亚明著的《走进英国大报》同属一个系列,都是对英美两国报业的实地考察记。  相似文献   

13.
赵泓   《岭南新闻探索》2006,(2):64-67
2005年11月,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了45万字的《对话美国报业总裁》。这是我国第一部实地探访、全面揭示美国报业集团发展、运营和管理的力作。该书跟我先前担任责任编辑的《走进美国大报》和《走进英国大报》同属一个系列,都是对英美两国报业的实地考察记。  相似文献   

14.
一、"恐怕我早被'就地正法'!""二五减租"本是国民党夺取全国政权后,按照孙中山"减轻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设想而制订的政策。国民党渐江省党部从1928年就已通知全省付诸实施,并在各县设置"佃业仲裁委员会",调处佃农与业主之间的纠纷。浙江省政府对"二五减租"是不赞成的。那时的省政府主席是由国民党元老、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张静江兼任的。1929年4月22日,省政府作出决议:"二五减租"试办以来,并无成效,伯农抗租,业主撤佣的纠纷迭起;田价暴落,影响经济,决定暂行取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坚决反对省政府的这项决定,一再函请省政府复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新闻报刊行业,只要一提起已有144载历史的《纽约时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世界10大名报”的《纽约时报》,不仅成为各国政府必订的外文报刊,而且许多专栏被其它报刊购买转载,故而赢得了“报中名报”的美誉。但是,对于自学成才、弃教从报的《纽约时报》创始人——享利·雷蒙(1820—1869年)人们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他那风采独具的“五湖鼎沸”经营管理绝招了。 “第一湖”——果敢弃教从新闻。享利·雷蒙,出生于美国的一个贫苦小市民家庭,仅仅上过3年小学,就被迫缀学打工谋生了。但是,他并未自暴自弃,反而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坚持自学,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且练就了一手好文章。16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闻界老报人、海内外著名记者、编辑和评论家徐铸成(1907-1991)曾在<报海旧闻>记载:"邵飘萍、黄远生诸先生富有采访经验,文笔恣肆,而不长于经营.史量才、张竹平、汪汉溪诸先生工于筹计,擘画精致,而不以著述见长.在我所了解的新闻界前辈中,恐怕只有胡政之先生可称多面手,文、武、昆、乱不挡."①他对前辈胡政之(1889-1949)如此推崇,让人心生好奇!细究缘由,原来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段伯乐相马的民国报坛佳话.  相似文献   

17.
作为报人的查良镛一定比作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名气小,知道查良镛与金庸是一个人的就更少了,但是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金庸”二字原来就是“镛”字一分为二.他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说他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之一,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然而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却说,他写小说仅仅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他解释说,写第一部小说时,在《新晚报》当编辑的他,是为了副刊的需要而写,后来的小说则是为了《明报》的需要而写.  相似文献   

18.
“《新民晚报》的徐克仁被评为市劳动模范了!”这消息一传出,就引起了上海新闻界不少同志的关心和注目。他,年近四十,进报社才四年。在上海成千名新闻工作者中,何以这位“新兵”却赢得了这光荣称号?一些了解徐克仁工作的同志,或是比较关心上海美术、文化生活报道的同行,闻讯后说:“他当劳模,当之无愧!”识丹青,别具慧眼在有些文艺记者看来,美术报道不象音乐、舞蹈、电影领域那样能出稿子,是个“冷门”。而徐克  相似文献   

19.
高粮同志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军旅摄影艺术家。1921年生,河北易县人。红军时期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台湾当政者李登辉以激烈的言词,批评“某报引用、甚至夸张大陆高官的谈话,恫吓国人,实乃令人不耻”。这一次,台湾新闻业界非但没有按照西方报业传统,引政要之批评作为其独立的印证,反倒因为台湾教授协会等十五个团体于同月稍后(23日)所发起的退(联合)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