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缘起 近来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四个不同质点由同一点沿同一直线同时从静止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甲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图乙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这四个不同质点的运动情况。关于图象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
一、清楚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三者关系1.已知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质点的运动方向如图1所示,知道波形图及传播方向,可知P点向上运动.2.已知波的图象、质点运动的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如图2所示,已知波形图的质点P向下运动,可判断出波向左传播.3.已知质点的运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波的图象如图3所示,若AB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质点A此时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波向右传播,可画出波的图象如图4.  相似文献   

3.
波的图象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近年高考中出现的波的图象问题归类遗行解析,供读者参考。一、判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例1(1998高考题):一简谐横波在 x 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此时质点 F 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朝 x 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 D 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 B 将比质点 C 先回(?)  相似文献   

4.
一、重庆市 (409100 重庆市石柱中学黎红供) 1.如图,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根据图象判断快  相似文献   

5.
例题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s,如图1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向右传播,质点1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1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有如下说法: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原创)图1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2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做相反方向的运动B.若在t1时刻两物体相遇,则t1时刻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第14面有这样一道“思考与讨论”题:图1中的实线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图象;虚线是一段时间△t(△t小于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后这列波的图象.介质中的1、2、3、4各点在朝哪个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8.
一、不能正确领会运动图象提供的运动信息运动图象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表达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同学们往往不能领会运动图象图线上的信息,如同学们往往将x-t图线上某一点(t,x)的纵坐标x看作是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理解位移的概念.在x-t图象中,图线上某点的坐标(t,x),t  相似文献   

9.
将一列波中两个时刻的波动图像或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一同描绘在同一坐标系中,是振动与波部分常见的题型,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将其分析方法做一归纳.一、二合一波动图象的分析方法例1(2007年天津,有改动)如图1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一、探究质点运动时常用到v-t图象,根据v-t图象可作出哪些判断1.读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或物体的某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如图1所示,0时刻的速度为v0,t时刻的速度为v1.求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或物体发生某一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图中,在  相似文献   

11.
一、单项选择题 1.坐在匀速行驶着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这位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树木. B.地面. C.迎面驶来的列车. D.乘客乘坐的列车. 2.关于质点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很小的物体可看作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可看成质点. C.在任何情况下,地球都不可以看作质点. D.凡是做平动的物体都能看作质点. 3.如图l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条直线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则以下判断中,哪个是正确的:( ) A.两质点不是同时开始运动. B.两质点一定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C.两质点都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相似文献   

12.
一、用"v-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例1图1是两个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和B的v-t图象.(1)由图象可知,A、B出发情况为()(A)A、B同时开始运动(B)A、B初速度均为零  相似文献   

13.
题 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在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Z的P、Q两质点,如图1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峰.则t的可能值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 先画出可能的波形(竖着比较,便于算出波长的大小).满足题意的波形有四种可能,如图2所示.P Q 图1㈩&㈤黜㈣槲㈤揣 f一百3 Jr一--43·告一-34·了2l一瓦31. 图2(2),有A—z,此时Q向下运动,经过{丁第一次到达波谷,因此 t一百1丁一÷·吾一南. 图2(3),有A—z,此时Q向上运动,经过}丁第一次到达波谷,因此 …  相似文献   

14.
1.四等分或八等分 例1图1为一列简谐横渡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2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相似文献   

15.
一、探究质点运动时常用到v-t图象,根据v-t图象可作出哪些判断 1.读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或物体的某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如图1中,0时刻的速度为v0,t时刻的速度为vt.求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或物体发生某一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1.推论一质点以加速度a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运动,又经过时间t后它恰好回到出发点,则a1、a2的大小关系为a2=3a1.证明质点的运动过程如图1所示.质点  相似文献   

17.
“直线运动中的图象”是运动学的难点,是整个力学的重点,是高考的热点.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高考要求:掌握x-t、v-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会应用x-t图象和矿£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下面结合考点,对此类试题进行归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某辅导教材中看到一道习题,题目如下:如图1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把重物从水底提升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图2),其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9.
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画出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振动图象”。简谐振动的振动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图1),两个  相似文献   

20.
《教学通讯》(理科版)1981年第四期发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景常同志题为《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一文,本刊摘载如下:高中物理课本上册第278页图8—30两幅图象,不少学生认为错了。认为 t=3秒=3/4T 时波还没传出一个波长,只能象课本图8—24中旁边标着3/4 T 的那条曲线;距波源 x=12厘米处的质点,应从 t=T/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