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理念认识方面.的偏差,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练笔,总是在似有似无、似对非对之间漂浮不定。另外,由于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课堂练笔常常表现为没有情景提示,缺少情感参与的纯语言技巧的劳作。这种赶鸭子上架式的训练,使学生“为作新赋强说愁”,他们在获得语言使用技巧的同时,也失去了学习语言更重要的东西——对语言的热爱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是否具有语文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理念认识方面的偏差,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练笔,总是在似有似无、似对非对之间漂浮不定.在新课程改革前,由于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课堂练笔常常表现为没有情景提示、缺少情感参与的纯语言技巧的劳作.  相似文献   

3.
黄玉丽 《考试周刊》2014,(69):67-6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课堂练笔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中学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练笔,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练习中提高,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小语界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课本为范例,进行课堂练笔。这种读写结合意识是好的,但是,蹩脚的练笔,常常像强行锲入的"钉子",让练笔显得牵强附会。我们应冷静审视目前课堂上的"练笔热"。一、对语文教学"练笔热"的反思1.脱离语境的"假练笔"。课堂练笔是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么没有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么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让学生下  相似文献   

5.
王健 《学子》2014,(6):32-33
正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读写结合的时机产生了疑惑:学生练笔,究竟应放在课中,还是课末?若放在课中,会不会破坏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课堂练笔的时机取决于课堂练笔的性质:"为读而写"还是"为写而写"。不同的练笔目的,其时机不尽相同。下面笔者结合两个课例,来谈谈练笔的性质及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课堂练笔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因为恰当的课堂练笔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奠基"。  相似文献   

7.
课堂随文练笔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文本语言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广大教师接受并采用。做好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  相似文献   

8.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功能.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对课堂把握的差异,随文练笔的效益大相径庭.纵观多个案例,失误在于学生忽视了“情境”二字,忽略了情境创设、情境拓宽、情境相似等因素,因而使练笔生涩,体验空洞.本文尝试通过透视几组课堂教学课例,与大家共探“情境因素”在随文练笔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小练笔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写一些片断,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课堂小练笔拥有很多优势,譬如内容集中,篇幅短小,材料随意,而且降低了习作难度,能在无意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的"身影"出现在了阅读教学中,就如一缕清风拂过,给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我从事语文教学的时间不长,但通过一年多来的课堂小练笔实践,深切地感受  相似文献   

10.
随文练笔莫让“情境因素”缺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功能。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对课堂把握的差异,随文练笔的效益大相径庭。纵观多个案例,失误在于学生忽视了“情境”二字,忽略了情境创设、情境拓宽、  相似文献   

11.
课堂练笔作为一种新型的写作形式已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小学课堂,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训练方式,怎样使随文练笔真正发挥作用,它和课文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以仿写的形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随文练笔大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练笔以它独特的写作形式,在语文课堂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小练笔"形式,已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优化课堂小练笔,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针对如何发挥"小练笔"的大作用提出三种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随文练笔作为打通阅读与写作通道的重要策略,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但在有限的课堂中,学生在越来越多的练笔中,语言表达能力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甚至出现了低效、无效的尴尬现象。一、随文练笔低效现状的描述1".隔靴搔痒式"——练笔笼统空泛面对记人类或者抒情类文本,教师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总是习惯性地安排总结性的随文练笔: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心中涌动着怎样的话语?学生看似埋头奋笔疾书,其实语言空洞,如同隔靴搔痒。例如,在教学《永远的微笑》时,学生都被叶欣的精神所感动,学生在总结性话语中都出现了相似率极高的"叶欣您真伟大"等套路式的语言。这种随文练笔,学生只是将课堂中的发言进行逻辑性整理,语言上并没有获得本质的提升。加之由于时间仓促,  相似文献   

14.
随文练笔作为打通阅读与写作通道的重要策略,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但在有限的课堂中,学生在越来越多的练笔中,语言表达能力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甚至出现了低效、无效的尴尬现象。一、随文练笔低效现状的描述1".隔靴搔痒式"——练笔笼统空泛面对记人类或者抒情类文本,教师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总是习惯性地安排总结性的随文练笔: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心中涌动着怎样的话语?学生看似埋头奋笔疾书,其实语言空洞,如同隔靴搔痒。例如,在教学《永远的微笑》时,学生都被叶欣的精神所感动,学生在总结性话语中都出现了相似率极高的"叶欣您真伟大"等套路式的语言。这种随文练笔,学生只是将课堂中的发言进行逻辑性整理,语言上并没有获得本质的提升。加之由于时间仓促,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课堂应重视课堂练笔。有效的课堂练笔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练"在语言功底上;"练"在衔接句式上;"练"在意犹未尽上;"练"在情感涌动上。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中,由于对随文练笔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不少教师片面强调频率和次数,忽视了切入的时机,更有甚者,随文练笔偏离于文本,脱离生活情境。一系列随便现象导致了随文练笔变了"味"。因此,只有合理引导学生潜心领会教材,从教材中吸取养料,有效地为学生开拓一条写作之路,才能保证随文练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阶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课堂练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中预设或开展写作教学的一种训练,属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新型语言训练模式,其中,紧随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该训练模式最大的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理解教材,找准文本生成点,为学生提供课堂练笔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在有效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志仙 《考试周刊》2012,(49):48-48
只读书不练笔,是囫囵吞枣,泛泛而读,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只练笔不读书,是无水之源,落个山穷水尽的地步。在"写要挤进课堂(汪潮语)"思想的指导下,很多老师喜欢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课堂小练笔。纵观课堂的小练笔现状,虽然改变了课堂一味热闹的景观,变得深沉、厚重了,但是这样的改变又渐渐掉入另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齐兆生 《山东教育》2013,(Z1):60-61
课堂练笔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关的阅读内容所进行的一种读写结合的训练形式。它融读写训练于一体,以读练写,以写促读,达到读写共同提高的目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练笔的教学形式逐渐走进了课堂。可是,一些教师在教学时,由于没有搞清练笔的目的,没有给课堂练笔一个准确的定位,认为课堂练笔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罢  相似文献   

20.
王春燕 《考试周刊》2012,(41):46-47
就文取材的“小练笔”以它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的优势在语文课堂中安营扎寨,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新局面。它使课堂变得炫亮,使课堂变得给力,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本文就如何让“小练笔”在有限的课堂中练得扎实有效,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情到浓郁处开笔,经典精彩处仿笔.机缘巧妙处练笔”这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