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在《呼兰河传》中所隐藏的对生命的追逐,正是萧红人生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萧红在以个体意识为中心的美学悲剧创作中,将自我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以及因自主意识受到阻碍而迸发的情感抗争付诸笔端,寄托在凄婉悠长的文学里。本文从对《呼兰河传》文字片段的解析中,挖掘潜藏在萧红悲剧人生中的“达芬奇密码”,琢磨“性格即命运”的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呼兰河传》呈现出独特的叙事样态,体现在叙事话语、文本结构、情感色彩等层面。萧红在时空关系处理上,让回溯叙事与叙事视角转换的功能在某种层面上表现出空间叙事的特性,反映出作者在缅怀家乡时所表达的复杂心绪。文章分析了萧红《呼兰河传》的叙事手法,探究其空间叙事在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上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以此体悟萧红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萧军、萧红为代表东北作家群异军突起,为读者了解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作品本身拥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语言既陌生又新鲜,充满了幽默感;其结构方式也打破常规,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叙述视角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来进一步了解《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是中国文苑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自问世起,小说的叙事性就成为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随着小说创作的丰富,一些带有浓厚散文化特征的小说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萧红的《呼兰河传》便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作品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其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散文化、意境的散文化三个方面,通过类似散文的创作,萧红真切地展现了自己孤独而寂寞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文学批评建立在理性至上的主观信仰上.理性作为一种曾经带来文化变革的思维习惯如今已经走向了垄断和迷信,成为另一种“科学迷信”.因此,当我们进入了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点的后现代文化时期,后现代的文学批评打破了现代批评的瓶颈,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视角.萧红的《呼兰河传》作为20世纪初的文学经典,运用后现代的批评方法来看不仅仅是描写呼兰河人的愚昧和无知,而是在新旧思想的冲击下产生的文化裂痕.  相似文献   

6.
萧红在对国民性批判主题上继承了鲁迅的遗志,《呼兰河传》是其解剖国民性的最好标本。文章从大泥坑、精神盛举、集体无意识三个角度,分析萧红笔下的"看客"群像,揭示其对民族劣根性的深层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7.
在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中,《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极具代表性,两报在时代背景、产生的原因和任务宗旨、主办者身份、内容、业务、读者与发行等方面各有特点,同时在编辑和主笔、报刊的形式、编辑内容、宣传策略、写作手法上又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报刊的发展趋势对近代洋人办报、中国国人办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文学大师巴塞尔姆最重要的作品。在大师笔下,白雪公主成为普通女性,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作家用碎片式的语言表达出对社会的一种玩世不恭的讥诮,反映当代人滑稽无奈的众生相。《大话西游》被称为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影片,电影中通过不断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道德和行为,让女性主义的体现在影片中也逐渐转向后现代,这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与《白雪公主》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比二者在塑造女性时体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中,分析其特征,以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作家童年生活的回顾与书写,表达了萧红对乡土生存的深切关注:从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到生存理念、生存习惯和生存质量,呈现出全方位的态势。其中,对社会底层和妇女的关注是作品的重心,阶级与性别的视线始终如一,体现了萧红独特、卓越的女性人类思想,蕴含了丰厚的文化与性别信息,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文学创作仍具有现实的意义,而对人类生存的关注使萧红的这部长篇超越了时空,成为人类文学、文化的经典。  相似文献   

10.
《姑妄言》中许多人物的原型来自于《醒世姻缘传》。《姑妄言》中的昌氏;铁化、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火氏、铁氏、侯氏、畜氏;魏如豹等人物的原型分别来自于《醒世姻缘传》中的程氏、狄希陈、薛素姐与吴推官。  相似文献   

11.
继成名作《生死场》问世后,萧红又完成了自己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小说的最后一章写了磨倌冯歪嘴子在东北残酷的自然环境和冷漠无情的群体氛围下顽强的生命力,而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在《呼兰河传》发表之前,萧红还发表了一部短篇小说《后花园》,里面同样讲述了磨倌冯二成子的故事,只不过整个故事内容有了变化,人物性格也迥然有异,所要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戴望舒的《雨巷》的重新解读,表达了作者对《雨巷》这首诗歌的一种解读和认识,并由此展开对诗歌意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增添人物、细化情节;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设计更丰满合理、极具巧合性的情节;改变人物性格、增加滑稽内容以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由于创作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作品主题由政治反思转变为个人理想寄寓。《玉合记》强调忠义、贞节,歌颂自由恋爱,深受明代时代风气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唐纳德·巴塞尔姆的长篇小说《白雪公主后传》和短篇小说《玻璃山》为例,探讨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非后现代性"。作者认为,就其本质而言,后现代主义小说依然是对美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莺莺传》为何不是《崔莺莺传》?这一篇唐人传奇题目命名上的细节问题,是作者元稹民族惯习的无意识流露,因为元稹是鲜卑皇族的后裔,他与崔莺莺是姨表兄妹,而鲜卑族在称谓上"称名不举姓"。种族习俗是族群身份的重要表征,它在文化接触和文化杂合之后,仍然展现在日常生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命名称谓习俗往往具有传统性、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学习似乎变得很容易,却也很难深入.不知道从何时起,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弱,甚至几乎丧失殆尽.对于《机械制图》这样的专业课程,尤其需要思维能力,如何让学生学会制图并且能深入学习,本文提供了一则案例,并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设计,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表达,注重评价,及时鼓励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署名“西周生”的小说《醒世姻缘传》 ,向来被视作格调不高的作品。笔者以为 :首先 ,《醒世姻缘传》的主旨是宣传理想姻缘 ;其次 ,《醒世姻缘传》“恶姻缘”的前因后果种种皆为人所为 ,所以警世的用意显而易见 ;其三 ,《醒世姻缘传》语言优美 ,描写细腻 ,人物刻画生动 ,堪称佳作。同时 ,它描绘了 17世纪山东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颇有深度。因此 ,该书不应进入“格调低俗”作品之列。  相似文献   

18.
《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优秀之作,其文学史成就,不仅在于其思想价值体现了叙述主体独特的审美意识;更在于其文本创作,在继承前人叙述传统的基础上,在叙事情节、人物角色、叙述空间的建构上,表现出的独特叙事艺术与小说文体自觉性。在其文本叙事中,叙事内容由模式化故事发展为对情节的审美建构,人物的"行动元"功能设置转为塑造具有自身气质与个性的角色,叙事结构从单纯的线性结构转为塑造角色的立体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多以男女婚恋为题材,女性成为了男性作家们浓墨重彩塑造的主人公.一系列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女性角色,一方面彰显了唐代以来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男性凝视的投射,这种隐性的作用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性别意识和男性凝视下女性的悲剧性命运,体现了中国古典传奇美学的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霍小玉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不断地阐释。本文抛弃了以往传统的从道德角度的解读方式,而是从权力体制对男性主体性的影响的角度,对《霍小玉传》给予重新解读,指出在权力下男性主体性的丧失,而被塑造成了一个失去自我的"伪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