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段时间以来,不断有《讲桌,可以休矣》《讲桌,可以“下岗”了》之类学用“新课标”的体会章见诸报端。按照他们的说法,象征封建时代师道尊严的孔子牌位、戒尺等早已寿终正寝,而惟有讲桌“依然”雄踞在教室的前端,成为师生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还罗列了“讲桌”的一系列罪状,诸如让教师高高在上,不利于师生平等交流,让教师“一统江山”,成为话语霸权,不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一句话,都是讲桌惹的祸。  相似文献   

2.
近来报纸上登出了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创新之举”,诸如“三尺讲台不见了”,“不设讲台”等,更有甚者,教师上课也不要讲桌了。某市2003年教育工作要点中规定全市“初级小学实行无讲桌课堂”,还美其名曰:“让教师弯下身子,贴近孩子,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益友。”对此,笔者实在无法苟同。教育民主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能不能弯下身子,贴近孩子,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包括教师想不想“弯”———观念因素;会不会“弯”———能力因素;让不让“弯”———环境因素。如果教师没有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教师的心仍然“居高临下”;如果教…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教室中本来不引人注目的讲桌,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人认为高高的讲桌就如同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隔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墙,为师生之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是教师高高在上的表现,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不能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一时间人们对讲桌的口诛笔伐四起,讲桌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人人都可以随意指责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篇好的文章,一张好的报纸,一本好的书刊,不仅让读者从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内在素质。目前,我校师生身边有不少的报刊,如《成才导报》、《关心下一代周报》、《阅读》等,她们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掌上明珠”。要问师生们为何对他们这样爱不释手,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5.
精神的天堂     
前年六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他们课题结题会。会上他们的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空》。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句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中指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让学生主体参与”。他所谓的主体参与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教育实践中,使其“精神丰富”、“道德纯洁”、“体魄完美”、“审美要求”和“趣味丰富”,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主体参与要坚持公平原则,一是说师生之间的公平,如果教师心目中没有学生,师生之间隔着一堵墙,那么即使老师讲得有  相似文献   

7.
“爱”是教师生涯中永恒的主题。步入新课改以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师爱”注入了鲜活的动力,“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成为了教师追求的目标。他们走进学生心灵,引燃学生的激情,为学生创设充满希望的天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几位一线教师,聆听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用心去感受师生共同成长的不尽喜悦。陈佳:用爱心呵护孩子我是《品德与生活》学科的任课教师。记得在讲《我的爸爸妈妈》一课时,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和共鸣。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让师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呢?在读完贵刊第五期《如何面对自己的“遗像”》的案例之后,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中探寻答案。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的高考,透明度是相当高的,高得让我们有些厌倦了。每年三月份的《考试大纲》都成为教师和考生聚焦的对象,尽管有时候只更改几个字,也让教师们“研究”得头头是道。至于高考题型和知识点,师生们更是烂熟于胸,即使有个别变化,也早下“通牒”了!第一题字音,第二题字形……一直到最后的作文题,师生们都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0.
“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从教师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师生在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唤起他们的自我思考,从而净化心灵,优化他们自己的生命质量。”因此,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江苏省沛县结合当地中小学师生思想品德现状,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新·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对话能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的嘴动起来,脑转起来,思维活跃起来;能让学生实践语言,认识世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能打开学生心灵之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搭建对话的平台,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师生、生生、生本多元对话的“对话场”。  相似文献   

12.
闪烁智慧的光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 ,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所以 ,在这种意义上说 ,课堂也是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初为人师的教育者来说 ,把握课堂纪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也体现出一堂课教学的有效值。因此 ,应该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案例】我在教高一政治课时 ,遇到这样一件事情。上课铃响了 ,我走进某班教室 ,“起立”、“坐下” ,我目视全班同学 ,准备将教科书和教案放在讲桌上。可低头一看 ,水迹浸湿了大半张讲桌 ,教案和教科书根本无法放 ,只好放在第…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节外生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却反映出我们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普遍存在而又需要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否则,不仅对我们教师的成长不利,更不利于我们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如何让这些课堂上预料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再成为困扰师生的障碍,让“节外生枝”也绽放出美丽呢?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他们的课题结题会。会上,学校安排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堂》。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一句大家特别欣赏的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当前的课堂教学应遵循“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以学改教”的原则,即以“学路”优先,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教”与“学”的共同体,切实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索知识,从而实现“成人成己”的双赢目标。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秉承“以学评教”等理念,构建高效课堂,让师生共同抵达成功的彼岸呢?笔者曾听一位年轻教师给二年级学生讲绘本《礼物》,  相似文献   

16.
吴建军 《宁夏教育》2009,(12):61-61
在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三家并立》一课时,在课前,我首先将讲桌移到了教室墙角,此时“受到冷落”的讲桌只起放置教具、教案和粉笔的作用,而不再有往日“教师尊严和知识权威”象征的风光。这一小小的变化自然引起了学生少许议论,更增加了与学生的亲和力,形成了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提高的态势,同时也表明课堂不再有权威的观点和现成的结论,需要我们一起来探索。然后鼓励学生要大胆和老师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庆“六一”学校联欢会上,毕业班学生一曲《感恩的心》,让我热泪盈眶;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我语重心长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在学校教学设备投资上,面临多少困难我也毫不含糊;每天早来晚走,校园中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都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人,我们所做的是对人的教育,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身先士卒,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激励着全校师生,让他们在人文关怀的环境中获得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教改新举措不断涌现,为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许多地方纷纷推行“无讲桌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此颇有感触。所谓“有讲桌课堂”也好,“无讲桌课堂”也罢,其实质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控制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学生主要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一张讲桌不仅从空间上拉开了师…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中小学里,多年来都让教师跟班走,这种“循环教学制”不能说没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它的弊端已显示得越来越清楚了。首先,它使升学率成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和主要评价标准,造成他们精神上的重压,顺应了“升学教育”的需要。第二,不利于教师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应该提倡和鼓励教师对某一教育教学专  相似文献   

20.
一、从师生关系看教师的角色转换 传统意义上师生关系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形容,这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必须加以改变。在新课程中,我们要把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