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意识是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成败的关键.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具有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意识、民主平等的教学观、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识。树立正确的意识对于当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纠正对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错误认识,深化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认识活动中,二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所以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关系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学生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即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传授性教学与指导性教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就教育发展、人的发展而言,传授性教学与指导性教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在教育、学习活动中,二者相辅相成。只有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结合进行,才能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较完整的知识,如  相似文献   

4.
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目的、学习形式、学习特点、课程、学习评价、师生观六个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其原因在于时代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对知识性质的看法不同、心理基础不同、着眼点不同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目的、学习形式、学习特点、课程、学习评价、师生观六个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其原因在于时代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对知识性质的看法不同、心理基础不同、着眼点不同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1 树立正确的观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是平等交流的主体,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主动接受学习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以及引导者.  相似文献   

7.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方式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实效性,思想政治课进行研究性学习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课堂教学与专题研究的关系;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落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让研究性学习走入了课堂主渠道。一、研究性学习走入学科教学的认识1.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它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可以渗透、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2.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认为,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不是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说过:“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探新和创造。”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和个性化人格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深化课堂改革的今天,让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第一,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改革教学观念、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是平等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杜鹃 《湖南教育》2002,(19):45-45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决定学习内容方面起着权威和垄断作用,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首先,从知识权威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这是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由于直接参与,教师可以及时发现、了解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其次,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实地测量、登录互联网、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获得知识。第三,教师是教育资源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由学生从自己身边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收集材料,处理信息,在动态中探索求知,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传统教学所奉行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来的。“接受性学习”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结论性知识,提出既定的问题,学生用既定方法解决重复出现的问题的一种学习。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与“接受性学习”有着巨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范虹江 《教育探索》2003,(11):35-36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各有其独立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进行相对独立的探索、发现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接受性学习是学生通过阅读、倾听、模仿与研究获得已成定论的知识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只重认识,不重情感。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相互联系的。两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两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应对接受性学习全盘否定,而应“扬长避短”、“并驾齐驱”。同时要注意不要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家与专业研究人员开展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毛国杰 《河南教育》2010,(7):116-11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认知活动中,二者常常相辅相成.多年以来,数学教学过多倚重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位置,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忽略和边缘化,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背离.下面我谈一谈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高中各科教学大纲都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该怎样上呢?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明确目的,转变观念新课程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使用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观念,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的开设 ,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课程 ,而首先是教育观念、教与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研究性学习”呼唤物理教学的新理念。一、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引路人。教师的角色、知识结构、教学行为在研究性学习中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除了要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外 ,还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的知识 ,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1 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由于“研究性学习”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具有经验性与体验性、自主性与探究性、过程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积极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符合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师范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等多元化角色。在此前提下,教师职前教育的研究性学习中呈现出自主与合作、理解与协商以及共享与共识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任玲 《湖南教育》2002,(7):37-3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主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着“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我们进行了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常规教学的尝试。引入以“专题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示范课过去,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师生间是我说你听、我写你记的绝对服从关系;教学活动关注的往往是课文本身,教师习惯于将写作背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