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挥教师的创造精神;二是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探索;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者;学生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受教育者。教师要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的师生关系为基本前提,并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正确认识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对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就是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转化为自己的真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并实现创新。本人认为应发挥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问题情境:2.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3.指导学生讨论。注意延迟判断;4.尝试“再创造”教学。  相似文献   

4.
王金秀 《孩子天地》2016,(5):159-160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落实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越性并且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学生的智力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一直是教师不断探索的教学课题。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手段唤醒、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教学技能,更要有一定的管理学生的技能。移情能帮助教师正常发挥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有助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融洽,教育教学气氛和谐,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想办好学,想要真正发挥出学校的育人功能,就一定要“以人为本”,而且不能只把“人”定格在学生身上,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所在,没有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师德高尚、各具特长的师资队伍,就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所以,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一定要关注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为依存,不能侧重任何一方,更不能忽视教师的讲。教师的讲是为了不讲,是为了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教师的讲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阅读;教师的讲要有适当的原则性,妥善处理讲与不讲的关系;教师的讲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能激发学生个体阅读文本的兴趣与热情;教师的讲要紧跟时代性,让每一个个体学会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原理"课要取得实效,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融洽师生关系,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动力;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课内学习是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课后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并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课内学习是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课后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并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想得到充分发挥,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加强。只要教师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够充分地得到展现,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初中语文教学园地的百花盛开。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培养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创新意识;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兆军 《文教资料》2005,(16):141-14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努力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如果不把这两件事和谐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一种苦役。”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和学生则是这个动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而学习质量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如何。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数学学习苦乐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程特点和学习要求等带有一定苦乐属性的因素对学生形成苦学观影响很大,但对学生形成乐学观影响很小;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乐学观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要发挥导乐观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学习策略改进、增加成功体验等途径创造乐学氛围。  相似文献   

16.
技能竞赛调动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过度强调竞赛的作用易造成学生学习两极分化,挫伤未带竞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要采取措施来克服其负面作用:首先要建立适当的教师激励机制;其次,要避免出现少部分学生参与的精英教育,扩大学生受益面;第三,要改变系部和学校的激励机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让技能竞赛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只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课堂教学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芳 《福建教育》2007,(12):50-50
当某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常说“要用功”、“要多复习”、“要多做练习”等,希望学生以勤补拙。勤奋无疑是可贵的品质,必要的练习也不可少。但重要的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效率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的今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亟需更新。新的时代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动能动性。那么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表现;其次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发挥的条件;再次要掌握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标签是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的产物,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了解学校教育中标签的产生及其正向功能发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标签来开展教育活动。为此,要发挥标签的正向功能,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树立自身的威信;标定的标准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实际促进其发展;合理的利用教师重要他人角色及权威,给学生贴标签要谨慎;学生要正视教师对自己的标定,通过镜中之我反观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