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版面就像报纸的“脸”,是留给读的第一印象,其美观与否直接影响读的读报欲望。作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的企业报,版面设计既要符合社会报纸的新闻学、美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又要充分体现企业报的个性,让职工一上手就有亲切感,从而调动读的兴趣。笔认为,企业报版面设计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企业报是否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能够贴近读者、感染读者,都与版面编排、稿件质量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从事企业报工作多年,想就企业报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谈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3.
高庆 《新闻三昧》2004,(2):40-40
无须讳言,尽管企业报近年来在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但客观地讲,大多数企业报无论是稿件的质量还是编排印刷的质量,都和社会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性、趣味性方面更无法与社会报纸比肩。但即使这样,企业报却仍是本企业内部最受关注和读最多的报纸,这除了它是本企业内部发行量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宣传和服务,这是报纸的两大基本功能,企业报同样如此。在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过程中,除了在宣传报道方面应该更贴近企业实际外,企业报还应该强化版面的服务功能,为企业经营和基层员工提供他们喜闻乐见和真正需要的内容。作为企业报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企业报专刊版面更应该本着为读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形式进行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价值的报道方式,它能够充分运用新闻主体的参与性、思维的宏观性、辩理的透彻性以及启示的深刻性,提高企业报的办报质量,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吸引读。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生活变化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读需要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企业报在竞争中要赢得读,更多的需要依赖深度报道的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6.
看惯也办惯了平平淡淡、激不起眼欲、揪不住读的企业报版面,很多人甚至认为企业报就是这个样子的。企业报版面能不能变变脸?我认为这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去年9月起,新金山报因缺编辑,我“客串”搞起了第三版专版,在版面设计中大胆探索、试验,结果报纸出来后,读的反映很不错。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7.
作为企业报,其读群的主体是企业的广大职工,其办报原则是坚持“职工办报”和“为职工服务”,这决定了企业报在新闻宣传中更易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那么,企业报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报道工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企业工作的大局服务?笔从多年积累的一些粗浅经验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报刊出版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传播方式的扩展和受众新闻消费习惯的变化,有些人提出企业报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对于这样的疑问,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企业报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我认为无论从中国报刊业及企业报发展的历史看,还是从新时期企业报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企业报的办报主体和受众看,企业报都有其它媒体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有其历史地位和存在价值,企业报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朱尖 《新闻三昧》2005,(9):40-41
企业报是属于企业党政管理下的行业报,在一般读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件转发报”。《江汉石油报》虽然是江汉油田湖北管理局的机关报,但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并得到读的认可。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关键在于报社在办报的过程中具有新闻的理论意识、新闻的人才意识、新闻的创新意识和新闻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0.
致读者《企业报评读》从今年第二期起,已对河南的《平顶山矿工报》《、四川的《铁道建设报》、江苏的《扬子报》、北京的《北京汽车报》、广东的《蛇口消息报》、北京的《一团火时报》进行了评说。从反馈情况看,编辑部开办这个栏目的构想是对的,同行们是支持的,读者是喜欢的。为此,请各企业报,特别是各位特约编委抽出百忙之暇都来评报,包括对自己的报和兄弟报的互评;各企业报如欲请专家评报的请给编辑部《企业报评读》专栏寄上若干期,并附一信提出评报的要求;寄来的评读稿件,请在信封左下角写上“企业报评读”字样;各位同行时已评过的报纸,有什么意见、建议敬请指出,共同研究,以使《企业报评读》专栏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11.
提高企业报质量的对策《川维报》陈科文当前,企业办报越来越多,但企业报质量并不令人满意。人们惯常把报纸质量同编辑水平相联系,却很少同企业报的环境、条件相联系,这使企业报从业人员感到委屈。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报的质量,应从客观环境的改善和主观的努力两...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媒体能否实现"有效传播",关键在于是否被读者所接受,只有被读者喜爱、关注,才能稳定读者群,实现"有效传播"的目的。由于企业报的特殊性质,报道题材有限,难免发生唱"四季歌"的现象,如何让新闻报道更生动、更鲜活、更贴近职工群众,让读者"高兴读"、"愉快读",成为企业新闻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吴坚 《新闻三昧》2005,(8):40-42
创新是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精神。在当今,媒体策划,能很好地体现出采编人员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作为企业报采编人员,如何去做一名主动、创新的编辑,怎样能在有限的新闻中出彩、出新,继而赢得读的认可和叫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今,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也在拼原创、比深度。读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于新闻时效上,而且建立于深度报道上。目前一些企业报的深度报道,从其报道的问题和报道的角度来看,尚存在着不太切合需要、切入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以至于不能引起读“共振”。因此,企业报深度报道如何选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社会新闻因其内容贴近生活、情节曲折动人、反映人情伦理道德等特质,给严肃、规范的企业报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吸引了读的眼球,受到广大读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就够了”。不少读觉得在众多不同报纸中读到似曾相识的报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读的感受反映出一个日益表面化的问题——新闻同质化。显而易见,新闻同质化导致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降低新闻传播质量,最后受害的是媒体自身。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市地报,破解新闻同质化难题,是自身提高办报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魏令华 《新闻三昧》2005,(12):36-36
企业报要发挥作用,就要让读爱读、爱看。如果读不愿意读、不喜欢看,就无法发挥报纸的作用了。因此,我们要始终追求这样一个目标:让报纸更耐读、更好看。具体包括:内容更耐读、更好看——贴近企业中心工作,新鲜、重要、有趣、有益,是读欲知而未知的新闻事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标题更耐读、更好看——简明贴切,生动传神,能给读带来美感和愉悦感,  相似文献   

18.
红玲 《新闻三昧》2006,(1):23-25
企业报是由企业主办、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新闻媒体,其地位和生命力就蕴含在竭诚为企业服务的作为之中。作为企业的忠实“喉舌”,企业报只有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职工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有所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我想就华北油田报的实际,谈谈企业报服务于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作为我国一种具有特定编采、发行范围和读群体的新闻媒体,与其他新闻媒体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除了注意报纸的新闻性这个共性以外,应特别凸现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而通讯(报告学)一类作品更能体现其“三性”,使报纸的可读性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20.
中原石油报在全国石油企业报编校质量抽查中夺魁日前,中国石油记协公布了第二届全国石油企业报编校质量抽查结果,中原石油报取得了单项得分第一和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连续三次在河南省和全国石油系统报纸编校质量抽查中名列前茅。近几年来,中原石油报紧紧围绕“面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