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班级中,与正式群体相互交织,共同实现班级发展目标。然而,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非正式群体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导致班级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浅谈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一线教师、学者对非正式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中的学生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对象。而非正式群体则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作一分析。一、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的含义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观点,所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群体种类。“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而“非正式群…  相似文献   

3.
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存在于学校之中,其形成、发展、转化、作用和利用均有规律。本文结合学校管理工作实际,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及形成的基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作用和利用等,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实践的总结,对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群体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广泛地存在,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成熟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自发性、多样性。班主任对非正式群体要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必须区别对待,即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要加强引导教育,又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班主任要提高非正式群体明辨是非的能力,淡化非正式群体的本位思想,加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沟通 ,引导他们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互帮互学,逐步树立起勤奋、求实、进取的良好风气,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合理引导学生"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作用尤为重要。如何对非正式群体加以合理分析和正确引导,与学生正式群体合力共建和谐校园,成了当前必须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只有了解教学与管理中的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实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班级非正式群体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对班级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得当,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影响;否则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本文主要谈论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类型、作用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组合而成,他们或因性格相投或因地域相近,或因兴趣爱好相同而组合。他们之间凝聚力强,有小群体内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积极有效地引导非正式群体,为创建优良的班集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班级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群体,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游离于班级正式群体之外,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织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没有明文规定和成员编制,成员之间以喜爱、兴趣、需要等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如学生自发形成的兴趣小组。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均属于、生活于某一特定的群体之中,学生更是如此.一方面,他们学习生活在学校、班级、少先队等正式群体;另一方面、还可能与班级内外的某些同学组成一个个非正式群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非正式群体"具有一定的价值和规范系统,而这种价值和规范系统至少调节着各个成员的行为".由于非正式群体有相对稳定的人员、统一的群体行为,谋求的谐调心理,因而,对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曾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分析了近五百名小学生,发现不同年龄特征的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形成发展有显著差异.低年级阶段,小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正式群体的概念,又发展组合了非正式群体.一年级小学生一进入小学就面临着一个群体再组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组织的形成及其特点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正式组织,在管理学理论中,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总是相伴而生、相对而言的.反映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会加深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形成某种共识,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感情,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1.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也给学校、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活跃在社会大环境中,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如果从作用上分,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1.积极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约占整个总数的 25%。由于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学校学习的尖子,各种活动的骨干,他们思想进步、上进心强,对学习、活动认真负责。因此,组织非正式群体主要是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文体、科技等活动,以弥补正式团体的不…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每个班级中 ,除了诸如班委会、行政小组等“正式”的群体之外 ,往往还有一些完全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不少老师对这些非正式群体充满了警惕和恐惧 ,只要看到班上有几个学生特别“抱团” ,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瓦解”他们 ,“镇压”他们。其实 ,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以一概否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时常是有害的。一方面 ,当青少年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对友谊的追求受到阻碍时 ,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 ,感到压抑和不满 ,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是有害的 ;另一方…  相似文献   

13.
姚蕾 《文教资料》2015,(3):105-106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与班集体等正式群体并存的还有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是基于一定的喜好、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而自发形成的,具有不同于正式群体的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往往只看到或夸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而漠视或忽视它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导致教育和管理上产生偏差。要创造积极、开放、包容、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和发挥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个案 在2010年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一班,我发现,学生总是三个一群,四个一伙,五个一队。他们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自己的游戏规则。于是,我深入细致地明察暗访,这就是班级体中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正式群体而言的。就班级管理而言,所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除了少先队、团支部、学生会和班委会等学生正式群体以外,还存在一些自发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和加强对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而忽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对其引导,更不能粗暴干涉和强行取缔学生非正式群体。本文力图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其特征,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功能进行全面论述,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如何做好中学班级内非式群体的工作是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心理角度、社会背景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等方面,对中学班级内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以及群体在性质上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对良好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利用,对不良的班级内非正式群体进行改造的方法措施,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式群体主要指在学校老师指导下正式组织起来的班、组或团队组织。非正式群体主要是指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而自发地经常在一起活动的这种无形的组织,又叫小团体。非正式群体可分为志趣型、进步型、颓废型、怜悯型、敌对型。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最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社会的、心理的和生活的需要,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它存在于正式群体之中,对正式群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健康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它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且能  相似文献   

18.
把小群体引向大集体○石莹杜玉杰当前,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很普遍。而且这些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活动往往与集体的要求背道而驰。同时,他们对向他们的活动提出疑义的同学经常挖苦、讽刺,有的甚至还采取报复行动。严重的还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频繁交往,惹是生非。任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除了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和学校组织正式认可的课外活动小组等正式群体以外,还存在着学生自发联合、未经学校正式认可、有着很强的内聚力、并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其成员之间往往有一致的观点、共同的利益或者共同的经历、背景、兴趣、爱好,是学生交往与归属的需要,比较稳固。 学校管理学认为: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式群体,当其方向与学生正式群体一致时,其作用是积极的,否则是消极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如何对待和引导非正式群体,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 一、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 …  相似文献   

20.
特师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普遍存在的必然现象.关于非正式群体特征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非正式群体的理论体系,并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特师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表现出发,经过分析与研究,对特师学生非正式群体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