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社会学经历了近30年发展的停滞后,在最近20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引起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应当从以概论性研究为主、具体问题研究为辅转变为以具体问题研究为主、概论性研究为辅,立足于解决中国大陆自身的教育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教育社会学学科自身的建设问题,目前并未引起教育社会学界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教育社会学学科的性质、功能、方法论、学科体系化等问题的探讨,深化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完善其理论体系,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在该学科的研究中应注意研究的一些问题。如:应重视不同教育社会学思想、流派、观点的批判和统整;避免研究中急功近利、过分强调人文主义、盲止追逐热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发展困境”,就是发展的实际结果与发展的预定目标正好相反的趋势。用世界眼光看,大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完全相反——很想发展,就是发展不起来或很难发展起来,例如非洲的一些国家。第二种是部分相反——发展起来了,但不少方面的发展的实际结果与发展的预定目标正好相反。这是属于总体发展顺境中的“发展困境”,也可叫“类发展困境”。我国总的说属于第二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现状,对流行的“关系说”对象观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和剖析,并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类课程是为培养未来合格教师而开设的课程,体现了高师教育的特色,在高师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在实施中遭遇了诸多困境,实践领域问题的出现以及当下时代发展的特点,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并积极探寻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课程门类少,课程结构设置单一、不够灵活,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等问题。针对其现状,诸多学者进行着自我的解构和阐释,但在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实践操作层面尚存在着诸多弊端。立足教育哲学的新视野,分析和寻找改革困境背后所隐藏的哲学根基的缺失,以期促进教师教育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高师院校的综合化发展和师范性的弱化,体现师范特色的教育类课程也日益被边缘化,教学困境日渐突显.面对现状,高师院校只有直面困境、探询根源并寻求出路,强化师范生的师范特色,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在高教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类研究"现象。这种"类研究"所形成的单一型"研究类"既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又较好地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对单一型"研究类"进行跨"类"的研究可形成复合型"研究类",能进一步推动教育技术学研究进展,这种跨"类"的研究称为"类融合"。我们认为在教育技术学中开展"类融合"研究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破解各单一型"研究类"自身面临的困境;第二,有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本土化";第三,有助于拓展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教育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张教育社会学在中国要走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道路。从教育社会学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对象为学校系统中与教育技术相关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及教育制度;学科研究方式为学科的基本假设及微观、中观及宏观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成因探索中,“泛政治化”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无论是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还是内容体系来看,充分体现政治性要求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失误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弱化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创新发展,必须吸取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把政治性放在首要的地位,才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走向误区,提高思想政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脱离哲学即迷失了独立自主的方向,经典教育知识构建模式阻碍了教育理论原创性和解释力,形成了还原论、普适性的知识构建取向、二元论分析思维模式和简单化研究倾向,教育理论分科研究也陷入“合法性”困境。教育理论创新需要进一步反思、解构这些局限性,突破已有知识形态和思维模式。为此要走向世俗和生活,以不同标准对教育知识进行分类,转向关爱教育生活世界和生命主体,培育学科思维“自立”意识,重视多元文化和价值的冲突整合,形成新的研究取向及学科思维和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4.
教育社会学研究什么:“关系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现状,对流行的“关系说”对象观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和剖析,并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旨在探索和实现教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其关键在于促进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即从仅仅关注职前教师外在知能的增长转变为关注职前教师的内在身份建构。因此,分析我国职前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状态,借此透视我国现行教师教育的制度与模式,以寻找我国职前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困境及其成因,确定解困思路,是促成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期刊资源向"核心"类及所谓的"高等级"类品牌期刊集聚,非"核心"类、"低等级"等期刊面临稿源困境的现实,提出了破解当前办刊稿源困境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教育行动研究的困境及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行动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不少学者青睐,同时也成为学者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重要平台.然而,作为一种集体行动,教育行动研究不可避免地陷入某些困境:教师地位与学者地位的不平等、教师与学者语域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学习"理论与"行动"理论的分裂、教师行为模式与研究模式的对立.而中小学教师自身对行动研究的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是教育行动研究困境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农村教育面临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功能单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农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教育教学质量偏低等现实困境.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其发展规律性,兼顾育人与服务的教育目标,拓展农村教育功能,突出课程教材的农村地城性,培养本土型与全能型的农村教师等方面寻求破解出路.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和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青少年法治教育推行至今,全国各校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尤其是在课堂普法教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问题与成绩同在:法治教育的内容局限于教材范围,课堂形式单一,活动走不出校园范围,对法治的理解过于狭隘、片面,直接影响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教育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紧贴学生生活,直面法治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感触法治的温度,以突破法治教育瓶颈,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思想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教育思想研究几乎陷入困境中,从教育思想与社会因素的联系中来分析教育思想和其对社会的影响,并重视教育思想研究的社会价值,是目前我国教育思想研究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