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什么是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好的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课程改革视野中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建构性是好课在科学规律上的体现;生成性是好课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多元性是好课判断中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教学过程“结构要素”讲,好课的具体标准应包括:(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要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方面内在统一;要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慧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其发…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都令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的先进理念,上出一堂好课来,是我们广大教师所迫切追求的。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浅谈建构观下的科学好课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都令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的先进理念,上出一堂好课来,是我们广大教师所迫切追求的。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浅谈建构观下的科学好课要素构成。一、一个好的教学情景——知识建构的保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强调情景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顶着新时代中国教育五彩的光环来到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融入了师生之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新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成为课堂教学的依据,那么如何在改革中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上出符合新要求的好课是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下面就这一热点问题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七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基础,数学教学应把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与修养作为中心任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新课程所阐述、倡导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风吹满校园。而理论唯有通过实践方能长青。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能否体现新理念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完成理念与实践的转换。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现就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通过教师们对新课标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思考与想法.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既要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让学生学有所得。覃秋明老师在文章《一堂家常好课的标准》中对“一堂好课“定义为:  相似文献   

9.
好的课堂能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造好的课堂,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所有人都在纷纷思索和讨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一节好课?一节好课包括哪些最基本的特征?如何简单、真实并且客观地去评价一节课堂?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聚焦课堂上具体的学习策略,结合平时教学和听课学习心得,谈谈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  相似文献   

10.
当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地展开 ,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基本理念也正如缕缕清风般吹进校园、渗透到师生的心田、但是理论是灰色的 ,实践之树才能常青 .新课程的理念只有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才具有生命力 .作为教师 ,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理念与实践的转换 ,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 .可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使得这一转换过程变得相当艰难 .许多时候 ,作为一线教师 ,经常在思考 ,在新课程理念下 ,课到底该怎么上 ?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 ?我们感到迷茫和困惑 ,有时对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正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基本理念也正如缕缕清风般吹进校园、渗透到师生的心田.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常青.新课程的理念只有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才具有生命力.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理念与实践的转换,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可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这一转换过程变得相当艰难.许多时候,作为一线教师,经常在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该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我们感到迷惘和困惑,有时对新深程理念的理解也有失偏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化,甚至走人了误区,令人忧患,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宣武教育》2005,(4):46-4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一节“好课”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应该是“实惠课”。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新课程的教学观和评价观为指导,重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个紧迫任务。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总结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创造出来的新经验,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新课程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  相似文献   

14.
师本是一堂好课研究的错误基点,生本才是一堂好课研究的正确基点。一堂好课必须注意从掌握、学习、应用与创造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基于新课改背景,一堂好课应从学生发展度这一总标准与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需要、兴趣、应用、氛围与满意等分标准方面加以判断。历史是一位吝啬的老人,每当一种新的事物产生的时候必然伴随着新的矛盾的产生。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新的事物也不可能违背这一历史规律。缘起于2001年6月8日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5.
评价一堂好课的根本标准是客观效果,即凡是好课一定对学生有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个根本标准具有客观性,辨证性,科学性和价值性,实现一堂好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贵在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包括四点主要认识。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带给教师带来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将通过专家和教师们对新课标准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想法。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教育理念刷新了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呼唤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教育理念刷新了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呼唤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  相似文献   

19.
当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基本理念也正如缕缕清风般吹进校园、渗透到师生的心田、但是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才能常青.新课程的理念只有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才具有生命力.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理念与实践的转换,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可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这一转换过程变得相当艰难.许多时候,作为一线教师,经常在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该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我们感到迷茫和困惑,有时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也有失偏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化,走入了"误区".令人忧患,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深深感觉到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重要“瓶颈”之一.从而也越来越重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结合近几年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对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现就有关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