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教学体系,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形式。"大地测量学基础"作为测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融入点、混合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面授、慕课、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混合式教学中实现了对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实践中,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将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艰苦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2.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对促进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团队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汗学院课堂外学习、课堂内知识内化提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的推崇。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实践采取的"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虽然是翻转课堂的雏形,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实现"课堂"向"学堂"的转变,致使"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整合的有效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时期,有必要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混合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适应性特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设置、教学结构和学生特征,采取设计研究方法,积极探索"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开放大学的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课程一体化教学是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教学模式改革的抓手,正受到各级电大的日渐重视,但目前在一体化教学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文章从基层电大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一些假设与构思,将众多纷繁各异的课程教学模式总结归纳为四类:纯网络课程、网络 面授课程、面授 网络课程、面授实践课程,并提出实践中的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都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应运而生,逐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从教师队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这三方面厘清"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的逻辑,准确认识"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能够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合作、协同育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优异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大数据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正在得到全面的发展。信息科学的发展也正在逐渐改变着现代的教育方式。这使得"微课程"新型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各个学科领域都在不断把"微课程"引进课程教育当中。本文以"微课程"新型教育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微课程"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面授辅导分层教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面授辅导教学水平,使学生真正受益,文章从目前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地位及现状入手,分析了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面授辅导实施分层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作者开放教育“开放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自主学习”、“面授辅导”、“全方位交流”和“课程评估”四方面对“开放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广播电视大学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开放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空前的教学压力.要以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为切入点,认真研究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将课程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和面授辅导落实到位,切实推进开放教育的内涵建设和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不断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既是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亮点,也是开发的重点。通过分析2011—2020年常州社区教育面授课程供需状况,得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在优质课程、专业教师、孵化基地及不同区域等供需上存在不平衡。基于供需现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应以教育惠民为宗旨,顺应社区居民终身学习多样化、个性化特点,促进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契合课程高质量发展、课程孵化基地特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新需求。  相似文献   

10.
"协商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协商对话,它通过对学生的"赋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过程之中,从而促进课程权力的均衡分配。"协商课程"理念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协商,可以保障学生的课程权力和公民权利,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因此,公民教育有必要以协商课程理念为重要基础,建构以公民课程和品德课程为核心的协商课程机制,发挥课程生活的隐性的公民教育功能,以此来提升公民教育的公共性与民主性,使公民课程真正以公共价值原则为导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两课"教师素质 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各级主管部门和各个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稳定和优化教师队伍,加大培养“两课”教师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有20年教龄的教师,期望以己之能、尽己之力,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教学方法、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形成了一些教学特色,同时也思考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此谈几点体会。1教学所感———以真情授真知、用真诚唤真信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  相似文献   

13.
对“两课”在我校教学中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两课”教学“三进”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两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课"教育教学必须放在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其重要任务,努力实现"两课"教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整合."两课"教学同时还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和探索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难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问题,分析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三位一体"的观点,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学习过程4个角度阐述"三位一体"的含义,介绍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提出实现全面过程监控的实践教学方案,并说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提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我校建筑专业属于技能型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文章采取案例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等授课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实践技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坚持"以人为本"进行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教学方式是否坚持"主体性"教学;三是教学效果是否注重学生的智慧开发、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思想道德素质、哲学素质、政治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然而,要达成这一目的,首先必须提起学生对“两课”学习的兴趣。为此。“两课”教师必须学会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使之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笔者认为,注重“两课”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是达成此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两课”是教育部明规定的大学公共必修课,“两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少大学生却并不完全这样认为,教育与被教育之间的认识差异即“异识”是客观存在的。应对这种“异识”的普遍性、产生原因、危害以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