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律与道德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处理二者的关系时,对法有明文规定的应严格依法办案,对引起争议的法无明文禁止的私权力行为,主张应放弃法律手段而保留道德惩罚的空间。协调好道德与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关系就一定要坚持法律评价,而不能用道德评价代替法律评价,造成“法治”表象下的实质的“人治”。  相似文献   

2.
道德评价与道德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评价作为人类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是道德认识发展的结果。这种认识过程,是反映一定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人类对自身本质反思的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观念和理论并进行的价值判断。道德评价功能的发挥是通过道德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法最初源于道德,但在后来的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法逐渐与道德分离,不再是纯粹的道德规范。当道德律条对于人类的共同生存相当重要时,这些道德律条就有必要上升为法,有必要靠国家强制力迫使人们遵守它。  相似文献   

4.
"文如其人"是一种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文学观念,"文人相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深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方面:其一,作家的性格特质是丰富多彩的,而表现在某部或某些作品中的性格特质却并不都带有某种典型性,读者以个别或部分作品来论定作品风格特征的现象,往往造成这种背离;其二,因为作家在创作时,出于不同的写作目的,创作出的作品并非是他人品的真实体现,有些作家在创作时进行自我伪装,欺骗了读者,达到换取群众的同情的目的;其三,文学创作经过富有技巧性的艺术加工,往往隐藏甚至掩盖了作家的日常个性,经由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可能并不是作者风格的真实体现;其四,作者的人格不可能完全投射到文学作品中,人格不能混同于文格。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道德     
道德与法律历来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埃德加·博登海默博士反对传统的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区别的简单划分 ,认为道德与法律既关注人们的思想 ,也关注人们的行为。道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法律 ,要在司法领域中慎重的运用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6.
近代德国民族主义从反对民族压迫、要求民族统一,蜕变为以扩张为特征的民族沙文主义,问题在于其原因与后果之间存在相悖现象。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分裂状况是导致德国民族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体制与现实则构成其相关要素,它所带来的后果是专制主义的确立与巩固、容克与资产阶级联合统治、军国主义的承继与思想文化上的强权意识。这种前后期的指归差异不可避免地使德国民族主义发生偏离。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道德选择的行为会因相关法律的保护而具有合法性,由此而出现法律保护和道德提倡相悖的现象.在现代法制社会,它"颠覆"着人们对道德的信念和法制的信心.它的存在,根本的原因是伦理学和法学的"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不同、没有形成"认知共同体".因此,调整两者"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构建某种意义上的"认知共同体",是淡化乃至排解不道德选择的合法性之悖论--相关法律保护与道德提倡的相悖现象的基本的思维路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舒 《考试周刊》2007,(46):160-161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和智者都试图给出答案。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是不可能划上一条泾渭分明的楚汉河界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挥着不能彼此相互替代的重要作用。唯有"法律"与"道德"携手,才能真正地达到法治的目的。法德相融,相互渗透与协调,法律适当道德化,道德适时法律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性是二者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更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学理基础;了解它们在矛盾互动中的相互支持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既是德治与法治矛盾运动的内在逻辑必然,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道德悖论现象成因、评价及其学理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有人认为道德悖论现象及其研究是一个“虚假命题”或“伪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错觉在逻辑基础和起点上制约着道德悖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源于将道德悖论现象成因与评价混为一谈。道德悖论现象的发现(显现)离不开道德评价,其作为道德实践中的客观事实不因道德评价而存在。关于道德悖论现象成因的研究属于道德哲学和逻辑学的学理问题,道德悖论现象评价所涉多属于价值哲学和政治学的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考核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建立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传统优秀伦理资源的丧失,二是西方消极思想的侵害,三是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要消除道德失范现象,从客观上来说,我国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和道德教育同步进行;从主观上来说,应当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知识,坚持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我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避免道德失范现象,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祥和和富足之中。  相似文献   

13.
道德滑坡之困与道德评价体系的合理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一次性囚徒困境”悖论。本文认为当前道德滑坡的现状源于制度框架层面的缺陷。通过剖析相关概念。本文找到了道德教育失效的根源——混淆道德义务与超道德行为、道德要求与超道德要求,指出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其实质更接近超道德教育,进而认为要使德育富有成效,必须建立分层次的道德评价体系和有重点的道德教育原则,使德育回归到普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学"是德育评价的重心所在。这种评"学"取向的德育评价模式是基于对完整道德教育过程和道德教育功能认识的偏颇,遮蔽了学校和教师的道德责任。转向评"教"取向的德育评价是道德教育和德育评价的特性使然,也是学校和教师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同时,应理性考量评"教"取向的德育评价的价值和作用,避免其被过分夸大或被贬损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5.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污染了学术氛围,败坏了学术风气,影响了我国的学术发展与学术形象。文章对学术不端行为归类于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其定位范围与问题领域,分析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根源,并通过法制视角探讨如何对学术不端的道德失范性行为进行法制化的规范。另外强制性的“他律”措施对促进学术人员“自律”行为的产生,对我国良好学术环境的建立,学术尊严的维护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原则,教学评价体系,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关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高度关注,旨在着重从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主体教学法三个角度对学者们针对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简单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认识和建议,以期为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尹伟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98-103,121
受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被认为较为科学和公正的量化评价方法逐步进入到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并已引发广泛的研究。已有研究主要围绕着"要不要"和"能不能"进行道德量化评价而展开。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即缺少对道德的特征和本质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目的的关注;缺少对道德量化评价本身的伦理审视;关于道德量化评价标准的研究大多处于经验层面,理论支持不足。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已经有近五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关注理论教学的改革,到注重培养大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积极探索有关课程实践的制度制定、实施办法和路径选择、评价尺度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剖析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与德育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在对两者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