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问题也是藏族历来关注的重要话题。民谚、《礼仪问答卷》和藏传佛教中无时不在闪烁着藏族丰富的人伦思想的光芒。人性本善,但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其善或恶或至善,藏族人民把精神活动中的终极关怀投注于挖掘人性“善”的潜力,发扬人的本质的美,这是藏族人伦思想的中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邓经春小说以人性为艺术视角,或讴歌人性的善与美,或揭示人性的复杂变异,或剖析旧的观念、旧的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扭曲和戕害,体现了作家的人本精神。此外,其小说在结构布局、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也颇见功力,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爱亲""敬兄"之心是孟子学说的"生长点"。孟子的学说建基于他的"人性善"论之上,而"性善论"的根据就是"仁""义","仁""义"是其全部学说的核心,同时他把"仁""义"的最基本的、最开端的意义,落实于人伦之初的"爱亲""敬兄"之亲情关系。他在奠基"人性善"论时,是把人性作为人内在的根源可能性,具备强大生命力的"生长点"的,从而在本质上是趋向善的。这个"生长点"就是人伦最初的"爱亲""敬兄"之心,亦即仁、义之"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人性、品性两方面阐述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理论的本旨:先天无善无恶,后天可善可恶。  相似文献   

5.
在沈从文的人生小说里,都市人生的恶与乡间人生的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人们看到现代都市中精神荒园现象-道德的堕落与人性的论丧,乡间里存留的可贵东西-传统美德与人性之善。  相似文献   

6.
休谟“道德不可理证”说是以自然人性为基奠的,对人性的追溯与关切奠定了休谟伦理的人学座架,而“感性世界”的道德视角则赋予其道德学社会生活实践的本性与人伦情怀。休谟将事实与价值明确区分之后,人在道德中的主体价值与地位被确立起来,由“道德不可理证”引出的功利与同情的道德原则既是对其自然人性出发点的回归,又彰显了“人性完善”的价值尺度,是休谟伦理学人性关切与人伦诉求在更高层面的体现。休谟伦理学具有丰富的现实启迪。我国要建构具有“真实性”的道德体系并发挥其应有的精神整合力,就要突破僵化的道德理性束缚,赋予社会道德现实人性内容与人伦情怀,同时探究情感化的心灵教育之道,使社会道德给人以向往“家园”般的祈盼与皈依。  相似文献   

7.
人性论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古往今来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论观点。通常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思想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人性论,或善或恶,或白板说或多元素说。而一切教育思想在基于人性论的同时,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优质人性的形成,而所谓的优质人性即社会对人道德价值观的要求,教育就是促进主流价值人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人性论历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性善还是性恶的观点上争执不一。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要保持并扩充这个"善",要靠教育的作用。于是,在"性善论"基础上,构建起以"明人伦"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学说。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一切从人出发,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就必须重视从整体上对人的研究和把握,其核心在于人的本质。古往今来,对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们不断地探索和追问,形成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推动和深化了对人的认识。有人从人性的角度认为人的本质或性善,或性恶,或是善恶兼具,或是无善无恶,然而人性不完全等同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内存矛盾的规定性,人性只是它的属性和特点,任何一种人性都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性存在,更无法概括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孔子对人性的认识虽然简单到只有一两句话,但人们仍然是喜欢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寻找性善或性恶的痕迹。其实,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并未上升到善或恶这种本质属性的高度。孔子的重点也不在于探讨人性如何,而在于借此说明礼与仁的重要。孔子以习礼培养人的言行举止,以亲仁塑造人的思想灵魂,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提供了立论的前提和发展的空间,开启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荀子人性思想既是其天人关系观在人自身的体现,又是其整个治国理论的基础。这一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恶善伪”四个字。荀子的人性论,与其说是人性恶,还不如说是人性不善。荀子的人性论必然导致对圣人或圣王政治的强调甚至崇拜,这是其人性思想的社会论意义。荀子人性思想自身矛盾的症结,则在于他对于圣人或圣王统治的强调。  相似文献   

12.
孔孟儒学道德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人伦思想是孔孟道德文化中的一块基石。人性说,即“仁爱”思想是儒学的核心,通过具体人性反映出来。孔盂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人格、独立人格是孔孟为实现人伦关系理想化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是受“五四”精神熏陶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一生崇尚并身体力行的是独立自由的人格,在其二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着人性的奥秘。他曾经直言不讳地宣称:“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人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往往表现为或善或恶等不同形态,沈从文的小说对人性的描写也相应地包含了讴歌健全人性与抨击扭曲人性的两个鲜明的方面,他把自己与众不同的一系列人性观念都糅合进了他创作的文学世界中,而他的作品自然就成了一部人性美善恶形态的独特写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至新时期以前的主流文化的言说环境梳理,对《黄鹂》文本解读,阐述了孙犁作品在泛政治化语境下表现人性之善、人情之美、人伦之和谐的社会向往。  相似文献   

16.
《尘埃落定》以第一人称"我"——傻子少爷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藏族家族的兴衰史。作品通过对土司制度下"人性"的沉沦、丑恶形态的展示,呼唤"人性"的真、善、美,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孔子并未对人性善或人性恶下定论。他重视"仁"和"礼"对人性的塑造,推动了人性理论及道德教育的进步。自律的"仁"和他律的"礼"辩证统一于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学思想和"礼"学思想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他人性论的矛盾性。正是孔子矛盾人性论的这两种不同的内在取向给了孟子和荀子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一般认为孔子极少言及人性,更未触及人性的善、恶问题。如果将孔子的“性相近”的共同人性观与其整个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就会惊人地发现孔子的人性思想相当丰富,其人性倾向于德、人性包含“直”、人性为仁、人性的异化诸方面,可知孔子的人性思想是“性善论”。人性为善,人类才有互爱的基础,仁学乃能立。唯有人性为善,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才是源于人自身的内在要求,而社会所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就不仅与社会客观存在相适应,而且与人的本性相适应,使道德规范有可能转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可见,“性善论”乃是构建孔子学说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9.
黄鸽 《今日教育》2007,(9S):50-51
“科学的境界主于真,道德的境界主于善.艺术的境界主于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唤醒孩子人性中最可宝贵的东西——真诚、善良和美好.让语文课堂自始至终洋溢着人情之真、人性之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伦中夫妇之伦这一角度出发,深入文木,把取莎氏作品中若干异曲同工的精彩片段,对莎氏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一细微探索。本文认为,不同时代,人伦有不同的形态与内容,夫妇之伦,尤能反映时代特色,释放出巨大的人文含量。古希腊、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夫妇之伦各具特色。而莎氏作品中有关夫妇之伦的内容,恰好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爱情、婚姻、家庭以及个人幸福等的最好注解,是莎氏众多主题中颇有滋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