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女作家。从闻名文坛起,丁玲的文学创作就与时代、政治等关系密切,文学语言也随之不断变化。尤其是延安时期,丁玲的文学语言风格与其早期的文学创作相比,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欧化句式明显减少。她通过词语的选择、音节的安排、句式的选用、修辞文本的运用,使小说语言呈现出通俗、简练的风格特点。这与丁玲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地域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变迁史来看,丁玲延安时期短篇小说语言推动了文学语言的通俗化,为新时期文学语言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丁玲在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思想上经历了左翼文艺思想的孕育期、形成期和激进期,并沿着左翼文学思潮开创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创作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作题材从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题材转向陌生的工农题材,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左翼文学思潮对丁玲创作转变的影响,奠定了丁玲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成就,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女性文学创作有两个高峰时期,其 一是女性觉醒并争取女权的“五·四”时代,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 记》等为代表。其二是女性反归自身的八、九十年代,这也是女性文学最 接近本真的性别写作的阶段。本文将重点论述的是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三位 女性作家丁玲、张爱玲、萧红。  相似文献   

4.
《北斗》是左联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星空上的北斗星。丁玲于危难之际受命主编《北斗》,她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鲁迅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左联及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写大众。对纠正当时左联的“关门主义”,繁荣和发展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学昭与丁玲是20世纪新女性的杰出代表,其特立独行的时代女性身份是她们文学创作最重要的生活素材与灵感之源,她们写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南风的梦》《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最早的典型女性主义文本之一。她们的创作不仅在当时对男权社会和男权中心主义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颠覆和反叛,而且有力证明了女性写作是反叛封建传统和男权中心主义的有效方式,也是女性独立自强、进入历史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的连绵战火使女性文学创作发生了变化。女性性别意识更加深化,女性写作形态更加多样化,女性文学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并且有了地域差异——国统区与解放区。围绕国统区与解放区的女性文学的代表——丁玲和张爱玲谈谈战火中的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7.
借助当代视觉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技术化观视”,来重读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可以看到:丁玲作为一个早年和电影业有着特殊关系的女作家,一转入文学创作领域,就相当自觉地运用文字化解、容纳和提升来自图像领域的刺激和震惊,从而在某个特定的方面激发出中国现代文学前所未有的视觉潜能。  相似文献   

8.
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复杂的文学景观。20世纪20年代《莎菲女士的日记》使她斐声于文坛,40年代《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助她走向人生的顶峰,70年代《杜晚香》招来一片质疑之声。丁玲的创作呈现出如此不平衡的现象,她也在荣辱毁誉间经历了巨大的落差。这构成女作家一生的悲喜剧。但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时代使然。  相似文献   

9.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从二十年代末期走上文坛,迄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创作历史.在半个多世纪中,她用那支刚劲有力、细腻动人的笔,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等,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留下了一步又一步鲜明的时代脚印. 丁玲创作的五十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十年,也是她个人风风雨雨的五十年.实事求是地对她的文学创作进行再评价,研究和总结她的创作经验,对于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拨乱反正,繁荣创作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战争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显然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所造就的。众所周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战争的动荡之中,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才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历尽了战争的磨难,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人民解放的战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创立了辉煌卓绝的战绩。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国际霸权主义斗争的需要,在我国部分边境地区还发生了若干次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这一切都为战争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反映战争表现战争成了贯串整个20世纪文学创作的重大主题之一。尤其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中,战争文学作品更是蔚为壮观,仅战争题材的小说就有千部(篇)之多,成为新文学宝库中一份丰富宝藏。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对本世纪的战争文学创作进行一番历史性的审视,无论对文学创作经验本身的总结,还是对人们认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面貌,乃至启发人们对战争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战争与文学的关系等进行理性思考,都是不无益处的。限于水平和能力,笔者仅就20世纪中国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30年代作家的丁玲具有五四文化精神和革命情结。前者主导着丁玲的创作,后者推动着她投入革命。在陕北,丁玲在五四文化精神指导下进行创作,没有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转变为一名宣传战士,因而在整风运动中受到批评。此后,丁玲端正态度,创作出被领导人认可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受到表扬。50年代,由于丁玲的个性突出再度受整。80年代,丁玲缺乏对历史进行反思。丁玲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演绎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与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丁玲这一生历尽磨难,但她的灵魂始终坚强。在20世纪的中国,没有哪个作家像她这样,一生中在荣辱毁誉间,经历过如此巨大的落差!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丁玲     
:192 7年至 194 8年 ,是丁玲主要文学生命的二十年。在这一阶段中 ,丁玲早期小学刻画的女主人公所共的特性及其所具有的深刻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丁玲后期文学创作、内容、风格的转变及转变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丁玲     
1927年至1948年,是丁玲主要文学生命的二十年。在这一阶段中,丁玲早期小学刻画的女主人公所共的特性及其所具有的深刻时代性和社会性;丁玲后期文学创作、内容、风格的转变及转变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湘籍女作家丁玲是我国新时期为数不多的在海内外都享有广泛盛誉的女作家,丁玲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从20世纪30年代持续至今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借助海外图书馆及数据库资源,通过收集、整理丁玲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梳理英语世界近百年对丁玲作品的接受状况,以西方世界对丁玲研究为观照,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著名女作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丁玲,在坎坷的一生中,始终以顽强的毅力追求、奋斗,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繁荣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回顾丁玲走过的文学创作之路,缅怀这位女作家的精神和业绩,对于激励我们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初的延安时期是丁玲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交织在丁玲身上的性另4意识、知识分子意识和革命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顶峰,丁玲陷入深刻的自我斗争之中,它汇成了丁玲强烈的创作冲动。《秋收的一天》和《夜》呈现出作者自我斗争的矛盾心态,以及通过自我说服自我放弃以获得澄明、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杰出的女作家丁玲的创作生活至今已五十多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她从一个“五四”时期的文学青年成长为一个名扬世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探究其因,她各个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对她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丁玲创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及其作品的影响等方面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9.
现代工业文明入侵农牧文明带来了大自然和人内在精神整体性的溃败,这种双重危机也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原动力。生态乡村小说就是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作为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生态文学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丁玲起起落落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历程,女性意识贯穿其创作始终,并在其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丁玲的创作经历了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其女性意识所展现的特点也不同:早期创作中女性意识逐渐形成;加入左联后创作中女性意识逐渐模糊:延安时期创作中女性意识展现为收敛与再次凸显、深化;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创作中女性意识发生异变乃至最终消失。造成丁玲作品中女性意识沉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结合丁玲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进行深入探究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