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丹 《现代语文》2006,(10):84-85
一、动态助词"了" 1.动词 了 宾语,表示已经完成或结束了的动作.如: 我看了半天书.(阿看了半日书.) 一共捐了两万元钱.(总共捐了两万块钞票.) 他吃了两碗米饭.(渠吃了两碗饭.) 这段路我们走了四十分钟.(嗯段路阿人行了四十分钟.)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湖北阳新方言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而分析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阳新方言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邯郸方言助词“了”的三种用法:了a、了b和了c、了c有动词后缀性质;了b有表现时态的性质;了c一般用在是非问句中。三种用法分工明确又有少量的交叉重合。  相似文献   

4.
黄洁 《现代语文》2006,(12):83-85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芜湖方言(不包括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属于江淮官话.芜湖方言中的"个"具有量词用法,例:  相似文献   

5.
人称代词“人家”在关中多数方言点里构成合音字“伢”,其次还构成等合音形式;关中方言“人家”合音音节里的,声母是上古汉语“人”字声母的存留。“伢”字等在关中方言里往往用如第三人称代词并且多数用作单数;可以充当主语、定语等。  相似文献   

6.
阳新方言词汇保留了一定的古音、古义,利用这些保留了古音、古义的方言词汇可以有效地与古字书中的词语进行互证。文章对阳新方言中的"欶""咥""骟""塍""涫""八"等十几个字词进行了考证,以期对辞书编纂和阳新方言词汇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华娇 《文教资料》2011,(8):20-21
湖北通山方言中"得"的用法复杂多变:做助词时可以用于能愿动词、行为动词之后帮助表达多种含义;做介词时用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做动词时表示"知道"、"有"的含义;用于固定结构"好不得了"中。本文对这几种用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9.
淮南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方言分支淮南次方言区,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结合地带,因此方言特征比较明显。“来”作为淮南方言中常用的动词与语气词,与普通话相比,有更为丰富的用法。本文以淮南市凤台县的语料为例来探讨“来”在淮南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0.
杨琳 《现代语文》2006,(7):86-87
湖北襄樊地处华中平原,属于北方方言区。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区别于普通话,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语法特征。下面就襄樊话中的虚词“倒”的用法做一个初步探讨。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探讨的襄樊话仅指襄樊市区土著居民的襄樊:方言,即襄城和樊城地区的襄樊方言。文中用到的一些方言字也不一定是本字,只是与襄樊话音同或音近的字。  相似文献   

11.
台州方言中“得”声音出现的频率极高,从现代汉语角度来看,它是不同的词,表现为不同的词语用法特征:有的作为词语后缀的一部分,有的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形式,有的与其它动词、名词组合,表示一种复合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芮城方言“可”的用法进行了考察,并与普通话的“可”进行分析比较,芮城方言“可”能够用作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独立词,有些用法尽管与普通话的“可”相似,但具体到某些句子和短语时又有明显不同,本文对这些不同之处也作了区分,突出了芮城方言“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邵阳方言“把”是一个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非常丰富的高频词,集“给予”、“被动”和“处置”于一身,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湖北巴东方言中,"到"除了做动词以外,还可以做形容词、量词、介词和动态助词。其中介词、动态助词是语法化的结果。在对巴东方言"到"的多功能性进行详细描写的基础上,可重构巴东方言中"到"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18,(3):69-73
郴州方言的得有些义项和用法是普通话所没有的:语气词得类似于普通话语气词嘛;副词得主要表强调,相当于普通话的都才,还可以在分句中起连接作用;助词得表达先时、歇后、暂时、条件等意义,在普通话中没有相对应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人称代词“人家”在关中多数方言点里构成合音字“伢”,其次还构成等合音形式;关中方言“人家”合音音节里的,声母是上古汉语“人”字声母的存留。“伢”字等在关中方言里往往用如第三人称代词并且多数用作单数;可以充当主语、定语等。  相似文献   

17.
宋淑琴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42-143
湘阴方言的“把”字句表示“被动”、“给予”、“处置”、“役使”,构成被动句、双宾句、处置句、兼语句几种用法,不同的“把”字句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对“把”字的同现现象的用法进行了深度描写。  相似文献   

18.
南京方言中的"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方言属于江淮方言洪巢片,有着不同于普通话的时体助词“到”。“到”用于动词后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结果的持续存在。本文从“到”构成的相关句式入手,揭示其涵盖的语法意义,并对其使用条件、适用的语境等作初步地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平 《现代语文》2006,(1):73-74
在文言文中,"自"字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但人们往往只视它为一个代词,却不知道它其实身兼实词和虚词二职,并随着语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语义和用法,实在值得细细地思量一番.  相似文献   

20.
详细地描述了冷水江方言中动词的重叠用法,并从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各方面做出了较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