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形象在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形象之间的竞争。红河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缺乏鲜明的、独特的旅游形象,人们对红河县旅游知之不多。为了塑造出鲜明而富有感召力的红河旅游形象,提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在进行红河县旅游形象策划理念分析的基础上,对红河县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和策划,以促进红河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效益优势的转变,推动红河县旅游业的快速启动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红河县哈尼语地名记录了红河县哈尼族人民生态环境的变迁,红河县哈尼语地名可以如实的反映红河县哈尼族地区的地理、植被、动物、山川河流等情况,它是哈尼族人民生态环境变化的记忆,反映了哈尼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生态史信息;哈尼语地名成为哈尼族人民传播本民族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了解红河县地方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窗口,集中体现了哈尼人的思想和情感。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在对村寨的命名和村寨的理性选择上,充分显示了哈尼人民的勤劳智慧,同时通过这些地名也能反映出哈尼族先民们的生态观。文章主要是针对红河县的哈尼语生态地名进行尝试性探索,分析了哈尼语生态地名命名的特点,以挖掘出红河县哈尼语地名中所蕴藏的生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红河县彝族乐作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自娱性舞蹈艺术,它集中体现了彝族生态背景、生产体验、生活场景。文章从“源”“圆”“元”“原”四个维度对红河县彝族乐作舞反映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探其历史文化意蕴,求其创新发展之路。文化不可脱离生境而发展,因而对红河县彝族乐作舞所处生境的保护也是对其文化传承与保护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文章通过“入境”研究和“造境”传播两种途径切入,对促进红河县彝族乐作舞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区域生计资本多寡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文章以少数民族聚居、扶贫任务艰巨、乡村振兴基础薄弱的云南省红河县为研究空间,对红河县2007~2016年间生计资本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与红河州其他县市进行对比,明晰其生计资本状况。结果表明:一是2007~2016年红河县综合资本持续增长,物质资本加速增长,金融资本快速增长,社会资本稳步增长,人力资本逐年增长(2012年除外),自然资本波动增长。二是红河县综合资本严重不足,各项资本州内排名靠后。未来可从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人力等五个方面促进生计资本富集,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冉隆浩 《云南教育》2009,(15):38-38
红河县是一个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于一体的国家和省州重点扶持县。“两基”实现后,红河县把普及实验教学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奋斗目标,及时启动了普及实验教学县新的攻坚战。高度重视 全面部署 为确保“普实”目标如期实现,根据国家和省、州对“普实”工作的要求,红河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普实”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14,(24):20-23
红河县因独特的马帮文化被誉为“江外名邦”,素有“侨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称。近年来,红河县各项事业乘着转型跨越的强劲东风,步人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借着红河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迈出了教育发展的矫健步伐。  相似文献   

7.
地鼓舞是红河县哈尼族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富有特色的艺术特征。它诞生于远古,携带着哈尼族先民的生活诉求与文化记忆。它流传于历史,并在历史中不断地发展与丰富。它如同基因一样,唤醒了哈尼族人民对民族发展历史的关注与怀想,唤醒了他们身上流动的祖先鲜血与文化心理结构。在现代化不可阻挡的进程中,红河县哈尼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商品经济闯入、农耕生活出现裂缝、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必然会影响地鼓舞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而,研究红河县哈尼族地鼓舞的生存现状,了解其传承困境,并针对其传承困境而提出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便成为必要之事。  相似文献   

8.
红河县是云南省南部一个哈尼族占绝对多数的边疆县,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哈尼族及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今天,红河县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作为其旅游开发主体的政府和人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保护民族文化,尤其是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哈尼族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大量第一手语料的基础上,对红河县切普村哈尼话音系作了全面的分析,并与大寨哈尼话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揭示切普村哈尼话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云南红河哈尼族传统教育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10~11月,我们到云南省红河县就哈尼族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红河县位于滇南,哀牢山余脉盘踞全境,地势中部高,南北低,总面积1684.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7%。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0.3℃,年均降水量871.1毫米。据1987年统计,全县人口202921人,94.4%从事农业,人均产值仅255元。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其中哈尼族145189人,占总人口的71.5%。他们绝大部分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从事农业生产,由于交通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14,(21):47-48
2010年6月,从齐齐哈尔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的红河县哈尼族小伙子白利周,面临人生路上艰难的选择,是留城进厂,在条件较优越的制药企业从事自己的专业,还是回老家建设家乡呢?  相似文献   

12.
朱志发 《云南教育》2014,(20):29-31
以“红河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为引领,红河县委、县政府采取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红河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科学决策,启动实施了《红河县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2014—2019年)》(以下简称“金秋计划”),提出了红河县教育事业新的奋斗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初中学生三年完学率达93%以上,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9%,普高与中职在校生比达1:1.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考一本上线率达22%左右;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45%以上,实现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全覆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5年以上;把红河一中打造成红河州边疆名校;培养100名中小学幼儿园名师;每年培养50名优秀高中毕业生”。并决定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左右资金作为教育发展基金,聚力实施“金秋计划”。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南部,与元阳、绿春、墨江、元江山水相连,与石屏、建水隔红河相望。1950年由石屏、建水、元江3县析置,因北缘红河江故名红河,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2乡1镇,91个村委会(居委会),823个自然村,国土面积201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7人,世居哈尼、彝、汉、傣、瑶等五种民族,总人口27.6927万人,农业人口26.04万人,占总人口的94%,少数民族人口26.05万人,占总人口的94%。红河县具有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境内有上万亩气势磅礴的哈尼梯田和内涵丰…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陆疆、海疆侨乡文化分类研究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文化研究为例,探讨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的方法选择、组织保证、经费筹措、研究者的使命与基本素养等方面,指出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红河县垤玛区有中小学教师六十四人,机构改革前无一人是党员。十多年来,许多教师努力创造条件,主动靠拢党组织,多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一直无人过问。区乡机构改革后,区党委把教师入党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对申请入党的教师进行  相似文献   

16.
19年前,年轻的李鸣剑满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湖南潇湘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与6位同学一起,应聘到西南边陲红河县垤玛中学任教。6个带着浓浓湖南乡音的姑娘小伙的到来,成了大山深处垤玛乡的特大喜讯,人们奔走相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饮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迤萨镇研究为例,探讨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中的与自然和谐,阐述了汉儒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国际饮食文化等在侨镇迤萨的交汇和融合,指出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龙倮贵(1963.09—),男,彝族,云南红河县人,系彝族毕摩世家第十二代传人。1980年参加工作,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彝族历史文献专业。曾在小学、文化部门、地方科研院所工作,今在红河学院工作,三级研究员,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红河学院学报》业务副主编。他还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  相似文献   

19.
主动支教到红河参与管理展才华 2004年5月,在上海市奉贤区齐贤中学校长位置上大显身手的洪玉龙老师,接到区教育局关于组织教师报名到结对帮扶的云南省红河县支教的通知后,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动员老师报名,我可不可以带个头?”这个想法一出,连他自己也大吃一惊。当时正值暑假临近,高考、中  相似文献   

20.
哈尼族奕车人聚居区大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建国后红河县大羊街乡哈尼族奕车人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着重分析了目前该乡的社会阶层结构,把它划分为六个阶层和一个过渡性群体,总结了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展望了演变趋势,并相应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