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特质理解取向通过建立人格特质结构模型来理解人格,从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角度去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人格状态理解取向通过建立人格情景结构模型来理解人格从个体情景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角度去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人格状态理解取向则在考虑上述两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人格状态模型去理解人格,从认知、情绪和动机的状态去更直接、更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师范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自尊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师范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自尊关系的抽样调查及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自尊的主要人格因素是“外向性”和“处世态度”,自尊主要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自我指向”的人格特点关系紧密。这表明培养积极、乐观、随和、友好的人格特质将有助于师范类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中学生实际自我、理想自我的调查、比较研究发现,大、中学生在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方面基本呈一致的倾向,实际人格中都保留了较多的传统人格特征,同时理想人格又吸收了许多西方文化中的现代人格特质,如创新、洒脱等。中学生独有的人格特质是谦逊,而大学生独有的人格特质是孝顺和爱国,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只是因为大、中学生的年龄和学识的不同产生了各自独有的人格特质。这些都构成教育的基础,对于进行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格和认知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两大基本领域,对二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内容和方法论取向,二者分属不同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理论和研究都很少有交叉。尽管许多心理学家为促进其融合做了相当的努力,但这一过程远没有完成。未来的研究如能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取向出发,通过寻求表征人格特质的有效行为指标,则有望促进二者的融合过程。然而,针对人格特质开展的认知实验研究具有脱离传统人格特质研究的生态化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同时引入现场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是将民族文化的结晶内化为学生人文底蕴及实施人格教育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格特质词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发现几个特点:人格特质表现积极正面;人格特质显现出深刻的文化烙印;男性在教材中占主导地位。事实证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人格教育观和人格价值观对小学生人格养成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面向时代发展,建议从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出发,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及教学要共同探索道法自然的人格培养途径,要引导学生建构全面发展的人格结构,养成刚柔并济的人格特质,促进学生人格从传统到现代的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尽管现代化屡受非议,但是以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市场化等为内容的现代化是中国必须实现的目标。现代化首先、或者伴随着的应该是人的现代化,现代人就是具有现代人格特质的人。用乡—城、传统—现代二分法分析可知,与乡村对应的传统人格和与城市对应的现代人格具有不同特征,同时中国还有大量带有传统人格特质的农村人需要形成现代人格。职业教育可以在中国使受教育者形成现代人格方面有所作为,正确定位职业教育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功利观点等是发展或者改革职业教育以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现代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阿尔波特,从英文词典中最先全面选择了“任何能够区分人类行为差异的术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批人格心理学家沿着此思路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人类的基本人格特质由5个维度组成,分别是外倾性、愉悦性、责任性、神经质和开放性,并很快形成了“全球化”应用的趋势,这被认为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人格作为个体的心理特征,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由于个体之间成长生活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得人格既具有人类所共有的类特性,但更具有民族性与个体性。①为了发现中国人自己的人格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陶行知的创造性人格特质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对人格的界说是:“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其表现于行动时,则具有相当的统合性与持久性。”本文拟以人格结构研究的两个理论基础——词汇观和特质论,来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性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文化界定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我们对其认识和理解应具体地结合相关文化背景,关注其独特、差异性。中国人对人格概念的理解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伦理以及个体信仰和道德追求;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以诸如"仁"、"自然"、"因缘"为代表的儒释道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和文化道德因素交互作用于人,并通过人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格、精神素养、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人格虽然是通过个体得以表现出来的,但人格不仅仅是个体的。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模式要求。“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古人云:师者乃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要成为信息鉴别者、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社会文化取向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通过对人的本性人格的动力和人格特质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等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一取向近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传统家训,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体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蕴含“孝悌忠信、尚中贵和、励志勉学、崇尚勤俭,力戒骄奢”等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养成仍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人格是文化在人身上的烙印和凝结。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射在人格上,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人格特质。近现代社会,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形成了与特定历史时期相适应的待定的人格。而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健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人格塑造应当发生转变。建立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格体系,是中国人格发展的根本方向。现代人格的塑造,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人格的优秀基核,又要吸取西方人格的现代意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格。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中国仍具有巨大价值,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的理想人格思想超越传统,成为国人反思自我的"镜子".本文结合鲁迅的个体人格,论述鲁迅心中的理想人格特质,表明鲁迅个体人格思想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外企员工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对179名外企员工进行“大五”人格、应对方式及SCL-90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企员工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开放性、外倾性、友善性和严谨性的人格特质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介化生存情景应运而生。互联网技术逐渐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基于虚拟化情景的形式同步呈现。而中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人格的关键时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中小学生的积极人格则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将主要针对媒介化生存情景下中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形塑这一问题展开详细分析,深入分析中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取向、积极人格特质以及其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整群随机抽取了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有“留守经历”大一年级学生432人,并以461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wr,Q)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和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影响。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比对照组大学生更孤独、内向、情感更冷漠;有“留守经历”男生比女生更为内向和孤僻;老一辈监护方式对学生影响最大,单亲监护方式容易使学生出现问题,母亲一方外出打工比父亲一方外出打工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更大;父母与孩子团聚频次越少,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越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初中阶段开始留守生活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最深远。  相似文献   

18.
多里斯、哈曼援引心理学中情境主义质疑“人格”的理论与实验证据来挑战美德之实在性,美德伦理学家基于概念辨析、逻辑推演予以消极回应。心理学证据与哲学思辨在实证与理论层次上的错位,致使美德实在性争论仍在继续。文章对美德实在性争论进行实证分析,剖析“美德”与“人格”的关系,剥离出美德的实证内核——美德特质;立足美德的说明方案,结合人格特质大五模型的实证研究,考察人格特质与美德特质在神经解剖学层面的本体论依据,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在审美上以“有力之美”为取向,其内涵是以骨力为主导的有生命美感的活力。中国书法崇尚骨力与中国传统在个体人格美上崇尚“至大至刚”的骨气是密不可分的,也与中国绘画、文学的尚骨精神一脉相通,它体现了儒家经典《易经》的“刚健、笃实、辉光”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20.
田婧 《地理教育》2011,(10):7-8
一、全面发展取向课程观与其它取向课程观的比较全面发展取向课程观的基本思想是:谋求学生智力、能力、人格的协调发展及追求个体、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和谐,以“整体的人”的观念看待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传统三大课程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