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固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大量的固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改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奎屯实际较深入地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影响扩大再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再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论述了大力发展西部经济的对策和措施,希望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农民工实施就业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已远远超越了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层面,而是关系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到维护职工队伍统一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要代表先进生产力,首先必须深刻认识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思想的落实程度。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有其相对于生产关系而独立存在的独特规律。实践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依靠和利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的需要的发展;生产力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是不断地趋向社会化而变化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对邓小平的治国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包括它在内的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下,邓小平确立了其治国新思维的主题、基本内核和其它重要内容,初步解决了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发展     
“就业”与“发展”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以往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就业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两难问题.要保障充分就业.必然会妨碍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就无法保障充分就业。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为了早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必然要把加速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因此。当发展经济与保障就业发生矛盾时.为了确保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以牺牲充分就业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分析,着重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协同共进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另一方面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家庭(一夫一妻制)形成,母权,父权的更替,探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所决定,同时也由人类自身的生产所决定,指出了泛泛用经济决定一切来解释历史现象的片面观点阐明了马、恩的“两种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李拣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教育原理,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与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卢丽华 《职教论坛》2007,(9S):38-38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又称企业家教育或自我雇用式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是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传统“就业教育”内涵的拓展与功能的延伸。作者着重从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形式与性质以及课程等几个维度来介绍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与特征.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如下:1.实施创业教育是大学对新的就业机会的回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和列宁都强调要进行农村改革,但对改革出发点和目的的认识上,列宁强调是一种策略措施,而邓小平强调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在改革过程中,列宁虽意识到是发展生产力,但未明确提出,邓小平不仅明确提出,而且增加了解放生产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处于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高龄化、老年家庭空巢化成为主要趋势,要有效解决这些难题,除了考虑老年群体的数量规模外,还要区分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差异,以采取补救性或提升性的应对策略.老年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提升性策略,作为落实老年人受教育权利的基本途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群体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保持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命质量,开发老年群体的优势资源,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基于人毕生发展事实的.  相似文献   

13.
服务业的大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同时它也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之际,它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包括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改革开放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预计我国年均新增劳动力将在1000万左右,但是,按照目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即GDP增长1%,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7%,约增加600万个就业岗位。显然,新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是不可能满足就业需要的,需要提高GDP增长对就业岗位的拉动效应;并且,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层次分布(或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水平),将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高度重视今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经常发现,在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不考虑本地实际,一窝蜂地盲目"跟风"上专业,其结果往往是热门不再热,冷门不再冷,供需不均衡,招生就业不稳定;一种是完全脱离职业教育的"职业"本质,片面追求单招升学率。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职教发展应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然而,现实中的职业教育未能培养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技术人才,而地方经济亦无法反哺职业教育,未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7.
《经济哲学导论》以整个社会经济过程的内在本质及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学科定位较为恰当。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反思与前瞻,从社会经济自身的内在逻辑出发来展开经济哲学理论,具有深层次性、系统性、开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对于确保大会的圆满成功,意义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依据,不仅是既定生产力的不发达,更主要是对生产力的促进和发展作用。同时,生产力并不是生成非公有制经济的唯一因素,我国的社会的主体力量结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得要的主观塑造作用,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依据只与既定生产力的不发达相联系,既不符合当代非公有制经济的生产力实际状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潮流,也限制和束缚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发展要依靠社会的、内部的、长期的动力,这就是创新。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以实践创造的无穷性为基础的。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的水平与能力受社会的环境约束,创新的发展状况与社会自觉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