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艳情小说中的因果报应观念,是情节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由欲的极度张扬到曲终奏雅的"空"之间必不可少的转换环节。将为大众普遍接受的因果报应观念引入艳情小说,是为了强调艳情小说的劝惩意义,从而为艳情小说在大众文化中赢得一席之地。然而正是小说中的"以淫报淫"观念,以及分辨情欲的二元标准,暴露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伦理的荒诞之处。男性纵欲的果报由女性承担,已从根本上背离了倡导众生平等的佛教观念和因果报应的主旨。明清艳情小说中的这种双重因果观念,是男权中心主义集中的、直露的表现,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与《红楼梦》以其细致传神的人物塑造、活灵活现的场景描写,真实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市民阶层的人欲横流和物质追求,对明清两代盛行的同性恋风气也作出了生动的展示。《金瓶梅》以因果报应为作品主旨,描写以"欲"、"利"为媒介的同性行为,对同性恋现象表达了深切不满与厌恶;而《红楼梦》则大旨谈"情",对至情的同性恋者更具人文关怀,赞扬真情、深情之人。两本小说有关同性恋现象"欲望"与"至情"的不同表述方式,总体来说都是为了起到劝诫世人、颂扬真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明清艳情小说中的因果报应观念,是情节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由欲的极度张扬到曲终奏雅的“空”之间必不可少的转换环节。将为大众普遍接受的因果报应观念引入艳情小说,是为了强调艳情小说的劝惩意义,从而为艳情小说在大众文化中赢得一席之地。然而正是小说中的“以淫报淫”观念,以及分辨情欲的二元标准,暴露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伦理的荒诞之处。男性纵欲的果报由女性承担,已从根本上背离了倡导众生平等的佛教观念和因果报应的主旨。明清艳情小说中的这种双重因果观念,是男权中心主义集中的、直露的表现,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影《乘风破浪》在青春类型的包装之下讲述了男性的成长故事。从表层叙事看电影讲述男性的情感经验,其实实践了向父权秩序回归和靠拢的文化立场。男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带有符号化特质的男性能指形式,都是欲望化的性别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5.
女性的性别界定是历史造成的,对身体的压抑和对女性的剥削被置于同一符号之下。日常生活中的"食、衣、色"是与人类身体最密切相关的三大元素,其书写被台湾女作家赋予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三大元素关乎感官、欲望、情感等,虽被男性所建立的以心灵、精神、理智为主导的世界所轻视,但台湾女性小说却用它们揭示了男权话语下女性"无我"的历史真相,以及性别政治中权利和权力问题的复杂性,检视社会形态和日常生活如何建构了女性的身体及身份,并追溯这种建构背后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而用非二元性的言说方式来呈现非父权式的身体及性别表达和女性主体建构。  相似文献   

6.
赵娜 《教育艺术》2020,(4):51-51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之后,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关注。幼儿美术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幼儿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个性人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帮助。没有一种形式比美术活动更能够给孩子滋养,也没有一种形式比美术活动更能够让孩子畅快地表达心声。"玩色游戏"主题活动就是打开孩子心灵和世界对话的那扇窗,运用多种感观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相似文献   

7.
"下半身"诗歌创作与身体写作都是以身体感受为写作源泉,以身体感受为内驱动力,表达来自内心深处的欲望。女性用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从女性自身的感受中寻找女性特有的话语,抗拒男性话语权。而"下半身"诗人则是对主流意识文化的抗拒,但是"下半身"诗人没有将身体写作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没有使身体写作完成文学性的诗学转换,而最终滑向了纯粹的肉体写作。  相似文献   

8.
《醒世姻缘传》是清代百回本世情小说,以“两世姻缘,因果报应”为线索,塑造了薛素姐虐待丈夫、忤逆公婆的“悍妇”形象,颠覆了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家庭道德伦理体系。细读文本,通过女性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对男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理解。通过分析薛素姐与其家庭成员的关系全面的把握其“悍妇”形象,并深入挖掘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清女剧作家的戏曲作品中有十分突出的热衷神仙内容表现的叙事特征,尽管承袭了男性剧作家的创作传统,但却能从女性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心态出发,呈现出不同于男性剧作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理想。女剧作家或借助这一叙事传统表达自身对于仙界宁静和自由的向往,或将自己对于婚恋和现实人生的思索借助仙界人物之口传述出来,这些剧作为我们观照明清女性深层欲望、价值观及自我认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的“无所谓”“寄生”“傍老”“啃老”,到随后的青年“丧”“废”“佛系”,直到如今被广泛使用的“躺平”话语,不断表达着青年“低欲望”的社会现实。青年“低欲望”现象开始于对青年另类表达的批评反思,流行于网络文化中的压力讨论,至如今已有泛化、大众化之势。青年“低欲望”现象是时代青年逃避现实、遭遇生命意义危机及自我效能感低下形塑的结果,是对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消解。对青年的心理韧性的塑造需从促进消极后果最小化的应对策略向积极后果最大化应对策略的转化,实现应对过程的韧性调节;通过社会责任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其社会网络的联结,完善韧性保护机制;引导青年树立意义导向的生活目标以促进青年在积极情境中寻找意义、消极情境中创造意义,提升青年韧性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以父权制为核心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男性是欲望的主体,是"自我";女性则被降为男性欲望的客体,是"他者"。安吉拉·卡特在长篇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邪恶欲望机器》中,对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的客体和主体的身份进行了解构:作品戏仿传统的作为欲望的对象的女性形象,并有意模糊和将女性角色置于小说的背景以突出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被客体化的地位;凸显男性形象,使众多的男性形象突出为张狂、喧嚣的欲望的主体,使之与模糊的女性形象成对照。通过戏仿和夸张的手法,卡特有意使文本中女性和男性形象都脱离了真实自然的人的形象,从而颠覆了父权制文化中的两性身份。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文言小说的高峰,更是中国志怪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它包含许多传统文化思想。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聊斋更是兼具各种文化心理,很难全部都把握到位。本文仅仅探讨该作品中"因果报应"思想的体现,这一思想受儒释道诸家的共同推崇。《聊斋》无时无刻都透露着因果报应的必然性,篇幅最多的莫过于对因果报应的故事和描述。本文简要分析蒲松龄这一观念形成的渊源和具体作品中的体现,从而进一步分析他在《聊斋》中大量描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这样的思想的创作意图及其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分层目标,注重评改,刺激欲望,想方设法抓住一切契机,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从"习作"走向"喜作"。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变化相应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情感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反映在戏曲作品中则以表达个人内在情感欲望和情与理的激烈冲突为主线,主张人格的自由与平等,集中表现在剧作家们塑造的女性形象所持有的爱情观上,明代中后期传奇戏中的言情剧形成了以色、才、情三者相融合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含蓄.追求“意会”。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倾向是凝聚的,虽然形式有些零散。诗文里也是如此.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是和诗文中的景物相融合.而不是直白的表达。所以,看景“色”即知心“色”.作者感情愈是细腻入骨.景色描写愈是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6.
萨特的“反思”概念的本体论内涵与心理学的“反思”概念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对立首先体现于对时间性的理解,其次体现于思索“欲望”的不同的角度。心理学把“欲望”自在化、外在化、抽象化,而存在的精神分析则把欲望作为自为的根本存在方式。通过福楼拜的案例,萨特分析了个体根本性的生存欲望如何超越自在的语言而获得真正的“表达”和“写作”。最后,我们比较了德勒兹的欲望—生成的理论和萨特的欲望理论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尘埃落定》中的塔娜,有学者概括为“花妖狐媚型女人”、“放荡型女人”。作为一个女人,她和作品中的其他女人一样,身上承载着男性中心话语对女性主体性的压制。作为一个“妖女”,她和男性作家笔下的其他“妖女”一样,成为男权话语下男性欲望的投射,在欲望化叙事中,为男性中心话语所妖化。“妖女”多歧路,却殊途同归,是男性潜意识的代言者。  相似文献   

18.
第一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愿意写”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葛毓臣 《老年教育》2013,(11):16-17
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是济南市民最引以为豪的风景名胜。趵突泉东门前向南的大路即趵突泉南路,老济南人过去称之为“山水沟”。这里多年来承担着泄洪缓压的功能,每年的雨季,南部山区一旦山洪暴发,洪水就从山水沟流入护城河。而暴雨过后,这里便污水横流,尤其是夏季,沟里沟外蚊蝇乱飞,犹如当年北京的龙须沟。  相似文献   

20.
指出"大团圆"的心理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独特的审美范式。阐述四大南戏中的"大团圆"现象表现特征,即表达美好愿景和因果报应观,从而产生"好事多磨"的戏剧效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为尚"圆"的传统观念、弱者的自我安慰及戏曲本身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