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认识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的典型。而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认识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的典型。而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8)
动画作为文化艺术载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根源于地域民族文化的内核。对日本这样一个具有世界范围重要影响力的动画大国而言,其代表性作品体现出的对本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审美意识所进行的自觉承载和深入展现,是日本动画鲜明特色及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旨。本文认为,对其的梳理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层次解读日本动画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同时,对于我国动画艺术重新审视和承继自身文化传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星  张萌 《传媒》2023,(9):15-18
<正>作为地理概念上的东北亚包含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蒙古国东部;但在国际比照的视野下,东北亚地域的影像构建与传播将比对焦点划定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相邻的日本及韩国,在相近的社会特征与民族文化下形成地域影像的比照关系更为精准和凸显。中国东北地区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策源地,从东北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东影”)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长影”),从电影制作到动画制作,东北电影为新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贡献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人文意象、技术支持和生活景观。然而近年来的东北影像传播相比于国内其他区域影像的风起云涌,略显星星点点而缺乏整体建树;  相似文献   

5.
皮影是我国民间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具有巫术、教化、娱乐和审美等戏剧功能,也曾在我国的革命宣传与电影制作、动画制作等文化艺术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皮影戏已陷入濒危的处境,如何开展对其的研究和保护,也成为了新时期文化艺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艺术形式,电影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多种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发展,迫切要求电影产业的改革与之相适应。在促进电影产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遵循电影艺术规律和电影市场规律,多出优秀作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此做好新时期电影工作必须重视下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紫枫 《传媒》2022,(8):72-73
动画是集电影、绘画、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其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动画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在演绎历史故事、传承中华经典的同时,很多作品与社会生活和时代背景更加紧密相连,引发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更深思考,为中国动画讲好中国故事奠定了基础。本文以近年来热门国产动画片为例,分析了中国动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力求为中国动画海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动画的后现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动画植根于日本的绘画传统,同时也受到迪斯尼动画和西方电影的巨大影响.但是日本动画从画面风格、镜头移动、叙事结构、背景音乐等方面都和好莱坞主流风格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日本动画的有限动画(Limited animtion)①风格--"超级扁平",这种独特的后现代色彩的风格与手法引起许多好莱坞同行关注并被观众广泛接受.研究日本动画的艺术风格独特性对于更好地发展中国动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十余年来,中外合拍片已经对我国电影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票房号召力和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产生的文化传播效应也是巨大的。基于此,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中外合拍片对中国电影经济以及中国文化推广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深入,新的信息技术与数字新媒体密不可分,为未来的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媒体和信息艺术在各种信息媒体上广泛传播,包括电子书、电影、动画、互联网、相机等。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视频内容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文化融合产业。数字多媒体动画作为现代动画设计过程中的辅助驱动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本质上讲,促进了动画设计更紧密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5,(7S):38-38
当日本流行文化产品,如漫画、电影和电子游戏,风行美国时,耶鲁大学出版社和日本学会就大胆预测,这些文化产品展览目录也能像日本漫画和动画图书一样销售不俗。  相似文献   

12.
《秦时明月》是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其制作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进行了有机结合.利用数字技术将中国古典文学、哲学、建筑和传统艺术形式等诸多中国文化融合到动画作品中去,实现了现代数字技术与古代文化的艺术融合.而数字技术这一新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也使动画的审美体系发生了变革,数字动画带来的一系列审美创新也促使了中国动画创作风格逐渐由新世纪早期的借鉴国外回归民族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在动画产业链经历始端到中端的过程中,将漫画改编为动画、电影的优势以及对于中国动画事业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国家动画产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合理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3,(21):40-43
时空观研究,是当下哲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对电影艺术、动画艺术来讲,时空观的建立,有助于该艺术门类的审美理论的丰富。动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当今最新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又集中体现了艺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也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其内部构成了一个艺术时空,外部有一个社会时空,二者架起创作者和观众的桥梁。本文选取了动画电影中一个门类:关于某日危机的故事题材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影片的解析,发现动画时空观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李汐 《新闻传播》2009,(7):92-93
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动画诞生以来,各国的动画交流就十分广泛。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创作出一批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画片,且在国际获过大奖。可是,中国动画片发展到现在却陷入了沉寂。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更多的是加菲猫、史努比、奥特曼等外来卡通形象。  相似文献   

16.
《千年女优》是日本动画大师今敏的集大成作品,不仅将非线性叙事与日本的历史融合,还使用了高超的"今敏式"转场,在人物、细节上也运用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手法。本文对《千年女优》所运用的影视艺术语言进行分析,并简要探讨今敏对动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电影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构国家形象的目的是承担在国际上从正面或侧面的宣传中国的正确形象,与此同时展现了中国当下的实力以及发展水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众传媒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进而也是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而电影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国产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国家形象"的媒介方式,同时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8.
张芳  李凤 《今传媒》2014,(8):100-101
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文化融合已经日趋激烈,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日渐残酷,众多动画电影制作者都在思考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同样的东方大环境,日本动画电影的迅速崛起带给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希望。宫崎骏动画的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当如何汲取其中的营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宫崎骏动画的成功因素,期望为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困境寻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19.
周广 《出版广角》2019,(22):47-49
“圣地巡礼”是由日本动画粉丝自发形成的动漫亚文化,目前“圣地巡礼”已发展为由地域、动画制作方、粉丝共同开展的活动。随着我国优秀国产动画作品的涌现,动画旅游热潮在国内兴起。日本的“圣地巡礼”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提高动画内容创作水平,完善产业链合作模式,拓宽动画旅游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0.
分析动画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跨国界性,强调动画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和突出效果。结合中国动画产业的实际困难,提出加强市场开发,达到通过动画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目地。从市场开发角度,通过动画的年龄定位,把动画产业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逐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动画在各个阶段的现状和市场应对的方法。希望为中国动画早日拥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提供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