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的艺术家"是相对于专业艺术家而言,他们并非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而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具体表现为应具有健康的审美观与较强的审美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正>在众多的人类表达途径中,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感染人,影响人。艺术由于受社会的外力作用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化构思与创造力,而使艺术具有独特的特性。所以,把握和理解艺术特性,使审美层次更具有深度和广度。1、艺术来自现实,高于现实艺术形象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来的,但是它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以艺术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当从理论层面明确审美教育目标和创新教学方法,幼儿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美育教学,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来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当前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存在的问题是:兴趣培养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够多元。教师应不断探索和调整教学策略,助力幼儿加强审美和创造力。幼儿审美与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策略主要包括:设置多维艺术环境激发幼儿兴趣,利用多层次审美素材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深挖美术活动的审美源泉,开拓美术活动中的审美视野,在全面、科学的美术教育指导下,帮助幼儿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曾感慨地说:“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功能——能够产生高级意识的那部分功能衰退。”他指的就是人的综合审美力和内在情感的能力。伟大艺术思维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和情感。特别对天才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杰出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更与艺术审美的判断力、鉴赏力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5.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当前音乐审美教育中制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等等,本文试从以上角度探究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是幼儿能力的最高表现,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同。许多专家从心理和教学的角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在宏观上给予我们理论上的指导。笔者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细化,并加强具体教学环节与创造力培养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文学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幼儿的价值取向文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心理功能的发展。许多教师在组织文…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既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目标,也是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美术教学的任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形成各种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必须高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幼儿的审美教育与自主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坚决放弃旧式幼儿教学观念,要坚持艺术教育这一理念。在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审美教育与自主创造力始终都相辅相成、彼此渗透,帮助幼儿整体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对分裂性的价值追求和工业技术形式扼制了人类自由的天性,这种技术理性对艺术的统治最终导致人的反抗。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回望民间手工艺术形态的丰富性,在中国民间美术资源中寻找到了古老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交汇点。他们在民间美术工艺手法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或者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通过手的功能恢复与解放,再次彰显出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创作中既领悟到心性的开敞,体味到返朴归真的审美幸福感,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生命的真挚体验和追求。本文通过几个艺术创作个案来具体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将民间美术工艺手法转换为当代艺术创作手段。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分析,为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的美感诱发,既要在审美观照中进行,又要在实践操作中实现.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训练与培养离不开审美观照与实践操作的互促互渗.  相似文献   

11.
邹磊 《上海教育》2023,(12):71-72
<正>创造力是在审美、道德、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基础上形成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从多方面入手,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审美为核心,不断强化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和创作活动的热情,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科学的创造力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已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通过培养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与古诗词的语言美、形式美、韵律美、意境美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实践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真实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语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刘增爱 《文教资料》2012,(18):122-123
中专语文美育目标的定位是中专语文美育的定性问题,它关系到语文美育的层面及美育方法的选择。作者认为中专语文美育定位为:"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以培养审美创造力为辅",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中专语文美育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美读法、鉴赏法、作文法。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学生的生态自我,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审美能力的开发是平面设计专业能力培养中囊括的基础和内在要求,而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有较高层次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而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并不是先天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与鉴赏力。  相似文献   

15.
席勒美学思想中包含着对大众审美趣味的建构,认为良好的大众审美趣味对人类个体精神发展与社会和谐起到推动作用,艺术家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艺术家从正面引导民众的审美.席勒的思想对我们当下社会大众审美趣味的建构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力的固有内涵,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创造性人格不仅具有一般特征,还存在个体差异。科学家和艺术家具有不同的创造性人格特质,艺术家对情绪更敏感、更反叛、更女性化,而科学家则更有责任感和更专断。以往关于科学家和艺术家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宁国中 《甘肃教育》2020,(5):149-149
普通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应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能力。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实施与空洞的说教是水火不容的,所以教师应该具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能力,寓教于乐,通过情感渗透与美感传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悟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尽管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广阔源泉,但是只有那些与艺术家发生了审美的关系、被艺术家审美认识与发现了的事物,才有机会进入艺术美的神圣殿堂;也只有那些对生活有着独特而深刻的发现的艺术家,才有资格在文坛上赢得自己独立不依的位置。所谓艺术发现,就是艺术家对生活充满激情的独特的审美认  相似文献   

19.
中职美术欣赏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艺术素质为主要目标。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但更主要的任务,是为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学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创造力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育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幼儿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和游戏等活动表现出来,并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深入开展美术教育,必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更关注情境的呈现,问题的开放,材料的适度,内容的选择,倡导让儿童在生动、趣味的情境中进行充分的表达、表现与创造。本文阐述了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理论注入幼儿园常态的美术教育中,并探索出情境美术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保持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