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价值鉴定是影响和制约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档案鉴定工作处于停滞和半停滞状态,已成为我国档案工作实践中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我们分析一下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应对策。一、制约因素分析(一)心理因素1、怕错心理。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准备战争的浓烈气氛下,档案部门高速度地开展大规模的档案鉴定工作。由于着眼便于转移  相似文献   

2.
中国没有档案鉴定理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需要有稳定的高质量的档案为之服务,加之现代文件增长的速度很快,又很档案部门形成一个强大的压力,于是多年来处于停滞状态的档案鉴定工作提上了日程。全国各报刊上发表有关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文章,比前些年大大增加了,说明我国档案界已开始重视这项工作。但是,在探讨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中,提出了中国有无自己的鉴定理论问题,有人说有,有人说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主张中国有档案鉴定理论,拙文对此问题谈几点看法,就教于档案界同仁。一、档案鉴定工作源远流长我国档…  相似文献   

3.
档案鉴定就是甄别和判断档案的价值,对其进行不同的处理:或移交档案馆永久保存,或剔除加以销毁,它是决定档案存毁命运的重要手段,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最重要难度最大的环节,关系到国家“历史记忆”的完整。虽说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这项工作的开展相对于档案馆其他工作而言还很落后,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馆藏量和档案鉴定的矛盾日渐明显。探究档案鉴定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始终,无论是文书立卷、接收入馆、对外开放、销毁档案,都离不开档案的鉴定,尤其是保管期满档案的存毁鉴定工作,直接关系到馆藏的质量,目前档案馆(室)中有许多短期档案、长期档案已保管期满,其中有大量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占用了库房有限的存储空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不利于对有保存价值档案的保护与管理.由此可见,存毁鉴定工作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存毁鉴定难,难于上青天.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5.
档案管理工作是由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编研等一系列专业工作环节所组成的。其中,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管理的起点和终点,并贯穿在档案管理其他业务环节中。鉴定在档案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档案鉴定工作直接决定各种档案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发挥档案价值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单位和部门的档案鉴定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企业档案鉴定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6.
鉴定工作按档案工作各环节的流程,可分为前期鉴定和后期鉴定两部分。所谓前期鉴定,主要是针对进馆前哪些资料需要归档作出准确判断,既不能让有价值的档案从眼前流失,更不能把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收进馆内,造成后期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档案的后期鉴定工作(包括销毁工作),是指成立专门的鉴定委员会,对档案保管期限已满,并确定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鉴定、剔除并最终销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鉴定工作按档案工作各环节的流程,可分为前期鉴定和后期鉴定两部分.所谓前期鉴定,主要是针对进馆前哪些资料需要归档作出准确判断,既不能让有价值的档案从眼前流失,更不能把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收进馆内,造成后期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档案的后期鉴定工作(包括销毁工作),是指成立专门的鉴定委员会,对档案保管期限已满,并确定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鉴定、剔除并最终销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论县档案馆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必要性于路生,林华荣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前些年县级档案馆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档案馆的达标升级和丰富馆藏等项工作上,因此,忽视了对馆藏档案的鉴定工作,致使馆内大量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和一些早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  相似文献   

9.
试论档案的实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档案鉴定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提起档案鉴定工作通常的概念多半是仅限于对档案保存价值作出判断并划定相应的保管期限而已。档案鉴定工作全面地讲应包括鉴别档案的真伪和鉴定档案的历史价值,在档案馆(室)业务工作中经常进行的鉴定工作主要是后者,所以档案界通常所说的档案鉴定工作是指鉴定档案价值,即档案价值鉴定。随着档案鉴定范围的扩大,档案鉴定的领域已不能仅局限于价值鉴定,  相似文献   

10.
宗澍 《北京档案》2006,(12):9-10,15
[规划原文]各档案馆室要重视并认真做好档案鉴定工作,使档案资源在齐全完整的基础上优质精炼. [解读]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基础业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档案质量的重要工作."十五"期间,一些档案室开展了档案鉴定工作,但从整体上看,档案鉴定工作在各单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进室前的价值鉴定工作大多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一方面,档案"入口"关把得不严.一些不该归档的文件归档保存,在保管期限的划分上,有保管期限划得过长的现象.另一方面,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开展不理想.档案室开展包括销毁文件在内的全过程档案鉴定工作的很少,造成了档案只进不出的怪圈,导致了档案管理压力加大,保管成本增加.室藏档案鉴定工作,不仅关乎本单位档案的优质精炼,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档案资源的整体质量."十一五"期间,市属单位档案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在建立健全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落实.二、要进一步完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严把档案"入口"关,努力做到有价值的文件一份也不少,没有价值的一份也不收.三、建立健全档案鉴定机构,严格按照档案鉴定销毁方面的规定,定期开展到期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工作.四、注重档案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驾驭档案鉴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现状,阐述了高校馆藏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高校档案工作中,包含着"收集、整理、统计、保管、鉴定、检索、编研和服务"八项具体业务工作,而"鉴定"这一基本环节的业务工作并未随着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基本上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价值的鉴定是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由于鉴定工作理论的滞后,导致档案鉴定工作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大量未经鉴定或鉴定后未作销毁的档案占用了有限的库房,占用了许多装具、耗费了许多人力去管理,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现状我国档案鉴定工作总体上来说处于停滞与半停滞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一)馆藏档案、资料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1983年全国档案馆馆藏档案5477万卷(不含零散文件),1990年突破1亿卷大关,1993年底达到10458万卷,10年平均年增长9.1%。照此速度,再过10年,我国档案馆馆藏档案还会1990年数量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2亿卷。实际上,截止1997年我国拥有各级各类档案馆已达3706个,馆藏档案已经突破2亿(册、件)。1983年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资料1119.27万…  相似文献   

14.
对诉讼档案价值进行鉴定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需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档案处对诉讼档案价值进行鉴定,就是甄别和判定诉讼档案的价值,判定其具体保管期限以及对保管期限已满的诉讼档案进行销毁的工作。鉴定诉讼档案价值的原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诉...  相似文献   

15.
档案价值鉴定是档案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同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等都是档案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中外许多档案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在长期实践中,他们不断总结和探索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这些理论对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绪奇 《兰台世界》2007,(6S):37-37
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价值的鉴定是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由于鉴定工作理论的滞后,导致档案鉴定工作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大量未经鉴定或鉴定后未作销毁的档案占用了有限的库房,占用了许多装具、耗费了许多人力去管理,造成了人力的浪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古就出现档案鉴定的思想,如唐宋时期律法中提出的"三年一拣简"的规定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是"鉴定"一词出现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时.50年来鉴定的理论和实践是档案工作者一直孜孜以求研究的问题,但由于档案工作重存轻销、鉴易销难等实际情况,造成今天鉴定工作仍处于"停滞和半停滞"的状态.鉴定较之档案工作其他环节的特殊性在于鉴定既涉及档案工作内部也涉及外部,鉴定所选择的结果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其他环节,收集、保管等环节一般来说仅是档案业务,而鉴定则是必须有社会的参与,鉴定是所有其他环节的前提,鉴定决定着其他环节.致使鉴定工作成为档案工作环节中最难也是争议最多的环节.本文结合以往的鉴定观点阐述对鉴定内容开展工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档案学理论认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1]"鉴定解决档案实体的存毁问题",[2]对经过鉴定"没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已经保管期满的档案就要进行销毁"[3].<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机关应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鉴定工作结束后,应提出工作报告,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登记造册,经本机关领导人批准后销毁.  相似文献   

19.
档案价值鉴定需要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的指导,档案价值理论及其鉴定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必须扎根于档案价值鉴定实践的沃土。没有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指导的档案价值鉴定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是来自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不可能得到理性认定。因此,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与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不完善,特别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理论体系尚未形成,难以有效地指导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实践,这是档案工作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把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谈所谓"大内档案">,笔者对档案鉴定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鉴而不销"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经鉴定已无档案保存价值的档案可能仍有其他保存价值,档案鉴定后的处置(主要是销毁)应早日列上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