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日驱蛔     
蛔虫病是人类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预防蛔虫感染重在把好病从口入关,如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等。那么,已感染蛔虫者,何时驱蛔最适宜呢?一般认为,秋季是驱蛔的最佳时机。因为夏季是蛔虫感染的高峰季节,而虫卵进入人体后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才能发育为成虫,最后定居于小肠。  相似文献   

2.
金秋,驱虫正当 夏天,人们常贪吃生冷瓜果,各种主卵“快捷方便”地登上了这一班班顺路车。比如,蛔虫卵进入人体以后,先在小肠里孵出幼虫,约2小时后,便钻进人的肠壁,随着血液在人体内循环,进人肝脏、心脏,4天~5天后移到肺部。幼主在肺内经过两次蜕皮;再经过气管到达咽部,然后被咽下,经胃再次到达小肠,并在小肠中“安营扎寨”,发盲为成虫。这段“生命之旅”大约要 70天左右的时间,目前各种驱虫药都只能驱除成虫,而对正在“旅行” 途中的幼虫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夏天感染的蛔虫卵只有到了秋天发育为成虫才能被驱除。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物》第一册 (下 )第四章“线形动物门”中的“图Ⅲ— 18 蛔虫的生活史”(见图 1) ,虽能较清楚地反映出蛔虫一生的几个阶段 (受精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侵染过程和移行路线 (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肠壁血管→肝→心脏→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食管→胃→小肠 ) ,同时用点、虚线、断线、实线表示蛔虫的几个阶段的所在位置。但笔者认为该图存在一些欠缺和不合理之处。理由如下 :( 1)众所周知 ,生物插图及人体插图的绘图原则是按面对读者定位 (注明除外 )。按上述惯例我们可以认为图 1中的人体插…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儿童蛔虫感染率为60%—90%,危害严重,甚至有蛔虫病致死的报道。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蛔虫感染率明显降低。而蛲虫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率非常高。浙江某县一小学280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蛔虫感染率为0.87%,蛲虫感染率为24.46%。四川某地检查426名儿童,蛲虫感染率竞达50.9%,玩具虫卵检出率86.96%,桌椅为94.44%,被褥为66.67%。可见及早预防肠道蛲虫感染至关重要。蛲虫病的感染途径及其危害蛲虫的感染途径有四条。⑴直接感染:虫卵从肛门至手经口感染,此时检测儿童手指或指甲缝中可发现虫卵;⑵间接感染:虫卵通…  相似文献   

5.
谈蛔虫病     
蛔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农村里儿童得这种病的很多。蛔虫的形状象蚯蚓,皮肤光滑,活的蛔虫是淡红色,死后变成灰白色。它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雌虫比较长而粗,雄虫比较短而细。雌雄成虫在小肠交配后产卵,随大便  相似文献   

6.
常常见到一些家长带了孩子来找医生,说是孩子脸上有“虫斑”,肚子里准有蛔虫,要求医生开些驱虫药。“虫斑”与蛔虫感染有没有关系?是否可以作为小儿感染蛔虫的标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曾选择脸上有“虫斑”的儿童100例,并且以无“虫斑”的儿童100例作对照,借显微镜查蛔虫卵,比较二者的蛔虫感染率。结果发现虫斑组和对照组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5%和22%,经过统计学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遵义医学院大学生常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选择遵义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716名)为调查对象,通过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及定量透明法三种常用粪便检查方法检测其粪便中寄生虫的虫卵。结果:通过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测出蛔虫卵(未受精)及鞭虫卵,通过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测出钩虫卵,利用定量透明法分别计数以上三种虫卵的显示,蛔虫卵(未受精)EPG为600,鞭虫卵EPG分别为24及48,钩虫卵EPG分别为120、168、264、312及360。结论:该群大学生常见寄生虫感染主要涉及蛔虫、鞭虫及钩虫,其中钩虫的检出率最高,这为指导大学生对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者一个人少者几条、几十条,多者几百条,甚至上千条。据我们对我县农村学龄前儿童现场调查,蛔虫感染率达70%以上。感染后除出现食欲下降,腹痛,智力发育迟钝,蛔虫从肛门口、鼻爬出外,还会出现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阑尾蛔虫症等几十种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都免不了手术  相似文献   

9.
曾听过一位教师在《蛔虫》一节的优质课上,讲到蛔虫的危害时称:“蛔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里分泌毒素,引起人体精神不安,如失眠、烦躁、夜惊、磨牙等”。“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若小孩夜间磨牙,一定是得了蛔虫病”。小孩夜间磨牙,一定是得了蛔虫病吗?  相似文献   

10.
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对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卫生部不久前对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广泛存在于我国人群中的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已大幅度下降(从1992年的62.2%下降到2003年的7.7%),取而代之的是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生鲜口味”所致。  相似文献   

11.
蛔虫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往往影响小儿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关注蛔虫病的防治,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四个特点 1.传染途径:环境被蛔虫卵污染,是小儿蛔虫病的主要病原.小儿喜欢在地上玩儿,蛔虫卵沾在手上,特别是指甲缝中,很容易带进口中.有时尘土飞扬,蛔虫卵随之腾起,被小儿吸入鼻腔或落到饭菜食具上,也能造成感染.此外,粪便污染水源和苍蝇携带蛔虫卵也是感染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蛔虫说话     
陈立武 《师道》2006,(7):29-29
蛔虫能说话吗?能呀!我就让蛔虫在课堂上说话了。教学《蛔虫》———《生物学》线形动物的代表时,同学们对蛔虫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常用“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为它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许多学生都有过被蛔虫感染和驱虫的经历,对蛔虫认识较多,感悟较深。“同学们,大家知道蛔虫寄生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学生:“肠子里。”“对,大家了解得不少,蛔虫主要寄生在我们的小肠里。吃喝着我们已消化和半消化的食物,剥削着我们。那么,患了蛔虫病的人会怎么样啊?”学生:“营养不良,贫血。”“回答…  相似文献   

13.
肠道蛔虫症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宝宝感染的几率更高。肠道蛔虫症之所以能广泛地感染,是因蛔虫繁殖能力极强的缘故。在雌蛔虫的体内可存有两千余万枚虫卵,每日产卵约20万枚。蛔虫卵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干、冷,对一般的消毒剂不敏感,在50°C的水中能生存半小时之久。宝宝在地上玩,吃东西前不洗手,或吃不清洁的果品、生菜等,均易使蛔虫卵进入体内。虽然大多数蛔虫卵能被胃酸所杀灭,但侥幸过关的蛔虫卵便会在宝宝的肠内孵化成蚴虫。蚴虫经过肠内微血管进入门静脉、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经右心室进入肺,穿破肺毛细血管后沿气管到达咽喉…  相似文献   

14.
临床研究发现,胆石症有“年轻化”、“儿童化”趋势。小儿胆石症之所以日渐增多,是因为城市儿童进食荤食、精细食品过多,活动时间由于学习紧张而相对较少,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也相应升高,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相应升高,促发胆结石形成;农村儿童主要是由于卫生差而致蛔虫感染,蛔虫进入胆道,虫卵和死亡的残体成为结石的核心。胆石症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胆  相似文献   

15.
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在少年儿童中流行很广,农村高于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近几年蛔虫感染率为10~30%,广大农村感染率在9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蛔虫病列为第三世界的疾病。有些人认为,人的肚子里有几条蛔虫算不了什么,还有人更是错误地认为蛔虫能帮助消化,称它为“消  相似文献   

16.
虫虫扫光光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08,(10):48-49
如何阻止寄生虫跑到孩子身体里?如何把已经进入孩子身体的寄生虫驱逐出去?一起来看看!说起寄生虫,很多人就会想到蛔虫。其实,除了蛔虫,寄生虫还包括蛲虫、钩虫、弓形体等。它们的成虫寄居在人体内,而虫卵会随着粪便排出,如果粪便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可能污染蔬菜和水果,或经未洗干净的双手,进入人体而寄生。它们不仅抢夺孩子的营养,造成孩子生长  相似文献   

17.
囊虫病是链状绦虫(猪内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组织内部引发的疾病,以脑、皮下、肌肉、眼、口内多见,主要通过不良的卫生习惯及不好的卫生环境所传播。健康人食用了患有囊虫的病猪肉(俗称豆猪肉)后,会在人肠内发育成成虫——绦虫。绦虫仅在人的肠道内寄生,由一系列节片组成,每一个节片中都有两性生殖器官,可自体受精。节片成熟后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再一个成熟节片内含有550—600个虫卵。猪或人误食了绦虫虫卵污染的水源、水果、蔬菜等可使虫卵在人或猪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寄生,称之为囊虫病。人的囊虫有70%寄生在人脑内、称为脑囊虫病…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蛔虫吗?它是一种寄生虫,它的形状和蚯蚓很相似,而且它的虫卵很小,用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的。若平时我们不注意个人卫生,比如饭前便后不洗手,吃东西时不干净等,就最易遭到这些“细致入微”的“黑客”的攻击。进入肚中的蛔虫卵在你营养充足、温暖的肠道中。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开发出借助增减二氧化碳气压对稻谷等粮食进行杀虫处理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技术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体的危害都较小。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这一技术利用了高压状态下突然减压会使物体膨胀的原理。具体做法是:将稻谷放在处理槽内,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会渗透到害虫成虫、幼虫的体内及虫卵内部,而几乎不渗透进谷粒。然后将槽内气压升高到3039750Pa,持续数分钟后突然减压。这时,几乎所有的害虫都会因身体膨胀破裂而死,虫卵也被毁坏,谷粒则基本不受影响。日本迄今一般采取熏蒸溴甲烷的方法对粮…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实验,是运用直接涂片法观察寄生虫卵。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