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记者的平常心万刚记者是不平常人。社会分工赋予了我们不平常的职业和身份。我们能进入别人不能进入的领域,我们能了解别人无法了解的事情,我们能亲眼看到历史的形成,亲手报道正在形成的历史。大众传播媒介能使我们的劳动成果迅速地产生较高的知名度。记者又是平常人。...  相似文献   

2.
有人戏说久搞新闻的人比平常人多了只眼睛,长期从事业余报道,我以为这多出的一只眼睛就是心眼.我们只有多出这只心眼,处处争做有心人,眼里才能看到新闻,耳里才能听到新闻.而怎样去看、去听新闻,说到底就是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名好新闻工作者的本事之一就是能写出人人眼中皆有而笔下皆无的新闻来.我们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身边无处无新闻,只要多长这只心眼,处处留心观察、思考,不愁写不出新闻,不愁不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人的职业生涯是与纪律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中外皆然。香港资深新闻人士阮次山甚至这样说:“在编辑台上,没有‘民主’可言。总编辑对所有文章和工作人员有绝对的指挥权,这和新闻自由无关。”但是,新闻人的心灵世界,又是要求最自由的,他要比常人站得更高,要有比平常人更强的精神企求。对于新闻人,如同莎士比亚所说:当一个人的思想不能比飞鸟上升得更高,那就是一种卑微的不足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平常人、普通事,成为新闻报道素材。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的电视社情新闻,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新闻切入角度、陈述方式和意义阐释,值得研究和关注。(一)所谓社情新闻,是指纪实报道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引出新闻事由。记者抓住线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2005年阅读媒体的一个最强烈感受,就是无论都市报还是党委机关报,包括政府主办的主流电视频道,新闻的主人公,所浓墨重彩报道的对象,明显表现出一种观念上的自觉。平常人的感人事迹,普通人身上的感人光辉,正越来越多地走向报纸的显位置,占据了报纸越来越多的版面和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这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的关键句.趣味性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成为当今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西方媒体认为趣味性是新闻的试金石,我国媒体也在平常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境遇中努力挖掘新闻的"戏剧性"和"人情味".非语言在表达趣味性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使新闻作品变得好看好听"有趣"起来,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提高了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刊中刊     
《视听界》1994,(4)
我这个刚到不惑之年的人,为宣传计划生育,已经爬了二十五年的格子了。从我手里写出的计划生育方面的新闻、文艺稿子,大约有1500篇。是的,二十五年时间,1500多篇稿子,这对于平常人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可是,在我这样一个双眼视力不足零点一,眼睛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定位     
当今时代,社会生活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也让我们时时面临着应对新闻的考验。当我们经过了新闻采访,面对光怪陆离的新闻能否作出准确的定位,往往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效。就新闻定位而言,我以为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面对国际国内形势重大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的指导地位和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新闻队伍,把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任务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敏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纵观今日我国之新闻(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上的新闻),虽不乏上乘之作,但仍觉得有相当一部分称不上新闻,有些勉强称其为新闻的,也不让人解渴。究其原因,还是与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敏感有关,或日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中还有不少同志缺乏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1.
花晓 《青年记者》2007,(10):49-50
我们知道,新闻写得是否深刻,同所选择的题材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题材重大的新闻容易写出深度来。然而,作为军区报社记,特别是基层新闻干事、报道员,我们所接触到的新闻,往往是一些凡人凡事。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新闻写出深度呢?答案是肯定的。需要我们研究的是,如何才能把新闻写出深度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我们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写什么样的新闻?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作为面向三农的周三刊专业报纸——《黑龙江科技报》,虽然我们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传递信息,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职业思维和专业角度作一些前瞻性、指导性和探索性的报道,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指导三农,  相似文献   

13.
广播记者和编辑如何用笔和录音机,把平常人的声音、姿势行动等完美地表现出来;播音员如何心领神会地发挥吐词和发音技巧,把一篇稿件或一组节目完美地、准确地播报出来;二者共调动听众的收听兴趣,使听众赏心悦目,激起喜怒哀乐的情绪,像磁石一样地把听众吸引进报道描述的新闻事实中去?达到“听”中有“看”的效果。这些始终都是摆在同行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来提高广播新闻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7,(12):40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继“十一黄金周”之后,商场超市又会经历一次客流高峰,在这些天,你会受到商家格外的礼遇,这些钱袋并不饱胀的平常人被尊为上帝。在无数次流连忘返、收获各种心情和表情、钱袋空瘪之后,回到现实中,回到自己的家,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此时,也许你会冒出一个疑问:在这个消费时代,自己真的是上帝吗?  相似文献   

15.
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佳新闻技术工作者”,我们引以自豪并感到无比荣幸!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十佳”新闻技术工作者,衷心感谢新闻技术行业同仁们对我们的信任,感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授予的光荣称号。我们珍视这个荣誉,因为我们深知它来之不易。然而,荣誉更使我们深深感到肩上所负的责任和时代的重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将进一步激励和鞭策自己去锐意进取,为推动新闻技术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和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16.
对我们共和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九九七年来到了。在新的一年,为落实“九五”计划,各行各业都在展现新姿,我们新闻宣传战线也当有新的作为,为改革开放事业做出较大的贡献。基于此,本利从开年第1期起特举办“新闻普遍规律与党报特殊规律”有奖征文活动,这也是新年度我们为进一步繁荣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项举措。研究新闻传播规律,这是一个重大庆历。因为,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及其发展形成的一些特殊规律,它们几乎涵盖了新闻理论、新闻事业和新闻实践的方方面面。但是,以往我们对新闻规律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既然如此,我们便试图…  相似文献   

17.
邓秀松  陈华 《新闻前哨》2006,(10):69-70
实验——新闻广播的新体验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开播之后,我们有意识地突破旧有传统,打破新闻节目与非新闻时段节目的界限,遵循新闻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改变新闻播报格局。我们的试验分为三步: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两年来,我们在报纸新闻版的版面创意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对新闻版的版面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的根本宗旨是根据新闻受众的变化,满足广大志的需求,竭诚为读效或,我们把这些思考和探索称之为新闻版面模式的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杰出政治家的实践、思想和理论,既惠及当代,又泽被后世。它们不仅能给现实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以强有力的指导,而且往往能突破时空界限,在更长的时间里、更大的范围内发生深远的影响。今天,当我们回顾邓小平的新闻实践活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新闻思想的时候,心中除涌起对这位世纪伟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外,还会感到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确是我们搞好新闻工作的一大法宝,是一项铁的原则。邓小平的新闻实践为我们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为我们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指明了方向。党性是阶级斗争发展到高层…  相似文献   

20.
论文宿微     
沈正赋在2000年第12期《声屏世界》上撰文说,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独特的新闻敏感,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当面对着令我们怦然心动的新闻事实时,凭着新闻工作职业的敏感,把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下来,这是新闻敏感度高、职业技能强的一种体现。然而,有时在采访活动中会突然遇到一种令记者意外的新闻事实,这种新闻事实虽然也需要我们去记录、报道,但它更需要我们诉诸非职业化行为,甚至要求我们以放弃或牺牲一条唾手可得、极富新闻价值的报道为代价去干预它。此时此际,对于记者来说,仅有新闻敏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