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生活贵有领悟,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意”。这句话说的是三件事,但贯穿其中的却是同一个东西——创造性;“领悟”,“心得”,“新意”的本质都是创造,它们都是创造的成果。所以从作文方面看,这三件事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文章的“新意”是前二者的表达,而生活的“领悟”和读书的“心得”则是文章“新意”的来源。明白这一点,对于写好作文是颇为紧要的的事情。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先说文章的新意来自对生活的领悟。如有篇题为《说明星》的作文,说中学生里面有一支“追星族”队伍,他们追歌星,“都以与歌星留过影,握过手,得到他们的签名…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高考作文改革和“新概念”作文的兴起,中学生作文出现了新的面貌: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新鲜生动、内容真实深刻的作文越来越多,作文成了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一个渠道。虽然作文的一个大趋势是求真求新,但不少学生对“新意”这个词还是敬而远之的。何谓“新意”?大概可以概括为:立意新、角度新、形式新、手法新、语言新这几个方面。古人曾说:“意新为上”,“陈言之务去”,“发前人所未发”,讲的就是写作贵有新意。本文拟从立意与角度这两个方面来谈谈作文的新意。元代陈绎曾在《文说》中引了戴师初的一段话:“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  相似文献   

3.
文贵创新,自古皆然。陆游的主张是文章最忌百家衣;郑板桥说文章要标新领异;叶圣陶也说作文贵有新意;对学生来说作文创新的能力是指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采用灵活多变的结构,以新颖别致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的能力。当然就一篇文章而言,可从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对于这方面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研究过了,在此就不谈了,本文试图从另一角度谈谈作文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决定着一篇作文质量的高低。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等作文有严格的要求,这就是“主旨鲜明,表达有文采”。文采,主要是指语言要新鲜活泼,充满灵气和个性。同时,好文章一定要显示出内在的文采,要体现出作者思想的个性美,要新意迭出。  相似文献   

5.
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作文"丰富"一项中,新添了"论据充实"的要求,亦即要求写作议论文,确立了富有新意的正确观点之后,还要选用真实、典型、新鲜的论据来证明,使文章新鲜、亲切,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8,(Z2)
金牌教练精讲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的作文,它限时,限题,独立,且又有篇幅所限。如何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光彩照人,令阅卷老师的眼睛亮起来的文章,这就要求你的文章有新意。对于中学生来说,作文创新就是指作文超过或突破常规写法,"非一般化","非‘旧我’"(超越"旧我"),就是"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努力追求与众不同。针对高考来说,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的16个评分点  相似文献   

7.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我们常说:"文贵有新意""文似看山喜不平""标新立异二月花"等,说的就是文章一定要写出新意。写作教学一定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基本的创新素质,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如果能有序地培养学生的直觉,强化思维训练;打开思路,启发学生的灵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是学生个性化的产物,缺乏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郑板桥说:"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文章要"新"要"异",这样才能吸引人、打动人。一篇文章如果尽是些路人皆知的"老"材料、"死"材料,那么文章就很难有新意,正所谓"文章切忌随人后"。作文千人一面、不具特色是目前许多学生的通病,究其主要原因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呢?一、要新在细节——指导学生从平凡的人、事、物中挖掘  相似文献   

9.
写作的第一要素是充足的材料。有了材料后,还必须对材料进行精心选择,择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来反映生活、表现主题,同时,材料还要尽可能地新颖一些。下面就选材的新颖和典型问题和同学们谈谈看法。一、选材应尽可能地新颖一些。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贵有新意。”这个新意,当然包括所选材料的新颖。  相似文献   

10.
传经送宝 文章有新意就有了生命力,所以,写出作文的新意很重要哦。 超能力秘笈一:立意求新。 文章的立意就好像文章的灵魂,难怪文学巨匠曹雪芹曾说:“词句终究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比如说呢,很多人都认为开卷有益,可是有个同学一下笔,就提出“开卷未必有益”。很自然,他写的作文很有“市场”,刚一交稿,就被许多同学争相传看。这就是立意新带来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文贵创新,自古皆然。清代郑板桥强调写诗作文要"标新领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强调"作文贵有新意"。"文章最忌百家衣" (陆游语 ),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缺乏个性,读之如同嚼蜡,谁不厌烦 ?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思人所未思,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作文创新的能力是指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采用灵活多变的结构,以新颖别致的材料,创造出新形象、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的能力。通过该能力的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个性,提高语文素质。  作文创新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立意创…  相似文献   

12.
只要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都可以叫创新文章。有了新意,才让人拍案叫好。作文中只要在某一方面有了突破,有与众不同之处,都可以说是有新意。当然,不能把作文中的新意与文学作品中的创新等同。中学生要使作文有新意,主要有以下方法:一、反向思维反向思维就是倒过去想。即从某一问题的相反方向去思考、分析,以求得到新的认识。这是作文出新意最常用的思维方法。用反向思维来否定原来的固有观念,在立意的过程中破旧。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贵创新,自古皆然。清人郑板桥强调写诗作文要有创造性,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强调“作文贵有新意”。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读之如同嚼蜡,要使作文写得有新意,写得不落俗套,必须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为,作文是人们综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活动,是在思维的支配下进行的。由此看来,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或突破口,应该放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4.
<正>在作文教学中总有学生反映议论文写不出新意,写来写去都是千篇一律、异口同声,没有令人眼前一亮之感。"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广大学生见到作文时的普遍心态。"文章一枝花,全靠例当家"。对写作而言,厚积方能薄发,胸藏万汇方能吞吐翕张。文章如果只有大体的支架,而没有具体材料的支撑,就会像没有枝叶的树,干瘪无味,毫无生机。就此问题以下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做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关心社会热点、现象,从生活中寻找新鲜素材——与时俱  相似文献   

15.
学生并不是不会写作文,只是因为惰性或者是缺少创新精神。不仅社会需要创新,作文同样需要创新。一篇有新意的文章,自然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容易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遇到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教师在鼓励其多读好书,多留心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在写作技巧上加以指导。作文要创新,也就是指作文要写出新意,能够发前人之未发。这就要求材料要新鲜,避免老生常谈;构思要新颖,摒弃“八股”样式;语言要有个性,力戒众口一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打破思维樊笼,激励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材料,写不出文章来,没有新鲜的材料,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可见,材料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重要一环。材料创新,就要大胆摒弃旧材料。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而要看他丢掉了什么。"作文材料的创新也要舍得丢弃那些陈旧的、老掉了牙的材料。如学生一写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埋头批改作业,就是冒雨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却难以让读者情动于衷,拍案叫绝。要打破材  相似文献   

17.
自己的声音     
[故事1]有一种鸟叫"百 舌",特聪明,学什么鸟叫都成, 就是不爱"动脑筋",所以它自 己没有"歌",只能老跟在别的 鸟后头唱……这故事,是老爸 给我讲的,他说我的作文就跟 "百舌"似的,老写些"作文选" 上别人仿腻了的文章。老爸还 说我害了"作文失语症",一提 笔,写出的就是别人的话…害 了这种"病",该怎么治呢?  相似文献   

18.
"千古文章意为高。"写作,尤其是写应试作文其实就是一个立意的过程。高考优秀作文之所以能从数百万份试卷中脱颖而出,其中,好的立意是第一要素。其实,立意创新就是指在内容、见解、构思等方面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体现出一定的新意。  相似文献   

19.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矫饰是文章的大敌。作文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立意的正确、手法的独特、语言的准确等,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说真话,抒真情,创新意。学生的作文只有从写真话开始,才能在真情实感中,学习技巧,写出新意,悟出真理。一、选"真材",锁定自身积淀真实的材料是"写真"的基本前提,但在作文写作中,学生说假话似乎已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那么,如何让学生写"真实"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一、比材料,追求选材的新鲜与独特选材新鲜、独特,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但学生们“两点一线”的生活空间常常使他们感到没有什么新鲜事可写。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比较几篇主题相同的习作在选材上的优劣,会使他们深受启发:不是没有新鲜事,而是缺少发现,只要留心生活,用心去寻觅真善美,就能找到真实、新鲜的材料,写出富有自己生活特色的作文来。二、比主题,追求立意的新颖和感受的深刻作文能否写出新意,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位教师曾让学生比较两篇题材相同的文章,一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