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按时代分期,对敦煌壁画妇女唇饰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因受西域、中原和多民族妆饰文化风格之影响,各代饰唇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古代敦煌妇女首饰簪花的源流、称谓、特点、施行方法.敦煌妇女簪花分六种类型,有珠宝、金钿、凤冠、编织、罗、绢花之分.宗教女性头冠饰花,包括簪花在内的女性发髻上出现的忍冬、莲花状纹样,不应仅作一般几何纹意义上的简单命名或解释.它作为女性发髻妆饰纹样的出现,则是佛教思想视觉化表现的结果,敦煌宗教女性首饰簪花,无疑直接见证了佛教传播的过程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花钿妆的称谓、特点、施行方法.花钿妆起自汉代,它的源流与佛像额中点丹并无关连,而与绘面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敦煌妇女花钿妆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妇女追求美的时尚.研究敦煌妇女花钿妆必须与敦煌艺术源流、技法、风格联系起来才能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女性的面部妆饰,名目繁多,多彩多姿。佛妆是佛教文化对女性面部妆饰影响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影响和浸染时代女性的审美风尚,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妆饰风格。佛妆即是一种文化渊源较深远的女性美饰风习。本文从佛妆的起源、妆饰形式以及发展演变等角度就佛妆对中国古代女性面部妆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叶娇 《家教指南》2011,(5):82-86
关于唐代服饰或敦煌壁画供养人服饰的研究颇多,但探讨唐代敦煌民众着装的论述却甚为罕见。文章利用敦煌写本文献《杂集时用要字》与《俗务要名林》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对唐时敦煌一地的民众服饰从男子着装、女子装束、妆饰妆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敦煌说唱文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芳 《家教指南》2005,10(6):102-106
敦煌说唱文学是敦煌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形式新颖别致.尤其在叙事艺术方面更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大胆运用敦煌其他文学样式罕用的铺陈敷衍、想象虚构和夸张渲染诸表现手法,使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首次跨入长篇巨制的创作时代,为推动中国古代长篇叙事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大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唐代妇女受国力强盛、风气开放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其妆饰唐前期表现为健康秀丽之美、唐中期表现为雍容华贵之美、唐后期表现为慵懒无力之关。而富丽堂皇是唐代妇女妆饰的最鲜明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倾向,又反映出唐代妇女妆饰所具有的超功利性、新颖性和感染性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妇女首饰步摇称谓、使用方法等的考察,说明敦煌妇女使用步摇的类型。敦煌妇女首饰文化的发展,不仅同历史生活相关,而且也与不同时代审美时尚的变化、经济生活的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同文化心理结构和整个社会精神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敦煌妇女首饰呈现时代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敦煌古代的画工画匠是敦煌艺术的创造者.敦煌文献中有一些关于敦煌古代域匠称谓的记录,本文分普通画匠与官吏画匠两类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说明,指出古代文人赞颂画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簪由笄发展而来.簪主要以簪首为饰而定名,其类型和料质各个时期的特点不同.敦煌壁画中女供养人发簪类型多样,大致有9类:即云、凤、鸟、草、花、方、平、圆、尖顶型簪,流行于唐,五代、宋、西夏时期.发簪不但具有固发和妆饰发式的功能,也是敦煌贵族昭示身份的一种标志,同时反映出敦煌女供养人的审美标准和流行时尚.  相似文献   

11.
敦煌是我国古代体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敦煌的集中反映,敦煌壁画蕴含着丰富的古代体育文化内涵.目前对敦煌壁画的体育研究,采用图像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不仅描绘了众多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而且揭示了古代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研究方法多元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研究内容在体育项目古今发展脉络方面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2.
饶宗颐编《法藏敦煌书苑精华》评介赵声良,荣新江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了古代写本数万件,内容包括佛、道经典和经、史、子、集及各方面的社会文书,这些古代文献绝大部分是用毛笔抄写的,时代上自十六国,下迄宋初,保存了六百多年间的古代书法墨迹。这些时代久远...  相似文献   

13.
张先堂 《家教指南》2007,11(4):64-71
本文考察了古代造像供养活动的佛教经典依据,并综合利用图像资料和文献资料考察了古代敦煌供养人造像供养活动的类型,进而探讨了造像供养活动所反映的古代敦煌僧俗信徒的信仰观念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4.
眉妆的发展、演变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道德礼教的影响和制约。出现在壁画上的敦煌妇女 的眉饰,不仅有现实依据,而且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受中原和西域风格的影响较深。阶级社会长期形成的贵贱、 尊卑观念,也渗透到了敦煌妇女的眉妆当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有明确时间题记的写本为依据 ,初步总结敦煌写本的避讳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避讳史上的阶段性特点 ,并以日本所藏《世说新书》残卷为例 ,利用敦煌写本避讳的一般性特点 ,考察其抄写时代  相似文献   

16.
黄波 《华章》2011,(10)
敦煌体育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古代体育项目发展的先进性.掌握敦煌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对掌握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积极的意义.进一步掌握我国古代体育在发展、传承与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得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敦煌文献和唐人墓志入手,发现唐代妇女归宁,实际包括妇女长期归宁和夫亡归宗两种情况.出嫁女长期归宗,与亲人"同居共活",密切了女性与本家的亲缘关系.妇女夫亡归宗,不仅改变了孀妇本家家庭、女儿家庭及其他亲属家庭的家庭类型、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乃至家庭关系,而且也出现了官方户籍登录与生活实态不相符的情况,造成男女比例异常失调的假象,引起学界对于包括敦煌户籍、籍帐、手实理解的争议.本文结合敦煌户籍史料,揭示唐代妇女归宗对家庭和户籍政策的诸多影响,分析官方户籍与家庭实态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敦煌学和唐代家庭史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唐代敦煌妇女婚姻生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家教指南》2004,(5):44-51
唐代敦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杂居的社会环境,当地妇女的婚姻生活既有同于中原地区的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婚姻双方家族间的门当户对观念依然非常重要.早婚现象虽然存在,但更接近现代女性的婚姻年龄.夫妻双方年龄差距较大,许多大龄女性未嫁现象普遍存在.敦煌妇女离婚的人确实存在,但离婚率并不高.妇女再嫁问题上,由于唐代采取了较宽松的态度,给唐代敦煌女性较大的自由选择余地,但真正实践的人却很少.  相似文献   

19.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22件汉、藏文宅经写卷,弥补了目前唐宋时代同类文献缺失之不足.敦煌藏文本P.3288V《宅经·五姓家宅图等占法抄》与P.T.127V《人姓归属五音经》均系依据汉文本《宅经》编译而成.它们的发现,表明宅经文献不仅在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长期流行,同时对吐蕃日常生活也有深刻影响,隐喻着归义军时期敦煌吐蕃移民转型发展、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的具体路径,成为唐宋时代汉、藏认同融合历史归宿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20.
“斜红”考     
斜红是中国古代妇女绘于眼角或面颊处的一种独特的面妆,其样式富于变化:有月牙、云气、曲线、竖线、梅花等形状;绘制手法上又有晕染与不晕染的区别。这种妆饰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源于对伤痕的模仿,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与唐宋文身风气的影响流行一时,并于元代后随着文身风气的消退而式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