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是以儒法两家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思想。儒法两家的政治思想中都存在许多唯物史观因素 ,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 ,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合提供了契合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两大支柱,也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集中体现了他的公平正义思想。分析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与民生主义,探究他的公平正义观.对当代我国进行的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唤起民众,实现民众从"臣民"到"国民"的转变,孙中山以政治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国民教育,并以宣传作为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孙中山关于国民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几个方面来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国民素质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自由观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集体主义自由观以牺牲个人自由为前提,强调国家自由的优先性,导致了自由的内在矛盾和现实困境。然而我们研究孙中山的自由观,并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而是为了更好地纪念他为我们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为我们解决探索道路上遇到的自由民主问题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是为了丰富孙中山思想的理论体系。因此,研究孙中山先生的自由观思想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40多年来基督教信仰始终是其政治生活的一小部分。青年时代的孙中山受过基督教文化的熏陶,作为民主革命家,他的民主革命思想及革命事业与基督教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他在民国元年间辞谢临时大总统后的三次以基督教为主题的演讲和在临时大总统任内时期的三封信以及孙中山的著述中。  相似文献   

6.
浅论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吴小妮所谓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由封建专制统治下落后的小农经济社会,向近代民主制大工业社会迈进的历史变革过程,正象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同时“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  相似文献   

7.
从法学和历史学的双重视角,对孙中山的法治思想进行考述与透析.法治是被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内含追求巩固国本、完善政治等价值,它是法律得以完全实施的保障,其中枢机关是国会;民权是法治的基本条件,法治是民权的有力保障,二者的共同敌人是封建专制;法律与权力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此外,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也是孙中山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冲击着我国的法学研究,市民社会概念之演变表明它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又可以作为民商法学研究中具有一定技术性的概念即仅指相对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现代市民社会的法治蕴涵主要体现在: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公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属于市民;意思自治是依法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基本理念;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它推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达,并形成中国法治的天然基础;市民社会是制约政治权力因素,但其与政治国家又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真正的法治社会应是二者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与章太炎社会历史观的不同 ,导致了他们政治思想上的分歧 ;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模式的选择上 ;这种分歧是由于他们社会历史观不同 ,对怎样才能提高政治运作效率的理解及两人社会经历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了"个性化教育、适应性学习"的教育方式,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大数据时代高校面临着西方网络信息传播祛魅主流价值、大数据意识和信息化水平滞后影响实效性、信息获取的碎片化削弱教师主体控制力等挑战.应坚持统一思想、超越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封建社会县下乡村基层组织是构成封建专制统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国家赋税、摇役、兵源征收的最基层组织。各封建王朝对其设置非常重视,国政治、经济势力发展变化常常有改革与调整。宏观而言,我国封建社会乡村基层组织特点有二;一是各朝代乡村组织单位都很严密,层层设官,细小不乱;二是秦汉时期初步奠定的乡村组织基本模式,以后各朝多有变化,但其结构、运转方式及功能未有根本变革,目的都在于对农民阶级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残酷经济剥削。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志士们曾掀起过一个尊黄运动。其表现为:尊黄帝为人文初祖,主张采用黄帝纪年法;歌颂黄帝,祭祀黄帝,并以此为旗帜,号召民众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力求以黄帝的大道精神来确立中华文化的根本基础。尊黄运动的文化意义在于: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觉意识;加速了以儒家学说为支柱的封建文化体系的崩溃;促使孙中山及其辛亥志士们思想主张的形成,更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尊黄运动使长期不为人们重视的黄帝文化超越了整个中世纪而在近代得以新生。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是传统封建体制向近代化过渡的转折期。"天朝上国"思想、传统纲常礼教思想、"夷夏之辩"思想是晚晴时期重要的传统思潮,深深影响晚晴政府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发展。封建专制的传统思潮下,外交战线仍然处于极为封闭的状态,在与西方列强交往中国家利益无法得到保护。作为重要的政府改革运动,洋务运动因受制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大局,难以取得根本性成功。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革命时期平等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大革命时期平等思想述评祝令建法国大革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是伴随着尖锐的思想斗争进行的,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斗争中,平等的思想可谓独树一枝。对平等的不同理解,使大革命的思想家分裂为不同的政治派别;对平等的追求,成为大革命破坏封建旧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新...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捍卫主权,反对霸权,始终把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用“一国两制”的方法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发展自身,教育青年,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抛起了一股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的封建复古思潮,这股思潮在历史学界的突出反映,第一,代表封建史学观点方法的著作大量被编纂、出版;第二,部分史学家开始走向落后,甚至成了这股复古思潮的马前卒,这种局面严重窒息了近代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印证,在现实生活中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人生指引上有利于实践向理论提升。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面临着两大困境,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的功利性学习态度引导不力。针对此困境,应通过建立学生的成才激励机制和完善教师的发展促进机制进一步推动参与式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统一中美两国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事实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然后吸收和借鉴了美国高校的一些成功做法,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逆子形象的价值,一方面显示了封建家族后继乏人面临空间危机,为封建国家敲响了丧钟;另一方面,逆子形象群体又超越作品本身,具有某种延续性,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回应与延伸。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两大部分.只要是党的干部,都有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所不同的只是分工的不同和工作的侧重点不同;领导干部、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以及业务干部和一般干部,对做思想政治工作都有责无旁贷的职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为主要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