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会多彩斑斓。而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自然会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更多合格的音乐的听众。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关注音乐课喜欢音乐课,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是我们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侠宾 《广西教育》2007,(12A):47-47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课标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音乐老师是美的使者,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传播者。课堂内,应善用音乐语言,在优美的乐声中使学生知乐,爱乐,培养其美好的情怀。课堂内我们要勤于耕耘,在音乐课堂之外,音乐老师又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用文化来丰盈音乐教学,音乐能滋养学生心灵、润泽学生生命。作为教师,要关注音乐本体、关注学生活动、关注学习形式。用文化的方式教音乐,就是将音乐纳入文化语境之中。充满文化气质的音乐教学,能激活学生的缪斯天性,能开启学生的学习之旅,能丰盈学生的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及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把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小学音乐教学,要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周媛 《时代教育》2007,(6Z):116-116
兴趣是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要用优美的歌声和律动将学生带领到音乐世界里来,在游戏中启发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力,在游戏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意志使学生的生活充实丰富,健康多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能使人体会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音乐环境的熏陶还可以培养孩子不一样的个性,每个人都能从音乐中听出不一样的情感,要引导学生从美好的音乐世界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  相似文献   

8.
好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的心灵高尚起来;音乐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海嵘 《师道》2005,(9):22-23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长期以来传统的音乐教育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和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使得孩子们养成了喜欢音乐却不怎么喜欢上音乐课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一门艺术。美好的音乐能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感情,美化人们的精神境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如若低级庸俗的靡靡之音,则能腐蚀人们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所以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一定影响的。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著名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必要先决条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和发展人潜在的音乐素质.引导学生创新求异?笔者淡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美感是一种令人心情愉悦的内心感受。它来源于周围环境的刺激,但实质上,美感更多地来源于内心的愉悦体验。美感能够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们追求积极的、美好的生活方式。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培养美感的作用。充分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从而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音乐审美观的形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心灵,使人获得美的感受、美的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音乐课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小学生学生具备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欢快起来,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是我们每位小学音乐老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教育的历程也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接受能力和喜爱程度是音乐教师十分艰巨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高中阶段完成这个任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一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让学生在不断丰富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使学生懂得用音乐去美化人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位参与改革的音乐教师所必须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经过探索和研究,我认为,激活音乐课堂是全面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8.
李翠娟 《考试周刊》2013,(75):182-183
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创造音乐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远大的理想、健康的情趣、宽广的胸怀,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  相似文献   

19.
刘瑞英 《儿童音乐》2011,(10):60-63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的人生必定更多彩斑斓;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自然会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  相似文献   

20.
因为有你     
人生的妙境就是沉醉在优美的音乐中。那跳动的音符、动听的旋律、美好的歌词时常拨动心弦,让你思绪翻飞。让我们走进音乐的世界,去倾听那美妙的旋律,看“90”后对音乐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