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嘉宾:吴书庆     
1.您什么时候开始集邮?起因是什么?我集邮始于小学三年级,当初是受邻居李勇伟大哥(后移居香港)收集邮票的感染。父亲为此送了我两本集邮册,还带我去外滩等地买过袋票。1955年初中时,我就参加过上海少年宫的集邮俱乐组。  相似文献   

2.
九问     
《集邮博览》2011,(9):10-12
1.您什么时候开始集邮?起因是什么? 我集邮始于小学三年级,当初是受邻居李勇伟大哥(后移居香港)收集邮票的感染。父亲为此送了我两本集邮册,还带我去外滩等地买过袋票。1955年初中时,我就参加过上海少年宫的集邮俱乐组。  相似文献   

3.
集邮九问     
王景文 《集邮博览》2008,(12):33-33
Q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谈到集邮的起因,我跟一般人不同。一般集邮爱好者,多是受家庭、集邮家或是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我,由于少年时代是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胶东革命根据地里,周围无人集邮,我也不知集邮为何物。只不过我从小有收藏爱好,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我一直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但是我的集邮却开始于猴票丢失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工作,一天一位朋友到单位带来了他买的猴邮票,并将其中一个四方连直接送给了我,当时我不集邮,也不懂集邮,所以没当一回事,后来在写信的时候因为嫌这个邮票麻烦就用掉了。  相似文献   

5.
受家父的影响我12岁开始集邮,到2005年已集邮50年了,这一年我的集邮收获很大,在2006 年之初自己做个盘点。索赠言纪念自己集邮50年。 2004年底,我计划请集邮同好为自己集邮50年赠言,通过信件寄去普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的青少年集邮活动是伴随着北京市集邮协会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的。当北京集邮协会走过20年的历程,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参加集邮活动的喜悦表情,总时时浮现在我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集邮九问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受家父李振华影响,我从上小学二年级开始集邮。父亲长期爱好集邮,生前担任陕西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顾问,他的解放区票邮集曾获世界邮展银奖。父亲不仅帮我收集邮品、传授邮识,还鼓励我在集邮研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集邮九问     
1.您是什么时候到集邮协会工作的?当时对集邮和邮票了解多少?我在集邮协会工作已经是第28个年头了。到协会工作纯属偶然。1982年底成立的天津市集邮协会需要工作人员。当时,因为我父母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工作单位最好能离家近一些,在组织的安排下,从当时的天津邮政技校调入天津市集邮协会工作。令我没想到的是,在集邮协会专职工作者的位置上一干就  相似文献   

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集邮博览》伴随我已经30年了。回顾与她相处的往事,心绪难平,感慨良多,脑海里存储着不少温馨而难忘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读初中的时候。首先结识了《集邮》杂志。可以说,《集邮》是我集邮道路上最早的启蒙先生。1982年7月《北京集邮》创刊了。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2012,(5):4-6
1.您什么时候开始集邮? 1962年夏天,我从泉州城南晋江之滨考入泉州一中。在课余时间,我发现有些同学手里拿着小册子在窃窃私语。他们精美的小册子里放满了花花绿绿的邮票,每张图案都那么精美,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费尽口舌后他们才同意借我观赏。随后我暗下决心,也要像他们那样拥有一册邮票。我集邮的热情从此被点燃。  相似文献   

11.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的,您集邮吗?我是1971年从铁道部调到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以后才接触邮票的,以前多年参与各种形式的美术工作,我不集邮。20世纪80年代,邮票发行局明令从事邮票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集邮。我没有养成集邮的爱好,不过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受父亲爱好集邮的影响,上学后我便开始集邮,由于收集渠道有限,小学毕业前总共只收集到20多枚邮票。1987年秋天,我开始上中学。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父亲把他那本厚厚的集邮册交给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工作很忙,你也长大了,这本集邮册该交班了。集邮是项高雅的文化活动,它会开阔你  相似文献   

13.
■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我是从小时候开始集邮的,那时还不到10岁。我在老祖母整理她的一个古老的一个竹箱时,看到有一包前清的邮票。当时她正准备扔掉,我看到邮票很好看就把它留下了,从那时起就开始集邮。我最钦佩的是浙江杭州的一位老集邮家张包子俊先生,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4.
集邮九问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我在读高小的时候就"集邮"了,至今已65年。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集邮,农村集镇没有集邮组织,也没有人辅导,对邮票只是好奇、好玩而已。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中央日  相似文献   

15.
九问     
《集邮博览》2011,(10):11-13
1.您什么时候开始集邮? 我集邮时间并不早。我童年生活在北京远郊的农村。初中毕业前都没听说过集邮一词。集邮需要接触邮票,接触邮票最便利的渠道是通信。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同学基本上住在一个村子或相邻村子,有事或想见谁了,骑上自行车就去人家了。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打电话,那时谁家有电话呀?虽然联系不方便,但是也没想过写信。一是没钱,二是觉得没必要。  相似文献   

16.
《吉祥红虎》获得金奖通知的那一刻我很激动!预备年级的时候在学校集邮课接触集邮,那方寸小纸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世界,带我进入邮票的新世界。邮票虽在现在通讯发达的时代已慢慢卸下了它的原始作用,但集邮是一件有趣的收藏活动。我比较喜欢纪念类的邮票,因为随着时间的沉淀它将是一个历史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近日翻看陈年的邮品,看到了21年前北京市集邮协会时任秘书长李保联写给我的一封信,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初中生,手捧来信我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8.
傅德霖先生走了,他带着对邮坛的眷眷之情,在料峭的春寒中走了,2006年1月30日上午,他因病不幸辞世。听到噩耗,深为悲痛,我为邮坛失去一位受人爱戴和敬仰的老集邮家而感到深深的哀戚。数天前,还曾去医院探望过他,想不到竟这么快与我们诀别了,然而他的身影依然在我的眼前闪现。傅老集邮70年,毕身致力于发展群众集邮活动和集邮化事业,他的离去是邮坛的一个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从小时候开始收集信封上的J、T票,到现在加入到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医邮会),专门收集医学专题邮品,并开办医学集邮网站(www.medstamps.com图1),进行"为健康爱好集邮,用集邮宣传健康"(图2)的专题集邮之路,与网络发挥的重要媒介作用有关,我在遨游网海的过程中也不断地积累了自己的邮识。1991年,当时我还是大学生,为参加学校的艺术节,试做邮集参展。当时集邮的零星知识仅来自《集邮基础》,邮品信息则是来自集邮报刊杂志上的广告,信息获得较艰难。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期间,中国集邮信息网新设了世界邮展专栏。虽然只是报道了少量的  相似文献   

20.
2017,我在快乐集邮中又度过了一年,在此盘点一下我收获的种种集邮快乐。收集集邮文献之乐。通过订阅、邮友惠赠、交换等方式,我已收集到近百种2017年出版的集邮报刊。承蒙厚爱,2017年黄锡受老师惠赠大作《草根集邮文选》、洪忠基老师惠赠大作《此物最相思—邮海心迹》。有这么多集邮书刊为伴,学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我因生活充实而快乐。学写邮文之乐。2017年发出邮文188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