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正能量"一词光芒闪烁:2012年获《咬文嚼字》发布的"2012年十大流行语"第一位、互动百科评选"2012互联网十大热词"第二位;2013年,当选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年度国内词。正能量由一个物理学术词,演变成为一个描述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的词语。词语的内涵和外延随着语境不断解构、重建和嬗变,如今"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是"正能量"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吴涛 《传媒》2014,(21)
正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被誉为中国电视界的"思想好声音",该节目自2012年播出以来,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一致好评。在各类选秀节目泛滥的情况下,《开讲啦》以"正能量"为人文个性的价值标签,坚持TV2.0理念脱颖而出,对当前电视界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广泛传递青春正能量,带来了重要启示。2014年6月5日,邓超担纲主讲的《开讲啦》以0.390/2.552的高纪录开创了节目组近三个月来的收视巅峰。该节目的成功对其他电视媒体带来的重要启示是,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正能量"已成为舆论引导的一个热词。特别是在一系列"最美"人物的广泛宣传中,正能量的传播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洪流。然而,与"正能量"相反,也有一些有碍风化的所谓"标新立异"行为存在,并经由一些传播渠道冲撞社会的主流风尚,可称为"负能量"的传播。这两年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2012年11月干露露母女在电视节目上曝粗口事件:江苏教育电视台放任节目演播"嘉宾"干露露母女放泼撒野,经网  相似文献   

4.
社会需要正能量,而电视节目作为一个重要的大众娱乐工具,肩负着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任。相亲交友节目《约会万人迷》采用转椅加盲选的模式,传递出的"闪爱主义"、转角遇到爱"等恋爱新理念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本文通过对《约会万人迷》"盲选+转椅"约会交友方式的探讨,呈现交友相亲节目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12,(36):98
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起"围观名家博客"活动,为12位名人的博客文字"挑刺"。有数万人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参与了活动,指出的差错共11万余条。最后,经过专家组认定的差错  相似文献   

6.
"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是作者对读者的激励。"如何获得正能量,如何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是这本书所探讨的核心话题。2012年以来,"正能量"一词频现于媒体、网络,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著的《正能量》可谓来得正是时候,鼓舞了众多读者,使人产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理查德·怀斯曼被誉为"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书中指出,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  相似文献   

7.
电视传播如何兴利除弊,转变低俗之风,发挥弘扬优秀文化的正能量?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电视传播有益文化毋庸置疑,现今屏幕的净化得益于行业主管层的有力调控,特别是"限娱令"的颁布实施,使电视泛娱乐化得到明显遏制,并推动节目创新。2011年10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意见》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规定每天19:30至22:00,全国34家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8.
流行语是社会舆情的镜像,反映了当下社会群体中流行的交际元素。相较于网络推出的类型流行语,《咬文嚼字》近八年评选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语"综合了线上、线下媒体使用频率,颇具影响力。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来对这八年的社会流行语的生成因素进行探析,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社会流行语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9.
周芳 《青年记者》2007,(17):60-60
《咬文嚼字》创刊于1995年,是一本小杂志,32开,48页。创刊以来,《咬文嚼字》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从"咬"报纸,"咬"期刊,"咬"广告,发展到"咬"全国知名作家,将他们的作品作为"挑刺"的"众矢之的"。这一系列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咬文嚼字》杂志拓展市场的成功事例,引起了报刊界的关注。以下就具体分析它的办刊特色,探究它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0.
特色期刊发展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看到《咬文嚼字》的办刊经验以后,指示有关部门要组织刊物进行一些交流活动,推动学习《咬文嚼字》这类刊物的经验.他所说的"这类刊物"主要是指特色刊物,规模虽然小,但是非常有物色.  相似文献   

11.
张蓝戈  刘福泉 《传媒》2021,(2):62-64
典型人物报道是正能量传播的重要形式,但在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标杆"作用渐趋于弱化,如何降低传播姿态、优化情感体验、消解传播隔阂,已成为正能量传播创新的关键.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杜富国先进事迹报道为例,梳理报道的新模式与新特点,探析融媒体时代正能量传播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19年5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要求坚持"四个铁一般"标准,打造新时代公安铁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从媒体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东南频道与福建省公安厅联合摄制的十二集电视纪录片《您好,110》为实例,阐释融媒体时代大众媒体在意识形态应具备的职责,分析融媒体环境下传播"正能量"的具体内容与传播效果,重视传播内容在肃清社会思潮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正能量"传播探寻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让公益广告从"有力"转化为"有效",完成宣传的预定目标,真正达到传播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以《晋江经济报》近期发布的一组"第三届中国晋江自行车公开赛公益广告"为例,简述如何正确应用公益广告形式,达到推进城市形象营销与赛事推介宣传,并促进招商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瑛 《声屏世界》2013,(9):29-30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辽宁省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衢州广播电视台的《最美衢州人》专栏从2012年7月开播至2013年6月,先后播出500多篇报道,其中部  相似文献   

15.
王敏 《青年记者》2009,(14):23-24
《咬文嚼字》是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的刊物,以“咬”为自己的特色,你要“咬”别人,别人也会“咬”你。记得有首“剃头诗”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要让《咬文嚼字》经得起别人“咬”,编校质量过硬是最基本的要求。《咬文嚼字》多次在各级编校质量检查中获得好评,这是与我们积极建立编辑的文字优势、培养严谨的编辑作风和形成紧密的编读互动三个方面的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温州都市报》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和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于2013年2月启动寻找"最美温州人"系列报道活动,推出"社会正能量·最美温州人"栏目。充分发挥"1+X"全媒体方阵作用,构建了全覆盖、全景式的报道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22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写作》、《首都传媒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主办的"伦敦奥运会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国内举办的第一个体育新闻传播领域高端、权威、专业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首次发布《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并推出一批最新奥运媒介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8.
《咬文嚼字》创刊于1995年,至今已经10年了。杂志的创办人、主编郝铭鉴写过一篇《十年感言》的文章,义中说《咬文嚼字》虽然10年了,但它“还是一株小草,还不敢和大树比肩”,但是广大读者读后却不同意这个说法,或写信或打电话来表示反对,说《咬文嚼字》通过10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读者的认可,早就不是“小草”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现代人,他的修养表现在非常优雅地运用我们的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郝铭鉴4月2日,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病逝,享年76岁。郝铭鉴是著名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杂志的创刊人、前主编。多年来,郝铭鉴先生创办的《咬文嚼字》杂志和由他主持的一系列面向全国出版、文字工作者的文化活动和咬文嚼字培训班,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培训了诸多语言文字、编辑出版从业人员,为中国出版界和语言文字界留下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郭越 《东南传播》2013,(9):82-83
近年来,公益传播研究日益升温。《24小时电视》是日本电视台(简称"NTV")在1978年为纪念开局25周年而制作的以"爱能拯救地球"为口号,以慈善活动为内容的公益节目。从1978年开始,每年八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六到星期日,NTV都会以日本武道馆为主会场进行24小时的连续彻夜直播。在媒体业高度发达的日本,《24小时电视》作为一档受欢迎的电视公益节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有效地传达了公益慈善理念,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给受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带来无尽的感动和无限的生活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