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协同创新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为主体,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行业划转院校强化办学特色优势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西安科技大学把推动协同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作为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的重要契机,在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在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2011计划"1后,地方综合性大学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之路,需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审时度势、清晰定位,主动面向区域发展,通过学科整合助创新、文化传承重特色、区域行业促协同等积极融入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探讨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剖析了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分析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表现在,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合作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协同创新顶层设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大力整合科技产业资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的政策理论和组织实践形式,对中心责任使命的有限性、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度性、协同主体利益的相关性这三点做了深刻思考,集中反映了协同创新中心在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和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不可回避但是有限的责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注意克服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风险,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最终达到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同创新为当前高校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模式。深厚的行业背景、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设置、雄厚的科研实力,决定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推进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立足行业特色型高校自身的优势和目标定位,结合行业产业特点,面向行业产业重大需求,行业特色型高校可基于不同的协同创新目标,如基于重大联合攻关、基于产业群聚集、基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采取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以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2011”计划是我国第三个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给地方高校科学研究机制体制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赢得了高平台、高层次的发展机会,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和办学特色。地方高校开展“2011”计划也面临困难:发展平台相对较低,拥有的创新资源相对不足;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要求有较大区别;管理制度与管理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离不开高校自身的转变和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价值追求在于大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探索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工科为主的研究型高校、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研究型高校,协同创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地方高校中实力不俗,特点、优势突出的高校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及其优势特色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的高校,贯彻"2011计划"亦应采取不同的思路。现实中高校的协同创新研究和实践已经出现某些误读,需要及早矫正。  相似文献   

8.
9.
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2011计划”是我国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及其释放的机遇,总结、借鉴先行者的经验,立足区情、围绕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深入研究、探索内蒙古地区高校协同创新策略及其行动路径对于有效提升区域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和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2011计划”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至今,虽然历时仅仅一年,但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真正明确“2011计划”的实施宗旨,创新体制机制的思路,以科技体制改革带动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能力全面提升的模式,才能真正将计划落到实处,起到更好的协同创新和聚集效应,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协作沟通不足和协同机制不完善。依据教育部"2011计划"中提出的协同创新理念,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可以采取"松散型"模式,实现协同创新。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条件包括目标协同、主体独立、资源共享和机制协同。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组建模式、建设目标、机制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全力打造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的知名科研平台,构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汇聚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本文从"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模式建设、功能研究、成效分析等方面阐述其协同创新新模式,打破了大型仪器设备封闭式管理方式,通过平台互通资源,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目标,开启了校校、校企、校地互通共享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22日,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随着"2011计划"的全面推进实施,创建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已成为高校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协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自2015年取消行政审批之后,2011计划面临的困境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11计划作为一项新型的高校创新政策,受到了国家、市场以及社会三股力量的综合作用。从哈贝马斯的三种认知科学的视角来分析2011计划的政策内容,分析主体之间的行为差异以及其背后意识和理念上的冲突,提出有效推进2011计划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福建江夏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新建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确立了"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加快发展特色工科、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着力培养复合性创新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签署了省校战略合作协议。福建江夏学院紧紧抓住省校合作的宝贵机遇,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备忘录,围绕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社会,采取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中有5个是由工科院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如何提升工科专业的协同创新教学质量以及培养相关本科教育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协同创新教学改革首先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科研方向和知识结构开设更多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进一步提高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扩大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主权;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强化学校企业合作在工科学生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打破校际之间的壁垒,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共享的教学信息平台,建立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协作沟通不足和协同机制不完善。依据教育部“2011计划”中提出的协同创新理念,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可以采取“松散型”模式,实现协同创新。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条件包括目标协同、主体独立、资源共享和机制协同。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是2011计划的重中之重,协同创新调动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各主体的积极性,强调优势互补的大协同。所以云南各主体不但要通力合作,共同进步。而且,云南高校要找到自身位置,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同中有特,不迷失自己,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云南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是一个全新课题。以协同创新理论和战略协同论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主线,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来催生关键技术的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参与"2011计划"对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转变创新方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的讲话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谈对创业和创新的认识;第二部分谈我们上海交大的做法;第三部分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一、怎样认识当前创业和创新有三点特别值得一提。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时代。我们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是三个时代。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