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日本两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进行比较,找出了二者存在的异同.中日两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立法体系都逐步趋于完备,但与日本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立法相对滞后,而且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此外,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立法要体现本国特色,立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日本公共财政对私立大学经济补助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公共财政开始对私立大学实行资金补助,这对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出现低迷不振的状态,于是,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了大幅度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日本公共财政对私立大学的资金补助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日本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发展私立高校实现的,其私立高校在政府资助、师资竞争、生源竞争上已处于与公立高校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日本私立高校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压制"到"承认"再到"扶持"的演进过程,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的实现经历了较长的时期。立法、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是实现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的前提和保障,而政府的资助受私立高校自身情况(如数量、规模、层次、质量),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立法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日本私立大学在其高等教育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与私立大学有着密切关系的教育立法对学校的创办、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研究日本私立大学振兴的经验可为我国私立大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私立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制度出台背景 1.私立大学的增加与教学条件的恶化 1966年,日本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岁人口)规模达到顶峰.在此期间,私立大学的学校数与学生数明显上升,高等教育入学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美国、日本两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立法、管理和资助政策的简单分析,借鉴其中的一些经验,以期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服务。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在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战后日本政府重视有关私立高等教育的立法有密切的关系。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立法具有体系完备、先行性、灵活性、可操作性以及法律责任明确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战后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立法特点的分析研究,期望能对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立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我国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的过程中 ,民办 (私立 )高等学校的发展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方面 ,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注入民间财力 ,调动民间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好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质量、产权等一系列问题。而研究外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在有着多样化高等教育体制的诸多发达国家中 ,日本是私立高等教育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 ,1999年日本私立大学 (包括本科大学、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 )的学校数与在校学生数分别达…  相似文献   

9.
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的实现既有共性,又有其差异性.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公私立高校公平竞争的特征是,公平地对待后发型的私立高校,从非公平走向公平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立法资助是私立高校发展的保障;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是实施经济资助私立高校的前提;对私立高校采取"经费补助"与"监督、规范"双管齐下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财源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私立高等学校占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特别是代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最高水平的学校,绝大多数是私立大学。因此,全面地研究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集中探讨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财源体系。一、联邦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财政资助美国教育管理实行分权制。州政府是各类教育的直接管理者,联邦政府只能依据法律,通过财政资助的手段对高等教育施以间接的管理,因此联邦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立法几乎全都附有给予相应财政资助的条款。由于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民办高等教育的立法进程体现为两条主线,其一为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相关立法进程,其中当然包含民办教育中高等阶段的事项;其二为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立法进程,其中理应包含高等教育中民办性质的成分。有关立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尚未实际确立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法律地位,关键问题是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根本问题是民办高校的产权、正当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本期主要讨论日本、中国的学费和学生资助状况。在日本,学费上涨很快,但是学生资助制度没有及时得到完善。国家财政提供的资助主要通过日本学生资助机构办理。该资助属贷款而不是赠予,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偿还。多数私立大学虽设立了具有其特色的奖助贷学金,但获资助学生非常少。即便是日本国立大学的学生,其教育费负担也很重。在中国,公立大学的学费飞速上涨。虽然中国的学生资助类型多样,但是赠予型多用于奖优,助贫主要靠贷款,借贷学生的偿还压力很大。中日两国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其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日本国立大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然而,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不仅改变了国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重新构筑了国立大学财政管理体系.本文将聚焦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财政管理体系,对其中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政府支出的配置方式以及学费缴纳标准的设定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这种契约型财政管理体系的特征及其背后隐含的危机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crutinises organisational change in Japanese and UK universities which are engaged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The study focuses on recent changes in governance,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funding in these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ere are convergent trends between Japanese and UK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increasing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 review of institutional strategies, a review of the organis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market-oriented institutional policy, links with the industrial sector, the notion of a public financial crisis and chang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university President or Vice-Chancellor, and the notion of the account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to society as a whole.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particular institutional strategies,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and the way in which an institution relates itself to the private sector significantly differs among institution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ose differences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 including those between national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Japan, and old and new universities in the UK – as well as different government policies between Japan and the UK. The paper first proposes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five types of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of the institutions. It then examines the model by using case studies: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UK), University of Surrey (UK),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and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相似文献   

15.
A rich body of literature has emerged that seeks to shed further light on how concepts like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shap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and their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ris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various national contexts has engendered global patterns of public financial support for private institutions and particularly the various ways in which public funding is channeled to such providers. A cross-national typology of public/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s and a system-level map of how public funding is directed to institutions are both used to explain why different patterns may emerge. This framework is then used to examine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four representative systems: England, Germany, New Zealand, and the state of Pennsylvania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vailabl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 systems with weak or newly emerging private sectors, unclear regulations and concerns about quality implies that public funding tends to be channeled into private institutions indirectly (e.g. through tax-abatements and student financial aid). In systems where private institutions play a more substantial role, public funding is channeled to privates using a mix of indirect and direct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办高校进行财政资助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历经初步形成、法制化建设、多样化发展以及差别化扶持四个阶段,其制度变迁深受宏观制度环境、民办高校发展受重视程度以及财政资助目标转变的影响,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在整体上呈现出以诱致性变迁为主、强制性变迁为辅的变迁逻辑。后续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的发展,将注重经费投入增加与支出结构优化相协调、充分体现财政杠杆的三重作用、平衡好财政资助的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7.
在扼要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政府拨款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我国现行高校政府拨款模式主要是"综合定额+专项补助",这一拨款模式操作比较简便,但它所依据的政策参数较少,也缺乏公共问责和绩效考评机制,因而难以激发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今后高校政府拨款体制改革应该以绩效考评和公共问责制为指向.  相似文献   

18.
拓展高校融资途径 化解高校资金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影响到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资金短缺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融资渠道可供高校选择,融资租赁、售后回租、BOT模式等都是解决公共投资不足的有效方式。在银行贷款之外积极拓展新的融资途径是解决高校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融资途径,为高校解决资金难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国家财政经费与个人学杂费变化状况、高等教育经费弹性系数和个人负担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回归模型对2010年的国家财政经费与个人学杂费进行了预测研究,获得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已经快速实现,国家财政经费比重显著降低,个人学杂费所占比重较快地增加;人均高等教育经费在1999年之前保持增长,1999年之后呈现稳中趋降;个人及其家庭的财政贡献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政府财政贡献的增长速度,也意味着个人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今后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财政需求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和隐忧。建议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过快扩张,关注生均教育财政指标变化状况,实现高等教育财政来源的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政府对私立教育的财政资助问题是各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以来,伴随美国政府对私立中小学进行财政资助的政策尝试,逐步开启法院对该类政策的合法性审查。在近百年的财政资助诉讼史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该类政策的态度经历了完全禁止—开始允许—严格限制—摇摆不定—积极资助的发展轨迹,逐渐形成了以“莱蒙检验”为框架、以“中立性”准则为重心、以“儿童受益”准则和“支持检验”为辅助的多元审查体系。其“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家长“教育选择”和“平等”的价值理念,以及资助的内容和实现方式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