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影响以及对"灌输"理论的片面理解,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一些教育者往往将道德教育简单化为道德知识教育,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在道德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实现转型,将道德教育从实际意义上的道德知识教育转变为真正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观点集萃     
《中国德育》2007,2(5):93-94
大学德育低效与制度伦理的缺失;论清末民初新旧德育观的博弈;道德教育目的的实践生存论解读;知识人与道德人:敌人、盟友抑或其他——《论科学与艺术》的现代教育意蕴;“比德”与现代高校德育  相似文献   

3.
生活德育所猛烈批判的知性德育是且只能是实然的知性德育,而非本然的知性德育。道德有两种形态,相应地,道德教育也包括品德教育(或道德规范教育)和知性德育两种,后者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是德育家的理想追求。当代西方的知性德育偏重于形式与能力,忽视了科学的道德知识、道德真理等实质内容。只有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才最有可能获得科学的道德知识、道德真理。知性德育的直接目的不是培养"有道德的人",而是培养真正"懂道德的人"。当前,我国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知行分离"现象在于其"知"非"真知"。真正"懂道德的人"必然会经常作出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教育系统内,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无论是教育内容的创造者还是教育手段的制造者,无论是教育活动直接的参与者还是间接参与的社会人,无不与"人"密切相关.而关于人的最基本的问题则是"人究竟如何存在?"即人的存在方式问题.所谓人的存在方式,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即个体的人的存在方式和群体的人的存在方式,其中每一层次又包括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人的存在方式和具体的、可观测描述的人的存在方式.穷究教育研究的各方面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的存在方式"这一根本问题,因此,把"人的存在方式"作为教育哲学方法论命题之一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素质差。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不仅需要知识教育,而且需要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不限于政治思想,还包括其他思想和道德因素。单纯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或片面强调政治思想而放弃道德因素,都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所谓道德智慧也就是人们运用道德知识、道德经验和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积极的道德审视,并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历史的、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关系的明智的判断和选择。道德智慧源于道德生活实践,又穿越具体的道德生活,透视并把握道德生活的实质,形成一种日趋稳定的道德智慧结构。当一个人具有了较高的道德智慧时,就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备种利益关系,尤其是面对很难的道德抉择时,表现出一种平淡恬静、从容自如的睿智。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活动的时空限定性出发,基于人与知识文化关系,抽离出日常生活世界、科学生活世界与教育生活世界,并论述了教育生活世界具有难以察觉的虚拟性或者说模拟性、充满浓厚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意味的符号、情感性与容错性的管理或控制、一定程度的时空隔离四个显著特征,最后拷问学校教育会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8.
陆伟华 《中国德育》2009,(12):89-89
论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 赛博空间本质上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空间的拓展,而非离开人的存在的独立世界。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具有物质性、符号化和人机互动性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祛魅的道德启蒙过程。当前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突破传统理性的藩篱。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只是一个联结人与人的通信网,在其中存在着的是人的世界,而非离开人的另一个世界.赛博空间本质上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空间的拓展,而非离开人的存在的独立世界.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具有物质性、符号化和人机互动性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祛魅的道德启蒙过程.当前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突破传统理性的藩篱.因而,关注"当下"的物质生活实践、祛除传统理性对赛博空间的道德遮蔽、实现主体的道德自律就成为赛博空间道德实践的基本路向.这将有助于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回归其自身,为赛博空间道德实践走出困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对道德的追求是全方位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关注"教授的"道德,而且要关注"形成的"道德.既要通过直接的道德教学系统地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又要通过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道德渗透,直接道德教学的有效性在于能够给学生以系统的"关于道德的知识",但是,它与人的道德水平可以是不相关的,因此,它对儿童、青少年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也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关系中的目的人和手段人的关系决定经济关系的本质.前社会主义,不论是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都存在着目的人和手段人统一的经济关系和不统一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中的目的人和手段人关系的具体形态,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或者说是由物权形态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既是目的人,也是手段人.目的人和手段人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人的知识与道德,到底是人的灵魂里固有的,还是教师把知识与道德教给人的?这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哲学道理.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知识和道德是人的灵魂中固有的,教育是将知识和道德从人的灵魂中引导出来,这是教育的基本原理,企图把知识装进人的头脑是灌输而不是教育.教育引导的原则:言说是教育引导的基础,教育引导需遵循自然的原则,教育引导时要尊重求知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13.
教育依凭符号,这不仅因为教育的媒介是符号,而且因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是符号;所以符号的本质决定了教育的本质,符号的观念性和解释性,决定了教育本质上是自由的、对话的和创造的;教育即人的符号化,人的思维的符号化和行为的符号化,使人成为一个头脑聪慧、举止文明、做事妥当的人.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与人的发展相结合,所谓发展,指的是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识有所积累,而且各方面的品质(文化知识素质、思维素质、行为素质、思想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有所改善。其中,文化知识素质,不仅在于知识总量的增加,更重要的在于其质的改变,亦即建立有结构的数学知识;思维素质,反映为思维的态度、方法和能力;思想素质,反映为政治思想和道德价值观,以及用于观察问题的思想、观念等;行为素质,包括良好的工作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实事求事等待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育善的实现作为教育伦理价值体系由应然向实然的现实转化,其不仅取决于教育道德规范本身的合理性和教育者对这一规范的信守状况,而且也要求在设定这种道德规范时,既对广大教育者提出其所应遵守的基本层次的道德要求,也向其昭示所应追求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只有注意到这种教育道德向度和层次的科学性,教育善的实现才可能成为可以期待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张春 《考试周刊》2011,(82):28-29
教师是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教师不仅要把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要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还是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  相似文献   

17.
学习类型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因教育内容独特而成为教育事业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其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是其中最主要的元素。在我国现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一套特定的价值体系 (主要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教育的目的是受教育者能够运用这套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行为。我们怎样才能把这套体系传授给学生呢 ?学生怎样才能形成成熟的合理的价值观或者说道德准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必须从分析要传授的内容的特殊性及学习的特征入手。价值可以理解为主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包括人…  相似文献   

18.
一股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正在我国流行,要求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化。我国学校道德知识教育确实存在种种问题,但是那些问题并非道德知识教育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被扭曲、异化了的道德知识教育所产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知识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知行统一"不能作为判定德育目标实现与否和德育实效如何的惟一标准。道德知识教育与生活德育本来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因此,需要对道德知识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并重新认识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许多教育教学思想,无不渗透了人的学说,也就是在人性问题上持怎样的观点,往往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教学主张。如何实施良好的教育,关键在如何看待“人”,如何去发挥他的潜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马斯洛心理学理论要求有一种新的教育更强调人的潜力的发展。马斯洛指出不仅要看到人是什么,而且也应看到人可以成为什么;不仅要看到人的表面和现状,也应当看到潜能。“我们这个社会的教育有两个不同的因素,第一,大多数的教育者并不是特别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他们让学生得到所需的知识,关心的是效率,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生活"关系理论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卢梭的"自然生活教育"、斯宾塞的"科学生活教育"、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从不同的方面论速了教育争生活的关系.当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正是教育者在继承这些伟大教育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教育发展对教育和生活关系再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