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鹭 《教学与管理》2001,(12):52-53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作了这样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因此。在将近4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人敢对鲁迅的人品、作品作出丝毫的怀疑和否定。尤其是“文革”时期,在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作品都被称作“毒草”禁锢之时,只有鲁迅的作品却与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并列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上允许阅读、销售。鲁迅的言论(特别是其晚年的杂文)与马恩列斯毛的语录一起.被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大字报”大量引用。  相似文献   

2.
(一)凡学习文章写作,其经历或长或短,大都总有一个不断地"上下求索"的成长过程的.其成长轨迹,大致分来,又有叫"自发"、"自觉"和"自立"这么三个阶段.试加考察和分析如下.自发:是未掌握写作规律前的写作活动.凭着一腔冲动,一股热情,一种兴  相似文献   

3.
鲁迅前后期杂文在写作上都有高度的典型性,严密的逻辑性,生动的形象性,深刻的讽刺性,不同流俗的趣味性,以及语言的精炼、准确、幽默等突出的共同特点。到了后期,面对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鲁迅的一部分杂文,不得不寻求"钻网"之术,或借古讽今,或指桑骂槐,或虚中有实,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作品中写尽了狗相,如“乏走狗”、“洋狗”、“叭儿狗”等各种蕴含深意的狗形象,成为了一种“社会相”的类型形象,既构成了鲜明生动的艺术特征,也反映了“狗”这一类型形象在多个历史时期的精神特质。“狗相”的产生是强大的民族文化心理后援、历史语境的契合及书写者个人的立场及其思想发展历程合力推演的结果;而鲁迅先生的批判与呐喊精神在当今社会思想层面与社会层面仍有一定的时代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反经济全球化”斗争现象也更加突出。目前这一斗争现象呈现出力量构成复杂、发源地和中心主要在西方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观点繁多、组织松散、运动无序等特点。它对国际局势、社会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课程设计是课程论的中心议题之一,它是针对各学科专家、课程论的研究工作者在一定课程论的基础上建立相应课程模式而言的。在课程设计的理论上历来没有统一的定论,正象丹尼斯·劳顿所说的:“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教育上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支配课程设计的三种基本理论,它们各执一端,相互对峙。在实践中,由于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背景及教育价值观的差异,课程设计始终在学科中心、儿童中心、社会中心之间摇摆,各家各派的课程设计忽而倒向学科中心,忽儿倒向儿童中心,忽而倒向社会中心,呈现出动荡不定的趋势,这就是课程设计的“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7.
指出温度计热膨胀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只要稍稍注意一下鲁迅的诗歌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即鲁迅所写新诗数量很少,且主要集中于五四初期那一段时间,而此前此后在诗歌创作方面,鲁迅均以写旧体诗为主。鲁迅不仅写旧体诗的数量远远超出他的白话新诗,而且就其艺术性而言,也是旧体诗中脍炙人口之作偏多。  相似文献   

9.
杨宁波  南天 《物理教师》2002,23(1):37-38
文献 [1 ]中有一道关于热膨胀的填空题 :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 ,水银柱先会稍微下降 ,然后上升 ,这是因为           .给出的答案是 :玻璃管先受热膨胀 ,水银柱下降 ,而后水银受热膨胀 ,且水银膨胀率比玻璃膨胀率大 ,所以水银柱上升 .这个答案从理论上看是对的 .如果取一只大玻璃瓶装满水 ,塞紧瓶口 ,并从瓶塞中插入一根细长的玻璃管 ,这个装置就可以当作演示用的“温度计” .对它作上述试验 ,确实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答案中所说的现象 .若对真正的温度计作上述实验 ,就会发现 :只能观察到水银柱上升的过程 ,完全看不到水银柱在上升前…  相似文献   

10.
指出温度计热膨胀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诗人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相似文献   

12.
在近现代中西文化的强烈碰撞中,面对西方文化中的新思想、新事物,在文言文本语境下,鲁迅早期的翻译和创作作品中出现了“新词语”的现象。文章对鲁迅早期文言作品中一些有典型意义的“新词语”的用法及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张祖兵 《新课程研究》2009,(10):129-130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这些枯燥的符号常常让学生们感到很吃力,为此,笔者不免担忧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与同事聊这个话题时。他无意地丢下一句话:“唉!如果能发明一种磁石,一上课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吸过来,那我们上课就轻松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动量短语+名词"现象,认为,语义上有[+过程性][+时段性]特征的名词可以和动量短语自由搭配,同时语法特征越不典型的名词越可能和动量短语搭配,"动量短语+名词"结构化程度的高低存在一个优先序列,即名动词〉抽象名词〉具体名词。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班干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官僚作风。本文着重探讨高校班干部"官僚症"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视媒介环境一定程度上受到媚俗化电视现象的侵蚀,影响着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释电视媒介媚俗现象的主要表现,电视媒介媚俗现象的症结所在,以及电视媒介媚俗现象的调节尺度,试图为电视艺术健康发展搭建一个可行性框架。  相似文献   

17.
教育应以“教学相长”为前提,以“身心解放、个性张扬”为特征,以“快乐他人、幸福自己”为体验,以引领发展、促进创新为目标的。诚然,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但不轻松应该有个度,就是以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为底线。一般来说教育过程中要么教师累,要么学生累,不应该出现师生“双累”的怪现象,然而在实践中却频频出现“师生双累”现象。  相似文献   

18.
"赋诗"活动是春秋时代的特殊用诗现象。从赋诗的特点看,一般采用"断章取义"的方法,也有取全篇之义的;赋诗是一种"微言相感"的交流活动。赋诗活动产生的原因:对礼制的僭越是前提条件;各诸侯国举行的盟会、聘问、宴享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舞台;政治人物的直接参与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广泛化;诗歌具有庄严性、高贵性符合贵族身份的自我确认;诗具有含蓄委婉的特性,使赋诗成为外交场合中请求、拒绝、赞美或者嘲讽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9.
侯春燕 《科学课》2010,(1):14-16
《声音的产生》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过程:1.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问:关于声音,你有哪些问题想知道?2.形式化的猜想后,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跟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所谓"跟风"就是追随某种风气或潮流,具体来说是指突然流行起某样东西时,自己没有或缺少主见,不经过仔细思考,盲目跟随潮流,参与、模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也有"跟风"现象,其存在与发生也是人之常情。但"跟风"让人患得患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