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求证说明,所谓傣族“勐神”是傣勐的,祭祀“只准傣勐参加,甚至地方最高统治者土司召勐都不能参加”等实为误说。勐神作为劾的保护神,受到全民的崇拜。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田野考察报告。它对历史上西双版纳勐腊土司区的傣族原始宗教中的勐心、勐神崇拜内涵及其祭祀礼仪,作了较系统而翔实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古曾普遍存在过崇拜太阳神的现象,这种现象具有三个方面的文化内涵:生殖神崇拜、农业神崇拜、祖先神崇拜等,因而,太阳神就具有三重身份:生殖神、农业神、祖先神。这三个方面互相交织,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表现了同样的主题——太阳是万物(包括人类)之源,是繁衍万物和人类的生殖大神,是主宰世界的最高的神截。这是原始人类一种生命的呐喊和渴求。  相似文献   

4.
赵氏崇拜的图腾玄鸟是人们常说的凤凰,而凤凰这一神鸟来源于形体较大的孔雀与鸿鹄。《赵世家》记载赵氏多神的资料一部分可能来源于赵人所作谱牒,一部分则可能来源于太史公在赵地所搜集到的流传于赵人中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5.
祖先神崇拜是中国古典神话区别于西方神话的一个显著特征,文章从原始先人关于灵魂不灭和鬼神恐惧的信仰、血缘关系的牵缠纽带、文明类型的中西分野等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神话中祖先神崇拜形成的基本诱因,从而对中国氏族族源神话的异常发达现象作一诠释。  相似文献   

6.
戏神崇拜与其他行业祖师爷崇拜不同,戏神众多,各说不一。黄梅戏戏神崇拜是众神崇拜,既崇拜"唐王",又崇拜"老郎",还崇拜"田、郭、窦",它是由多剧种和其它艺术门类祖师崇拜合并且美化而来。究其原因,既与黄梅戏形成较晚有关,也与逃水荒灾民传播有关,还与黄梅佛教兴盛有关。  相似文献   

7.
老族源于云南哀牢人,西双版纳傣族有一支是从老挝迁来,老、泐贵族联姻,亲上加亲,老族与傣泐,史同源;老族与傣族历史上均崇拜“它林”,表面看是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实质是纯朴的自然生态观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民族生态文化,值得弘扬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佤族有着丰厚的原始宗教化。狗崇拜展示了佤族原始宗教化的一个侧面,从而帮助人们加深了解和认识佤族化。对之进行扬弃,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图特神是古埃及月神和书吏的保护神,也是智慧与审判之神。古埃及人对图特神的崇拜体现了埃及宗教所具有的包容力与协调性。透过古埃及人的图特神崇拜不仅可以探求到埃及人所拥有的追求和谐、认知自然、渴望公正的独特精神世界,也能管窥古埃及宗教观念对西方宗教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民间传说推论,月神在远古之时本有几分鬼气,并认为“拜月”是对于阴精的崇拜,拜月之俗,其意在于避祸、祈福,其根源在于对性禁忌──月经禁忌。于是,拜月取代了拜月经,而对于月经的禁忌也顺理成章发展为对月亮的禁忌──对月亮的崇拜。  相似文献   

11.
闽台医神崇拜,是宗法制度对宗教文化渗透的一种表现,将对祖先和对神的崇拜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亲情和乡情的色彩。本文从四个方面:(1)医神东渡奠定闽台根文化;(2)医药氛围形成民族文化向心力;(3)施医赠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4)医神崇拜的认同与寻根;讨论医神崇拜在闽台关系史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并说明闽台医史人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黑衣壮母性神崇拜机制及其审美文化内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母性神崇拜机制体现为两大方面:即黑神话语崇拜和婚俗中的"安花"、"不落夫家"和"过桥".这两个方面都体现出原始母性神生殖生育崇拜,蕴涵着宗教文化和原始性女性生态伦理审美观及双性和谐审美观.  相似文献   

13.
施甸布朗族信仰万物有灵,其多神崇拜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民族主观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多神崇拜中的家园文化,对施甸布朗族历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在社会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有着客观的产生根源及现实意义,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对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月神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文化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对揭示人类早期宗教自然崇拜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对汉画像上纺织图像的研究,结合古籍文献,一方面探讨了汉代纺织业的发展情况,一方面分析了汉代人的思想信仰,发现汉画像上的纺织图与汉代的蚕神崇拜有着深切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傣、佤民族关系密切,其表现之一就是两个民族之间的跨族婚姻。这一婚姻关系,不仅文献有记载,而且有的演变成了脍灸人口的民间传说。从资料看,傣、佤民族之间的婚姻主要是政治婚姻,但也不排除民间广大劳动者之间的婚姻。傣、佤民族之间的婚姻,不仅加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7.
荷马史诗中以医术闻名的凡人医师阿斯克勒庇俄斯及其两子在后世逐渐被神化,演变成古希腊人崇拜的医神,也被世俗医师群体奉为祖师。医神庙的选址及其相关习俗皆有其医学依据,医神庙的治疗与医学治疗也关联紧密。两者相互竞争,但也交互影响,彼此促进,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某种合作关系。在这种方式下,医神庙的治疗和世俗的治疗相互促进而非对立。古希腊医神崇拜与世俗医学的关系是早期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医学与宗教互动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柏敏 《考试周刊》2012,(31):29-30
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所依赖的环境也变得恶劣,特别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居住在泰北的山地民族虽然生活条件差,经济不发达,却有着一套保护森林的有效措施。泰北勐县帕莱村的阿卡族是生活在海拔3500英尺的山地民族,有着自身特有的习俗及宗教信仰,对森林也有着独特的情怀。本文通过阿卡族对山林神的崇拜来探讨他们的森林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的地神(斡脱坚)崇拜观念,是与天神(腾格里)崇拜相呼应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萨满教自然崇拜中仅次于天神崇拜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活动,源自于普遍信奉萨满教的远古北方草原民族。蒙古人认为天神是创造万物的父亲,地神是滋养万物的母亲。他们不但崇拜地神,还要对地神进行祭祀,把食物的精华(德吉)献给大地。对今人而言,崇拜地神有崇尚自然、爱护地球的积极意义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蒙古牧人常常赋予马以神性,把马视为神灵和保护神,因此,对马的图腾崇拜不仅仅表现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而且也反映在蒙古族的祭祀习俗中。马崇拜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马崇拜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文化,丰富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