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霞 《顽皮娃娃》2008,(15):I0004-I0004
宝宝从幼儿园回来,说小朋友打了她的脸。我当时很心疼,忙问宝宝打哪儿了。宝宝毫不含糊地扬手“啪啪”打了两下自己的脸后说:“这儿,这样打的。”我赶紧拉住宝宝的手,又好气又好笑地对宝宝说:“你指给妈妈看就可以了,疼不疼呀?”她摇摇头说:“现在不疼了。”  相似文献   

2.
小班的幼儿一般都害怕打针,我就尝试着在游戏中先给小朋友打“预防针”。我和大班的“医院”联系后,带领全班幼儿前去参观。“医生”正在给人打针,我就问:“你们在打什么针呀?”“医生”说“预防针”。接着我又问“为什么要打预防针”,“医生”便讲了打预防针的种种好处。我班幼儿好奇地看着、  相似文献   

3.
一根教鞭     
那时我在小镇念书,读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是落户在镇上的上海女知青,教数学,四十岁不到.她脾气不太好,经常骂学生,骂得不解气的时候,便举起手掌或教鞭,劈头盖脑一顿打.班上的小孩子,谁都吃过她的“生活”,谁都会说两句上海话,“侬哪能噶戆额啦!”“侬只黄鱼脑子!”  相似文献   

4.
教室里,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做练习,只有一个小男孩在凳子上如坐针毡。我走过去,轻轻扬起教鞭,他知道我没有要打的意思——因为我从没打过他们。他调皮地瞅着教鞭,狡猾地笑了。我也笑了。我放下教鞭,他却说:“老师,您打我吧!”我极感惊  相似文献   

5.
变魔术     
一天,幼儿在玩桌面游戏时,我发现黄嘉栋小朋友把一块积木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游戏结束后也没拿出来。晨间谈话时,我问全班幼儿:“想不想看谈老师变魔术?”大家都说想,我就学着魔术师的样子边比划边说:“我变块积  相似文献   

6.
这学期,我担任了四(2)班的班主任,还兼教科学课。开学前,就从其他老师那里,了解到学生晓涵的“辉煌事迹”:打遍全班无敌手,喜欢搞恶作剧,不写作业,还经常撒谎……老师们告诫我千万不要小看他,以免让他把全班搅得“翻江倒海”。  相似文献   

7.
经常听到有班主任议论:“我班要是没有那几个学生,就好管多了。”言外之意“那几个学生”让他伤脑筋、讨厌。做班主任的都知道,“那几个学生”就是班中不遵守纪律、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让每位班主任头疼,每天花费在他们身上的时间、精力最多,却很难见效。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下去?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相似文献   

8.
教鞭     
吴垠康 《师道》2005,(10):54-55
我真想换一支扎实的教鞭,,黑板上写着“b、p、m”,我本来拿教鞭指着“b”,因顶端碎成了帚状,部分竹片却歪向了“p”,几名一年级的学生有的就读“拨”,有的读“泼”。我教的是一二年级复式班,全班虽只有18人,但如此乱读是我不能容忍的,我必定要拿教鞭去揍得他们长记性不可,但我没劲揍了,因为那支烂教鞭揍了人也不太疼。我平时使用教鞭的频率很高,现在使不上了,颇有些失落,甚至自责,好像欠了学生啥似的,特别是对不起那些待我非常客气的家长。一连几晚,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都在安静地玩玩具。忽然,林林举起手里的积木,要向身边的一个小朋友砸过去。我一声惊呼:“林林!”小手停在半空,积木总算没有砸过去。虽然没有砸到人,但我觉得应该向林林指出他的错误。我拉着他的手,走到一边,在一条小凳子上坐下。刚要开口说话,林林忽然伸出手,在自己脸上“啪啪”打了好几个耳光。我一惊,一把抓住他的手:“你为什么打自己?谁让你打自己了?”林林气咻咻地说:“我就打。我不是乖孩子,做了错事就要打自己!”我拉住他的双手:“你是一个乖孩子!乖孩子都不打人,不打别人,也不打自己!打别人不对,打自己也不对!”林林不服气地…  相似文献   

10.
[案例]“这个学生我无法教了!”英语见习老师华气呼呼地将学生李俊拖到了班主任黄老师的办公室。“又怎么啦?”黄老师厉声责问。“随便说话,交头接耳,屡教不改!”华老师脸色铁青,李俊低头不语,手指不停地摸着衣角。“昨天上美术课违纪刚被严肃教育过,怎么今天上英语课又犯了?!不打不听!”黄老师越想越气,拿起了电话,请李俊的父亲来学校充当“打手”。一会儿功夫,李父赶到,弄清缘由,边打边教育:“老师教育你都是为了你好!为什么你就是听不进去呢?我现在就尝到了没文化的苦处,后悔都来不及了!你是不也像我一样做个泥瓦匠……”黄老师在一旁陷…  相似文献   

11.
李建美 《教师》2011,(30):121-121
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是班集体,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守纪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宽容。我曾经担任过六年级的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工作,此班是由本校六年级各班的后十名学生组成。可以说,全班都是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用我们平时的话说,那就是“双差生”。  相似文献   

12.
那时我在一所小学工作。小学里都有一个惯例:到了5月中旬,各班都要组织孩子们排练节目,准备迎接“六一”。一天下午,同学们又去操场排练了。我从一个教室门口经过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个小姑娘孤零零地趴在教室的窗台前,痴痴地向操场上张望着,满眼都是悲伤和羡慕。我奇怪地问她:“你怎么不去排练节目呢?”一双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她固执地沉默着,一句话都不肯说。过了一会儿,她却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了边哭边说:“我的腿不好。班主任说,如果我参加了,就会影响全班的成绩。”我吃了一惊,问道:“你的腿怎么了?”那小姑娘听了我…  相似文献   

13.
那个有旋律的名字妈妈领到我成绩单的时候很失望地皱了一下眉头,我知道她心里肯定很不好受。我站在教室外看着她,心情很不好。雨水从二楼上大滴大滴地落下来。这时欣唯走过来,笑着对我说:"嗨!我刚买了十字绣哦,以后无聊时就可以绣了。"我勉强地向她笑了一下,这时班主任开始报全班倒数的几个同学的名字,我心里一跳,已经报到我了。其实上班主任的课很无聊,一节课上,有一半的时间在讲她和她丈夫的私人生活。说她丈夫下班接她回家,二十分钟就这么过去了。这样的课堂让人觉得都没有学到什么实际内容,我们知道班主任的丈夫是个模范男人,可高考又  相似文献   

14.
“老师,你的毛衣不好看。”熙熙小朋友对我说。我问她为什么不好看,她指着我的毛衣说:“你的毛衣是黑颜色的,黑颜色就是不好看。”“那什么颜色好看呀?”她仰起小脸,一本正经地回答:“红的、粉的、蓝的都好看,就是这样的。”熙熙边说边用小手指着自己衣服上的颜色,而且说的和指的完全一致。对于一个小小班的孩子来说,能够正确区分出几种颜色,看来她对颜色是很敏感的。“我这件毛衣不好看,那我穿什么颜色的好看呀?”我认真地问,她不假思索地说:“你穿红的、粉的都好看。你看我多漂亮呀!”说着,她自豪地伸出小脚:“我的袜子…  相似文献   

15.
此时无声胜有声打孩子确实不好,用“打”来教育孩子,可以说是没有一点效果。我女儿有一次练钢琴时态度不认真,我批评她时,她赌气说:“我不弹了!”她爸爸一听就火了,“啪啪”就打了她两巴掌,“快弹,弹不好我还揍你!”孩子只好别别扭扭地练琴。我在厨房做饭,听着琴声不对劝,过来一瞧,可把我气坏了。只见孩子跪在琴凳上,仰着头,两只手在琴上叮叮(口当口当)瞎敲呢。  相似文献   

16.
一根教鞭     
不知为什么,这学期讲台上的教鞭不见了。我看着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为我们上课,心里真不是滋味。我想:老师太辛苦了,我应该为她做一根教鞭。”双休日,我从家门口找来一根细细的小木棒,用小刀削平了丫枝,做了一根教鞭。星期一一早,我就把这根教鞭放在讲台上。班主任马老师一进门就发现了这根教鞭,她问大家:这是谁为老师做的教鞭呀?”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我自豪地举起了手,说:“是我做的!”老师说:谢谢你!你能发现这学期老师没有带教鞭,真了不起!这些天,老师是故意不带教鞭的,老师想和大家走得更近呢!不过,这根教鞭是圆圆亲手为我做的,我…  相似文献   

17.
机智的小鹿     
在澳大利亚的森林里,住着小鹿一家,他们生活得很开心!一天晚上,鹿爸爸去上夜班了,鹿妈妈说:“孩子,今晚妈妈也要上夜班,鹿宝宝一个人在家不要怕!”妈妈说完就走了。鹿宝宝把门关得紧紧的。一会儿,大灰狼来了,它“咚咚、咚咚咚”用力地敲小鹿家的门,小鹿说:“是谁呀?”“我是大灰狼,我要吃掉你!”小鹿一点儿也不怕,他悄悄地拿了一根又粗又大的棍子,勇敢地把门打开,用力地对准大灰狼的脚“啪啪”地打了下去。大灰狼痛得跪了下去,小鹿又往大灰狼的身上“啪啪啪”地打了好几下,还生气地对大灰狼说:“下次你还敢不敢欺负大家!”大灰狼向小鹿求饶:…  相似文献   

18.
贾全银 《课外阅读》2011,(11):380-380
一个不起眼的结果,有时需要十分用心的过程,这就是我理解的教育。--题在文前“啪啪,啪啪……”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是谁呢?我很纳闷。“请进。”我说。“我辞职,班主任。”一个急促而气愤的话语响在办公室的空气里,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文艺宣传委员,她正面红耳赤地跟我说话呢。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体罚     
同学,你违犯了纪律,可不要怪老师体罚你,因有以下理由:老师体罚学生,理由多多,现整理成章,名曰《体罚有理》,诏告天下,以退怨言。第一章:公开讲的1 古人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2 政治家说过:落后就要挨打。3 新的教育理论支持:保留教鞭,适度处罚,老师打你用力是很适度的,没打死吧,叫你父母亲自对老师说:这孩子只要不听说,就使劲地打。  相似文献   

20.
一根教鞭     
为了方便教学,我用旧挂历纸制作了一根教鞭,非常好看、实用。班上一位幼儿家长看见这根教鞭说:“这棒真灵,孩子睥气不好就该‘嚓嚓’,让他痛而不伤。”说完拿起教鞭就向自己的儿子挥了一下,孩子被吓得跑开了。我对她说:“这棒可不是用来体罚幼儿的,而是在上课时老师指图片、指黑板用的。”她仍坚持蜕:“小孩是蜡烛,不点不亮,你给我管严点,不好就打,我不怪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